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9 15:22:33hahais

讀書心得【金色花的奧秘(上中下)--奧修談呂洞賓】

我的朋友要是知道我會看這種書,大概又要說我要出家了!其實我是不會出家的,因為人要在世俗之中才能有所領悟,避世並不會讓自己成長。

 

本書主要是闡述道教著作「乙太金華宗旨」,這原是一本煉丹書,不過奧修讀的不是原文,而是德國人的翻譯作品「金花的秘密」,奧修的見解在熟知「乙太金華宗旨」的人眼裡,大概就是胡說八道,不過奧修深得道的精隨,所以這本書的內容還是頗值得一看。

 

奧修是一位非常博學又有智慧的人,而且能言善道、十分幽默,我相信他的演講感染力一定十分驚人,因為我只是看書,都對他折服不已,更何況是親身與他相處的人呢!

 

奧修認為現今的社會與教育,都是扼殺靈性的兇手,國家社會把人民培育成不會思考的人,如此才能為社會所用,說得更明白一點,是為既得利益者鞏固財富與權勢。

 

目前流行的宗教並不是真的宗教,而是一種假藉宗教名義組成,和政府一樣以操控人心為目的的團體,其實他們根本不了解他們所崇拜的對象,例如基督教都是把耶穌塑造成被釘在十字架上受苦的模樣,其實耶蘇是個喜歡聚餐談笑的人,宗教之所以教導信眾人世間的悲苦,就是為了要以此要脅大眾,信我者得解脫,不信我者入地獄,如此才能牢牢抓住信徒,穩固宗教組織。

 

社會、人心有那麼多問題產生,都是源於壓抑,印度強暴盛行,就是因為社會文化不允許和異性相處,過於壓抑的結果就是以強暴做為發洩。而且印度人從小教孩子提防、遠離、敵視異性,但是到了20歲左右,父母就會忽然給他們安排一位異性與之成家,然後立馬就要跟對方相親相愛,這樣怎麼會不出問題呢!

 

其他社會或心理問題也是這樣產生,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沒有錯,壓抑才是錯的。飢餓的人,不允許他吃東西,他就會更想吃,一旦吃到東西,就會暴飲暴食,毫無節制。如果餐餐吃飽,給他更多食物,他也不會想吃,因為欲望被滿足,注意力就不會集中在那個欲望上,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

 

奧修認為每個人都有智慧,都能成佛(),只是被自我矇蔽,而靜心是一個很好的法門,但並不是辛勤修道就能成佛成道,修行只是為成道做準備,該成道的時候自然會成道,不是修得久的人就會成道。修行不應躲在寺廟道場裡,而是在俗世中修行,才能真正成道。


奧修不贊同苦行,他認為人生是一場盛宴,要享受它,而不是排斥它,不過奧修並不是要人追求感官的享受,他認為唯有經歷過感官的刺激,才能夠真正不被感官所控制,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就連自我也是虛空,能達到這種境界,你就開悟了!

 

奧修非常注重「當下」,人要活在當下,才是真正活著。如何才能活在當下呢?要有覺知,許多人都是盲目過生活,做一些沒有意義鬼打牆的事,又不肯跳脫出來。追求功名利祿是最愚蠢的,因為一個人就是沒有才華沒有智慧,所以才去追求外在的光環,例如政客,奧修經常出言諷刺政客,認為政客就是最愚蠢又沒能力的人。一個有智慧有涵養的人,會往內在追尋,讓靈性發光,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

 

這三大本書還討論了許多其他問題,除了奧修開示「金花的秘密」之外,還有奧修門徒的提問與解答,在在發人深省,可惜這樣一位大師已經逝去,他的離世也頗不尋常,奧修在美國時被美國政府秘密下毒,幾年之後病重而死。奧修的煽動力極為強大,他鼓勵人們掙脫外在的束縛,回歸本我,這與政客操弄社會大眾以獲得利益的意圖相牴觸,因此美國政府才出此下策,以免人民不受操控之後,造成社會變動,金字塔崩解。

 

奧修的理論可謂綜合各家學說,取長補短,去蕪存菁,雖然他對「乙太金華宗旨」的解釋不見得100%正確,有些觀念也不是人人可以接受,但讀者不需過於著重文字上的含意,奧修的思想與精神仍是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寶藏。

上一篇:住在雨裡的人

下一篇:顧客經典語錄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Mayaw 2016-10-19 17:09:59

我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奧修的書,
但長大後,
才發覺人不是完美的,(他是個縱慾者)
佩服他的智慧與能力。

版主回應
奧修雖然深明道教義理
但道教始祖老子並不是個夸夸其談的人
老子要是聽到他的演講
很可能會罵他說
你幹麻講那麼多
講出來就不對了啊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
就算是大師也一樣
不過我們可以學習他的優點就好
我們自己又何嘗完美呢?
真心接納原本的自己
就是完美
2016-10-19 19: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