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7 06:25:38Jennifer
2005/08/13 雙溪─丁蘭古道
雙溪鄉的「丁子蘭坑」,是一處被溪澗、山野環繞的清新小村落,非常適合喜愛野趣者遊山玩水的「好所在」。
今日的天候,雖是有風雨飄搖的高比率氣象預報,但是,我久未探索古道的「小獸心」,早已隨著「冬烘先生」的親切號召,忙不停歇的奔馳在106的蜿蜒公路上。當車抵平溪鄉時,清晨的山野間竟是傾盆大雨的相伴、、。
兩輛車從雙溪火車站集合、出發後,一路前後相隨。轉入「魚行村」狹窄的村落道路、跨越「丁蘭橋」後,便進入「丁子蘭溪」的清澈流域範圍,而在每一處的峰迴路轉,「丁子蘭溪」的山色美景,就都以不同的風姿吸引著旅人的目光。可惜的是,平溪鄉附近的傾盆大雨,並未隨同我們前行至此幽谷、、。
「蘭谷消夏」是雙溪鄉八大美景之一的稱號,指的便就是位於魚行村丁子蘭坑的「丁子蘭溪」。據後來我在回程的路上,遇見一位當地的老者告知:「魚行村」的古老名稱,在以前是用「魚桁仔」這種寫法,「魚桁」指的是一種竹編的大型簍具,架設在溪流中用於捕捉魚蝦的陷阱。從「魚桁」這個古地名即可想見,過往的丁子蘭溪魚蝦滿溪流的豐饒景象。
丁子蘭溪因周邊的山勢盤旋,低海拔的迎風面有桂竹林清幽的柔美身影,加上整條流域的清澈貌所形成的消暑空間,因此,不論是觀賞、採擷野薑花潔白的花朵;或是在蜿蜒曲折,風景優美的溪谷中戲水,靜觀層疊山色,盡享悠閒的山光美色,「丁蘭幽谷」確是一處令人流連的好地方。遠離塵囂的鄉野,最能撫慰我喜野遊的小獸心,而一種對古道探索的雀躍心,便也在此地焉然形成!!
在今日的古道探索行程中,幸運的我們,蒙老天爺的獨寵。自進入丁蘭幽谷後,非但沒有傾盆大雨的阻道;古道沿途也有舒爽的微風息息,絲毫無酷夏的炙悶氣息,更是讓人覺得今日真是不虛此行。再加上每遇小溪流或是小水潭處,「冬烘先生」便會停下、悠哉的捕捉,清澈溪流水如涓絲般的「停格」感覺,我便可從旁現學現賣那種「捕翠」的攝影技巧。一種滌盡俗慮、陶然忘機的欣喜,就是旅人一路愉悅的心情寫照。
不過,今日「丁蘭古道」的探索結果,終是未竟的遺憾!當從踏進古道的入口,屬於八月空氣中的淡香精-野薑花,便以漫妙的身影,怒放在步道旁的水澗、山溝裡;進入古道的前行處,也有夾道相迎的芳草萋萋,丁子蘭溪更以緩急不同的溪流速,穿梭在自然錯落的青苔石塊上,其所形成大小不一的淺潭,巧妙的點綴出如詩般的溪流景色。一幅「林深泉冽春花豔」的優美風情畫,便毫無保留的呈現在你眼前。
我們三人從「芳草萋萋」的苔蘚滿徑,一路愉快的聊天,緩步到荒廢石頭厝的殘垣斷璧處。行進至此,抬頭已可望見「破子寮山」的橢圓山頭,心下不禁歡喜的以為今日古道的探索,應是「手到擒來」的順利可成。惜!天不從人願,當我們離開荒廢石頭厝過後的山徑,則是有大異於來時路的「荒草萋萋」橫阻於前!!之後,雖經過「冬烘先生」多次、多時在山林間,上行又下切的奔走探路,其結果仍是毫無斬獲的氣餒!至此,時間已過午后的時段,山林間也有風雨欲來的黯黑前兆,「冬烘先生」不得不放棄再往前探險的行程!
