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0 17:14:00沒話

不只是病毒(剛翻的文章)

不只是病毒
Michael L. Tan
Phil Daily Inquirer

「我並未感染。我在一個充滿愛和慰藉的時刻得到了HIV。」

我正揣想著Vera Paiva專欄中一個巴西年輕人的思緒。Vera Paiva已從事HIV/AIDS防治的工作長達十年,我們同是即將在曼谷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愛滋會議 中「把性放回HIV/AIDS」論壇的成員。我們這獨特的論壇要呼籲政府和NGO正視,愛滋病問題乃是緊密和性、性行為連結在一起的。

過去十年來,愛滋問題已被簡化成「感染」,一個由冷硬的統計數字投射出來的麻煩。在曼谷的會議中,聯合國的專家門按照慣例,公布了最新的數據:目前共有三千八百萬人與HIV/AIDS共存(這幾乎是菲律賓總人口的一半)。

「感染」一詞和這種病毒一樣,都是險惡的。然而人們傾向於把病毒和感染者混為一談,想像病毒乃由人所惡意傳播。因而當我們偶爾聽到傳言(完全是無根據的)說感染者帶著裝滿血液的針管遊蕩在購物中心和戲院,猛地扎路人,也就無須訝異。

有種想法認為某些「主要傳播者」必須對病毒的散布負責,這雖不如前者情緒化,卻是同樣嚇人(我們所敬愛的科學家、政府和NGO工作者正兜售著這想法)。所謂的主要傳播者包括性工作者(男/女娼妓)、同性戀和雙性戀者。

政治正確的科學家絕不敢說這些「主要傳播者」乃蓄意地散布自己身體裡的病毒。然而當他們在記者會中公布最新數據後,媒體緊咬著資料,並且歇斯底里地轉述:「壞人」傳布愛滋病。

Vera Paiva用另一個詞──「病毒事件」──來描述我們通常對HIV的觀感。可能有些人看過HIV進入血液細胞的示意圖,看來有點像是「星際大戰」裡太空船落在某個星球上的場景。像「入侵」、「破壞」和「劫持」這些字被用來描述病毒事件,這些感染過程。

我們把HIV當成別人的事,而且純屬於一個管控「主要傳染者」(通常是社會厭惡的、想要孤立隔離的那些人,像在某些國家這個詞就被用在非法移民上)的問題,然後置身事外,不管HIV的實際情形。 愛滋教育?那是酒吧和娼館的事,學校和辦公室就不必了。

但如果我們留意統計數字背後的故事,將發現每一次的「感染」和「病毒事件」都牽涉到人和情感關係。我想到曾經參加過的那些感染者的喪禮,感受到未亡人的情緒。通常,鰥夫和遺孀也都感染了HIV,或許就在巴西男孩所說的情況下發生。

想像一下,海外歸來的勞工帶著一年或兩年辛苦工作的積蓄,急著和伴侶重逢的畫面。對某些人來說,回家就是一次懷孩子的時機──菲律賓人用「懷個孩子吧」來調情的方式總讓我發出會心一笑。對某些人,回家則是重拾起一段關係。絕大多數的情形裡,我敢說幾乎沒有人用保險套。這與天主教會禁止與否無關,而是因為這舉動看來並不恰當,而且也不會和「愛」、「懷個孩子」以及其他種種做愛的理由有關係。

可惜愛滋病毒對於愛和懷孩子等種種一無所知。只要時機對了,它們就遷徙並開始複製。

你們可能會說,豈非伴侶之一在國外時「不乖」或「浪蕩」嗎?

這正是我在曼谷報告時所談的。我再次強調,感染並不只是一個病毒事件。我們所談的,是性行為各異,因而感染機會也不同的人們。我不只談性工作者;事實上,我猜許多性工作者都會保護自己,因為(很諷刺地)雇客會在意有沒有用保險套。

我擔心的是海外勞工,在非交易狀況下從事的危險性行為。在我對海外男女勞工所作的面談中發現,他們總是需要陪伴。我們都懼怕孤單,而當海外雇約愈長,陪伴的渴求就愈強烈。

我們一向以為菲律賓人會找性工作者,而事實是,危險的性總發生在無關交易的關係裡,在跨越了總族、國籍和宗教的新人際網絡裡與新認識的朋友發生關係。

政府目前在行前工作坊裡加入了愛滋病的教育,但卻偏執在生物醫學的角度,只提醒大家使用保險套。然而,當你離家,遇到了溫柔待你的人,找到了你渴求的陪伴,保險套卻不適於出現,因為那代表不信任對方。

性行為不只性。它關乎我們看待人生、看待我們生存在世界上種種相互扞挌理由的方式。在國外時我們想要存下賺的每一分錢,但一撥通家裡的電話、聽到所愛的聲音,便捨不得掛,話費成千上萬。若一通電話就能讓我們失控,又遑論在我們被寂寞、被莫名情緒打倒時,「有保護」和「沒保護」的性變得毫無意義。有些工人為自己找「樂子」的行為辯解,因為他們必須在如此陌生又充滿敵意的國家裡勞苦。所謂「樂子」包括了性交易。

當菲律賓人的名字總是在世界某個角落的大災難身亡名單中出現,愛滋病的危機變得無足輕重。離開菲律賓到國外工作,其本身就是一個比HIV和愛滋病更為迫近的危機。

我在論壇中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我們討論的是人們在家或在國外從事性行為的千百種原因嗎?這些原因又是怎麼結合,創造出令人困惑的脈絡,影響我們冒險或避險?

正是對於性、性行為和生命本身的緘默,讓HIV變得如此危險。

(來源:Michael L. Tan. 「不只是病毒」,Pinoy Kasi column,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July 1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