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15:32:32 阿川

蘇州拙政園之旅 2002年11月10日

 

蘇州拙政園之旅 200211月10日

    十年前的2002年10月17日第一次踏上大陸,在上海閩行區台商公司上班, 119星期六與台幹資訊張淼森先生一起前往蘇州吳江同里的關係企業.隔天11月10日偕同台幹會計簡妤夙小姐與另二位大陸會計同事一起到蘇州拙政園遊覽,拙政園的林園景色堪稱是江南第一林園.

以下是拙政園的介紹:(資料來源網路)

江南名園--拙政園

http://www.ttvs.cy.edu.tw/kcc/92su/garden1.htm

拙政園是蘇州最著名的園林,與蘇州另一名園「留園」、北京「頤和園」、熱河承德的「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西元1509-1513年),為鹽察御史王獻臣的辭官歸隱之所,本園林取名「拙政園」是由「拙者亦為政」一句脫胎而來,(借「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側面表達退隱者對士途的洞察,及對朝廷未能任用賢能的嘲諷之意。當我們在遊玩拙政園時,會感覺園內瀰漫著文人的恬淡致遠,亦隱藏著些微對朝政的不滿與嘲諷。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讓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

拙政園之美在於塑造出空曠疏朗的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最令人讚賞的是在巧思設計下,環抱著假山、樓閣的水道,泛著碧玉綠波的水道,穿梭在柳樹掩映間,徘徊在軒榭亭台畔。

拙政園佔地約四公頃,水域面積就佔了五分之三,藉由水道的聯結,形成全園各個景點既獨立又互相依附的關係,並且營造出詩情畫意般的境界,夏日碧綠嫩紅的荷花挨著「留聽閣」,等待雨天的殘荷雨聲,而淡雅的清香恰恰隨著南風飄入「三十六鴛鴦館」的雕花窗櫺內。

整個拙政園區分為東園、中園、西園,不同的園區有不同的旨趣。

東園平崗草地,竹塢曲水,空間開闊,有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

中園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為全園之精華所在,以「遠香堂」為主景,引用了中國建築中獨有的借景法,將北寺塔亦收為園景的一部份;而「香洲」則是狀似古代官船的建築群,獨具匠心,為遊客爭相攝影之處;而「遠香堂」西側的「小飛虹」是罕見的「廊橋」。

西園水廊逶迤,樓台倒影,清幽恬靜。西園與中園以「月洞門」為分界線,西園以池水為中心,環池築有「波形廊」彎曲有致,鴛鴦亭臨池而立,池中有鴛鴦戲水。

中國古代建築十分壑重空間的切割,要求建築物與自然契合,臨水而建的拙政園便為箇中典範!

http://forestlife.info/slide/s146.htm

 【 蘇州‧拙政園 】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的東北街,是江南園林的代表,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間,與同在蘇州的「留園」、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明代弘治進士「王獻臣」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閒居賦」中〈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取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時,特聘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建成以水為主,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整體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採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區域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整個園區層次分明,格調古樸自然,是最能反映明代特色的古典園林,1997年,「拙政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迴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築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它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該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全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中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中國僅「拙政園」一家。


 

(悄悄話) 2012-11-10 10: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