從沿途的景致以及對照GPS的導航來看,我們前行至荒廢石頭厝的路徑,確是一條越嶺古道的景觀,但是為何會行至「水窮處」呢?據事後與蕭郎的研判、推測,應恐是此古道久未有人行走,再加上多次颱風的土石流肆虐,整個山徑的毀損及路徑的走向,均已今非昔比了。
依著來時路,我們還是愉快的返回到停車場處,當我們分頭正在整裝時,山區突刮起一陣強烈的怪風,就讓習常會發生「出槌」狀況的人又鬧了個大笑話。想當然爾,這個「出槌」的人不會是「冬烘先生」或是美麗的「導遊小姐」,但是,對於整個「出槌」狀況的詳情,因為事已境遷,記憶力也不好的肇事者,都已忘得ㄧ乾二淨了!
與一對璧人分道揚鑣後,我獨自趨車慢行在蜿蜒的幽谷中,前行過了「魚行村」狹窄村落的小道後不遠處,突然瞥見在鄉道的小溪上,有一座紅磚造的「水道橋」,好奇的人便停車觀看。不久後,再前行至「魚行村」鄰接102的縣道時,位在「貢寮」方向的低矮民宅間,抬頭望見一座壯觀、攀附著許多棵榕樹的紅磚煙囪高高聳立著。再度發揮好奇的探險心下車察看,卻引來居住在煙囪附近的一位老者,及對面修車廠的老板,熱心的出門為我解說此煙囪的來龍去脈。
據老者的說法,現時「魚行村」的聚落,早在清朝時期,是為一處採用「拖籠坑」方式,零星開採煤礦的礦區,而他的祖先便是從外地來此開礦,落地下來的「移民」,當時最大的煤礦坑就叫做「魚桁煤礦」;日本人據台初期,也曾由採掘和冶金的本地人接手繼續經營。但是,魚桁煤礦的煤層已枯竭加上開採成本過高,導致魚桁煤礦是以倒閉作為收場。因此後來,基隆顏家的開採版圖,並未觸及「魚行村」。
老者還感慨的説到,據當年他父親的告訴:「魚桁煤礦」的礦脈,是從我們站立的鄉道上一直延伸到「澳底」入海,礦工日以繼夜的輪班工作,將整個紅磚煙囪的囪頂,燒的是「紅赤赤」的宛如太陽般的炙熱,可以想見當年魚桁煤礦附近的繁榮景象,『哪是九份那種小地方,可堪與相提並論的、、』!!
紅磚煙囪的建立,約是在清朝時的私人產業。老者也提到,他年輕時,為了興建房屋,也曾大膽的攀上煙囪逐一的敲擊、取下紅磚,後來也有許多的當地人如法泡製,因此目前眼見約是三、四樓層的高度,尚不及當年他攀上時的三分之一。
這位就住在煙囪下方民宅的老者,為了向我證實當年「魚桁煤礦」的輝煌時期,還帶著我走到紅磚煙囪的後面,往「貢寮」的方向隨手一比,說是目前為菜園的一大片綠地,在當年都是屬於「魚桁煤礦」的礦場作業範圍。朓目望去,綠意盎然的菜園中央,果然座落有一座看似堅固外型的水泥建築,老年家還說:當年有人想用炸藥毀損這座「台車間」,卻是幾度的莫可奈何。
老者也提到,當年「魚桁村」的水運也發達,利於運煤的作業,而目前菜園的盡頭處,便是當年的「魚桁渡口」,煤礦便是從此渡口轉運往基隆去。除此外,「魚桁村」還曾是早期「淡蘭古道」經過的路段【註】。不過,如同所有煤礦產區的隕落般,如今的「魚行村」僅遺留有當年採礦的相關遺址,供山野閒村的後代子孫,緬懷著往昔礦村的繁華歲月、、。
在我有限的認識中,我是知道離此不遠處的平溪、菁桐一帶,是台灣早期煤礦的重要產地。但是,在雙溪的偏遠村落,在清朝時期便也有廣闊的開煤、採礦的輝煌時刻,是孤陋寡聞的我今日的首聞。我也不敢確認,老者所告訴我有關「魚桁煤礦」的開挖年代,會否有記憶的錯置,或是穿鑿附會處。
