2014-06-08 18:47:02uyhbvg

南方都市報

、審美標準、美學觀念特別是社會現實感受與感悟的差異,但從藝術傳達的角度而言,藝術家追求的是一千人接觸到自己作品時,可以明確地感受到自己表達的指向性與內涵傾向。梳理劉家華的創作歷程,藝術家從畫當代、畫現實、畫觀念、畫心理、畫思想,最終真正達到了畫哲學,劉家華從本能到樸素,從明確到自然地用自己的繪畫體系逐步構建起自己的哲學體系,如同一座龐大的城池,從繪畫到心理,從思想到哲學層面逐步地被建造起來。
  藝術家在繼續用繪畫形式來建構自己哲學體系的時候,這個體系如何繼續系統化、條理化、清晰化最終完善化,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劉家華的這座藝術與哲學的城池建造是一項明確和浩大的工程,究竟劉家華還會拋給我們什么樣的思考與哲學,只有期待他之后的新作了。
  這個平臺推出的藝術品都是各地重要藝術家的作品,經過各成員單位的嚴苛遴選,保證了作品的學術性與原創性,參展的作品多數是藝術家的心血之作。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平臺上推出的作品都能保真,這就杜絕了藝術品市場屢遇贗品的問題。
  ——寫在第三屆九城聯展(北京站)開幕之際◎李洪洋(京華時報總編輯)從南到北,從春到冬。由《京華時報》、《成都商報》、《南方都市報》、《新聞晨報》、 向您推薦:辦公室遷移  古典廚具推薦  搬運傢俱  

下一篇:小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