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23:22:21韋恩

相對的同時發生音響 -----布魯克納音響

The simultaneity of opposite

   相對的同時發生音響 -----布魯克納音響

    我到朋友家聽音響聊天時,偶然發現他的CD唱片架上有一套布魯克納交響曲集(3-9),該集是切利比達克指揮慕尼黑愛樂EMI正版12張壹套。當我拿出唱片時發現幾張未開封,問他未何還未開?他有點不好意思回答說太忙還未全部聽完,(其實我也有相同的這套,到現在也還有一張也未開封很慚愧還說別人,這說明布魯克納的音樂有點冷)我挑出未開封第三號F小調彌撒曲說想聽這曲,他狐疑回問好聽嗎?第一段平靜序奏慈悲經(Kyrie)放一陣子後,他問我要不要換?我說那換第三段信條經(Credo)有一段很好,導奏後1:173:04秒音符開始堆砌出很感人律動,印證布魯克納音樂像花崗岩堆出層層壯觀架構。相信音響愛好者常聽後會得到很多喜悅。




    我一直很喜歡聽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衍伸到第七和第八,當然第四更沒話講最討喜通俗入門的一首。被通稱為『浪漫』的第四最容易被接受,不習慣布魯克納音樂語法的朋友從第四下手,優美略帶憂鬱旋律配合豐富的和聲聽幾次就會習慣布式樂句。然後聽第九的第三樂章第31秒時候(切利比達克指揮慕尼黑愛樂EMI),弦樂高聲部上升音律相對同時發生低聲部旋律下降到極限特殊音響。讓你心愛音響器材發揮淋漓盡致,原來動態對比是這樣,到10:46又更清楚相對同時高低音響讓你聽得更過癮。如果看過指揮家的藝術(早期LD版本或近期DVD)第三段約翰巴比羅里指揮曼徹斯特哈雷管弦樂團演奏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第三樂章開始短短10秒第一主題預演排練,巴比羅里不滿意七次到第八次才過關,前七次不是不夠柔軟、就是音太長、大提琴不夠簡潔拖延、銅管不夠敏感,讓看的人比他還緊張,有點同情這些音樂家被指揮折磨到快發瘋的程度。同時深刻的印象已經深植在腦海中,每次聽到這裡就想到這一情景。更快的接近布魯克納的內心世界和體會那種不屈不撓音樂力量,真實純正又不可擋音樂力淨化我們的心靈。



    1995英國留聲機音樂雜誌出版「當代百大古典錄音」,布魯克納有三張唱片入榜。貝姆和維也納第四交響曲、卡拉揚和維也納第八交響曲、約夫姆和巴伐利亞廣播的彌撒全集被評為當今偉大錄音。彌撒曲聽起來無懈可擊如同約夫姆的著名布魯克納交響曲的感覺,久聽之後成為習慣和標準。但是第一次聽切利比達克指揮慕尼黑愛樂的第三號F小調彌撒曲卻遭另一種衝擊,音樂律動乾淨線條織體充份詮釋布魯克納音樂語法,使整個氣氛更具凝聚力,以音響分辨後者更突出鮮明音效。



    有一張DVD名為『切利比達克和布魯克納的F小調彌撒曲』預演期間紀錄片,由德國製片兼導演Jan Schmidt-Garre製作。看過後對本曲會更多的了解和產生更深的印象。同樣的製作人Jan Schmidt-Garre還有一個記錄片名為『You don’t do anything----you just let it evolve』也是紀錄切利比達克中心思想「音樂現象學」和東方「禪」的哲學思想相互輝映。但值得一提是此片開頭標題字幕後接著是一段46秒布魯克納的F小調彌撒曲第三取信經(Credo),然後才開始記錄片主題。這段生生不息動人的旋律也是本文第一段所提到的同一段,推薦給愛好音樂與音響的朋友們。Enjoyment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音樂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