因為回家後,我遍查有關台灣北部煤礦的開採,資料僅是如此記載著:『清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鴉片戰爭之後,歐洲各國入侵亞洲爭奪殖民地,臺灣北部豐富的煤礦蘊藏,成為各國窺伺的目標之一。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清廷延聘英人臺札(DavidJyzach)為礦師,採購機具安裝於八堵,大量開採煤礦,是為台灣北部大規模採煤之始。到了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基隆地區的煤礦年產量,已達145萬石』。但是,卻都沒有任一資料或文字,有提到雙溪的採煤歷史,或是有關「魚桁煤礦」的任何記載、、。
行旅日期:2005/08/13
【註】
1、嘉慶年間,據淡水廳志引道光廿一年戶口清冊,大臺北地區設有十一堡,而今日的雙溪隸屬於當時的金雞貂堡,與金山、萬里、貢寮及基隆市一部份均包括在金雞貂堡。
迨同治中據同書所載又復不同,此時金雞貂堡與芝蘭一、二、三合併為芝蘭堡。而芝蘭堡下設有廿五莊,其中的燦光寮莊,武丹坑莊,頂雙溪莊,魚桁仔莊均在今日雙溪鄉內。
2、陳淑均所著的《噶瑪蘭廳志》中,記述了幾條入蘭的道路,分別屬於開蘭的漳、泉、粵三籍民人地界。第一條是官道,『由淡水、三貂過嶐嶐嶺抵頭圍;係入山正道,作往來大路,即在漳人分得地界之內(按由艋入蘭通行大路)」,這一條路前後經過幾次調整,最初從艋舺向東北行,一度調整為向東行,再調整為向東南行,走三瓜仔、三貂、魚桁仔、遠望坑過嶺,至大里簡,入頭圍』。
今日的天候,雖是有風雨飄搖的高比率氣象預報,但是,我久未探索古道的「小獸心」,早已隨著「冬烘先生」的親切號召,忙不停歇的奔馳在106的蜿蜒公路上。當車抵平溪鄉時,清晨的山野間竟是傾盆大雨的相伴、、。
兩輛車從雙溪火車站集合、出發後,一路前後相隨。轉入「魚行村」狹窄的村落道路、跨越「丁蘭橋」後,便進入「丁子蘭溪」的清澈流域範圍,而在每一處的峰迴路轉,「丁子蘭溪」的山色美景,就都以不同的風姿吸引著旅人的目光。可惜的是,平溪鄉附近的傾盆大雨,並未隨同我們前行至此幽谷、、。
「蘭谷消夏」是雙溪鄉八大美景之一的稱號,指的便就是位於魚行村丁子蘭坑的「丁子蘭溪」。據後來我在回程的路上,遇見一位當地的老者告知:「魚行村」的古老名稱,在以前是用「魚桁仔」這種寫法,「魚桁」指的是一種竹編的大型簍具,架設在溪流中用於捕捉魚蝦的陷阱。從「魚桁」這個古地名即可想見,過往的丁子蘭溪魚蝦滿溪流的豐饒景象。
丁子蘭溪因周邊的山勢盤旋,低海拔的迎風面有桂竹林清幽的柔美身影,加上整條流域的清澈貌所形成的消暑空間,因此,不論是觀賞、採擷野薑花潔白的花朵;或是在蜿蜒曲折,風景優美的溪谷中戲水,靜觀層疊山色,盡享悠閒的山光美色,「丁蘭幽谷」確是一處令人流連的好地方。遠離塵囂的鄉野,最能撫慰我喜野遊的小獸心,而一種對古道探索的雀躍心,便也在此地焉然形成!!
