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 13:43:55黑熊蕙君

分享《兒童詩選讀》

 



2013.3.15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林煥彰編寫的《兒童詩選讀》,借的動機很簡單,想看看兒童如何寫詩。

圖書館裡兒童詩的書並不多,借的人也不多。我站在書櫃前一本一本挑選,想挑一本兒童寫的詩,最好還有附賞析的書。

符合我的要求的書只有三本,但最吸引我的只有這本書,因為它的第一篇童詩作品就好可愛。

 

春天到了

七歲的小弟弟門牙掉了,

最近才長出來。

他很高興的說:

媽!春天到了,

花呀!蟲呀!

小草們都出來了!

連我的牙齒也長出來了!

 

牙齒長出來與春天到了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但小作者卻可以將其聯想在一起,讓人看了驚豔的莞爾一笑。

 

 

坐在餐桌上閱讀這本書時,兒子看見書的封面,不敢置信的說:「媽,妳怎麼在看這麼古老的書。」

我闔上書,正面看看、反面看看,笑著說:「真的好老。」

為了看清楚它的歲數,好奇的翻到最後一頁,發現出版日期竟是民國七十年,哇啊!這本書根本就是老伯伯了嘛!

雖然書齡很老,但書裡收錄的詩現在讀起來仍很有味道,完全沒有時間的隔閡,像「茶壺」這首詩,讀起來就很過癮~

 

茶壺

我家的茶壺

像鄰居那個婦人

一隻手插著腰

一隻手指著我

好像在罵我

 

作文課上這首詩時,我總是先讓孩子上臺畫茶壺的樣子,大部份的孩子都喜歡畫畫,一聽到上臺,馬上變得生龍活虎,再加上每個人畫的壺都不一樣,十分有「笑」果。

依據壺形讓孩子想像,再加一些提示,就能慢慢拼湊出這首詩的原貌。

 

 

和作文班的孩子分享這本書的詩時,我習慣將詩寫在白板上,一篇一篇的欣賞與講解。

有學生說:「老師,直接唸就好了。」

但光用唸的,速度太快,學生除了感受到音調之外,對於詩裡的文字與情感卻無法深刻的體會與感動,我覺得那實在太可惜了。

有一個學生下課時跟我說,她最喜歡「父親節」這首詩~

 

父親節

父親節畫畫,

同學們都畫他們的爸,

只有我寂寞的畫著哥哥。

因為我必須畫畫。

不知道您會責怪我嗎?

 

我很納悶小妹妹怎麼會特別喜歡這首詩,於是問她原因,她低著頭左搖右晃的說不出來,最後靦腆的說:「因為很可憐。」

國小二年級的小妹妹會有這樣的感動,恐怕不是用聲音念一念就可以感受,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細細的品嘗,才能從簡短的文字裡感受到悲傷情緒。

 

 

許多孩子喜歡談論「鬼」的話題,剛好書裡有一篇捉鬼的詩,我欣喜若狂的和學生分享~

 

捉鬼

有一天我們說要去捉鬼,

我們就拿出勇氣去捉鬼,

可是沒有捉到鬼。

到了晚上,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

那個鬼就來捉我們了。

 

看到「鬼」這個字,膽小的女生就開始繃起臉,尤其看到詩的最後兩句,更害怕的問:「晚上鬼真的去捉他嗎?」調皮的男生一副很厲害的口吻說:「怎麼可能!」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起鬼,有人說誰叫他們早上要去打擾鬼、有人說晚上鬼睡在他們的身邊、有人說鬼在白天晚上都會出現… …

奇怪的是,都沒有人想到鬼的出現只是一場「夢」,直到我在白板上寫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大夥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作夢啊!

 

 

下課前,我喜歡用「春風」這首詩結束~

 

春風

春風

叫花兒張開嘴來唱歌

 

學生驚訝的說:「這麼少的字也算詩喔!」

套用林煥彰書裡的解說:詩是最精美的一種文學形式,在文學裡,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意思的,只有詩才辦得到。

春天來了,希望孩子們能偶然想起這首詩……

 

 

 

 

上一篇:女兒的心願

下一篇:耐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