在今日的古道探索行程中,幸運的我們,蒙老天爺的獨寵。自進入丁蘭幽谷後,非但沒有傾盆大雨的阻道;古道沿途也有舒爽的微風息息,絲毫無酷夏的炙悶氣息,更是讓人覺得今日真是不虛此行。再加上每遇小溪流或是小水潭處,「冬烘先生」便會停下、悠哉的捕捉,清澈溪流水如涓絲般的「停格」感覺,我便可從旁現學現賣那種「捕翠」的攝影技巧。一種滌盡俗慮、陶然忘機的欣喜,就是旅人一路愉悅的心情寫照。
不過,今日「丁蘭古道」的探索結果,終是未竟的遺憾!當從踏進古道的入口,屬於八月空氣中的淡香精-野薑花,便以漫妙的身影,怒放在步道旁的水澗、山溝裡;進入古道的前行處,也有夾道相迎的芳草萋萋,丁子蘭溪更以緩急不同的溪流速,穿梭在自然錯落的青苔石塊上,其所形成大小不一的淺潭,巧妙的點綴出如詩般的溪流景色。一幅「林深泉冽春花豔」的優美風情畫,便毫無保留的呈現在你眼前。
我們三人從「芳草萋萋」的苔蘚滿徑,一路愉快的聊天,緩步到荒廢石頭厝的殘垣斷璧處。行進至此,抬頭已可望見「破子寮山」的橢圓山頭,心下不禁歡喜的以為今日古道的探索,應是「手到擒來」的順利可成。惜!天不從人願,當我們離開荒廢石頭厝過後的山徑,則是有大異於來時路的「荒草萋萋」橫阻於前!!之後,雖經過「冬烘先生」多次、多時在山林間,上行又下切的奔走探路,其結果仍是毫無斬獲的氣餒!至此,時間已過午后的時段,山林間也有風雨欲來的黯黑前兆,「冬烘先生」不得不放棄再往前探險的行程!
從沿途的景致以及對照GPS的導航來看,我們前行至荒廢石頭厝的路徑,確是一條越嶺古道的景觀,但是為何會行至「水窮處」呢?據事後與蕭郎的研判、推測,應恐是此古道久未有人行走,再加上多次颱風的土石流肆虐,整個山徑的毀損及路徑的走向,均已今非昔比了。
依著來時路,我們還是愉快的返回到停車場處,當我們分頭正在整裝時,山區突刮起一陣強烈的怪風,就讓習常會發生「出槌」狀況的人又鬧了個大笑話。想當然爾,這個「出槌」的人不會是「冬烘先生」或是美麗的「導遊小姐」,但是,對於整個「出槌」狀況的詳情,因為事已境遷,記憶力也不好的肇事者,都已忘得ㄧ乾二淨了!
與一對璧人分道揚鑣後,我獨自趨車慢行在蜿蜒的幽谷中,前行過了「魚行村」狹窄村落的小道後不遠處,突然瞥見在鄉道的小溪上,有一座紅磚造的「水道橋」,好奇的人便停車觀看。不久後,再前行至「魚行村」鄰接102的縣道時,位在「貢寮」方向的低矮民宅間,抬頭望見一座壯觀、攀附著許多棵榕樹的紅磚煙囪高高聳立著。再度發揮好奇的探險心下車察看,卻引來居住在煙囪附近的一位老者,及對面修車廠的老板,熱心的出門為我解說此煙囪的來龍去脈。
據老者的說法,現時「魚行村」的聚落,早在清朝時期,是為一處採用「拖籠坑」方式,零星開採煤礦的礦區,而他的祖先便是從外地來此開礦,落地下來的「移民」,當時最大的煤礦坑就叫做「魚桁煤礦」;日本人據台初期,也曾由採掘和冶金的本地人接手繼續經營。但是,魚桁煤礦的煤層已枯竭加上開採成本過高,導致魚桁煤礦是以倒閉作為收場。因此後來,基隆顏家的開採版圖,並未觸及「魚行村」。
老者還感慨的説到,據當年他父親的告訴:「魚桁煤礦」的礦脈,是從我們站立的鄉道上一直延伸到「澳底」入海,礦工日以繼夜的輪班工作,將整個紅磚煙囪的囪頂,燒的是「紅赤赤」的宛如太陽般的炙熱,可以想見當年魚桁煤礦附近的繁榮景象,『哪是九份那種小地方,可堪與相提並論的、、』!!
紅磚煙囪的建立,約是在清朝時的私人產業。老者也提到,他年輕時,為了興建房屋,也曾大膽的攀上煙囪逐一的敲擊、取下紅磚,後來也有許多的當地人如法泡製,因此目前眼見約是三、四樓層的高度,尚不及當年他攀上時的三分之一。
這位就住在煙囪下方民宅的老者,為了向我證實當年「魚桁煤礦」的輝煌時期,還帶著我走到紅磚煙囪的後面,往「貢寮」的方向隨手一比,說是目前為菜園的一大片綠地,在當年都是屬於「魚桁煤礦」的礦場作業範圍。朓目望去,綠意盎然的菜園中央,果然座落有一座看似堅固外型的水泥建築,老年家還說:當年有人想用炸藥毀損這座「台車間」,卻是幾度的莫可奈何。
老者也提到,當年「魚桁村」的水運也發達,利於運煤的作業,而目前菜園的盡頭處,便是當年的「魚桁渡口」,煤礦便是從此渡口轉運往基隆去。除此外,「魚桁村」還曾是早期「淡蘭古道」經過的路段【註】。不過,如同所有煤礦產區的隕落般,如今的「魚行村」僅遺留有當年採礦的相關遺址,供山野閒村的後代子孫,緬懷著往昔礦村的繁華歲月、、。
在我有限的認識中,我是知道離此不遠處的平溪、菁桐一帶,是台灣早期煤礦的重要產地。但是,在雙溪的偏遠村落,在清朝時期便也有廣闊的開煤、採礦的輝煌時刻,是孤陋寡聞的我今日的首聞。我也不敢確認,老者所告訴我有關「魚桁煤礦」的開挖年代,會否有記憶的錯置,或是穿鑿附會處。
因為回家後,我遍查有關台灣北部煤礦的開採,資料僅是如此記載著:『清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鴉片戰爭之後,歐洲各國入侵亞洲爭奪殖民地,臺灣北部豐富的煤礦蘊藏,成為各國窺伺的目標之一。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清廷延聘英人臺札(DavidJyzach)為礦師,採購機具安裝於八堵,大量開採煤礦,是為台灣北部大規模採煤之始。到了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基隆地區的煤礦年產量,已達145萬石』。但是,卻都沒有任一資料或文字,有提到雙溪的採煤歷史,或是有關「魚桁煤礦」的任何記載、、。
行旅日期:2005/08/13
【註】
1、嘉慶年間,據淡水廳志引道光廿一年戶口清冊,大臺北地區設有十一堡,而今日的雙溪隸屬於當時的金雞貂堡,與金山、萬里、貢寮及基隆市一部份均包括在金雞貂堡。
迨同治中據同書所載又復不同,此時金雞貂堡與芝蘭一、二、三合併為芝蘭堡。而芝蘭堡下設有廿五莊,其中的燦光寮莊,武丹坑莊,頂雙溪莊,魚桁仔莊均在今日雙溪鄉內。
2、陳淑均所著的《噶瑪蘭廳志》中,記述了幾條入蘭的道路,分別屬於開蘭的漳、泉、粵三籍民人地界。第一條是官道,『由淡水、三貂過嶐嶐嶺抵頭圍;係入山正道,作往來大路,即在漳人分得地界之內(按由艋入蘭通行大路)」,這一條路前後經過幾次調整,最初從艋舺向東北行,一度調整為向東行,再調整為向東南行,走三瓜仔、三貂、魚桁仔、遠望坑過嶺,至大里簡,入頭圍』。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