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3 20:13:59沒話

應該

執政者應該被用最嚴格的標準檢視,不論是法律的或道德的。
執政者應該要表現出最寬廣的胸襟,不論他私底下是否氣量狹小。
他不被允許有卸責的藉口,畢竟他握在手裡的是生民共同交付的高貴權力;
當沒有人能從國家機器的掌控中逃脫,操作那機器的也該接受對等的約束。

人民的素質可以被要求,但標準絕不應由執政者提出。
一旦人民行使投票權,就沒有理由在破局後不接受結果,因為不遵重規則會讓體制無以為繼。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執政者就有倨傲沈默的正當性。
執政者永遠應該思索,群眾為什麼悲傷不滿憤怒抵抗,用一種跳脫「受有心人士煽動」的陰謀論邏輯。
世界不僅僅是法律論理所能描繪,想當初前人在爭取而今所謂普世人權時不也是大德不拘小節,以不服從衝破桎梏。

對一個畫面印象深刻:游院長被欽點,記者到他家鄉訪問老母,問「高不高興」,老母揚起下巴一派得意直道「高興,當然高興」。到底有什麼好高興,如果想到的不是權位名利,而是千萬人生之所繫的重任,反而該覺得沈重不是嗎?當然對院長的母親沒什麼好要求的,但若幾天前在舞台上受群眾歡呼,沐浴在光輝和勝利中的那些人也作如是想,要不覺得不悲傷也難。尊重選舉結果是瞭解民主真諦,獲選人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民意、期許和託付又何嘗不是呢?「台灣人的勝利」和「自由民主的勝利」這些煽惑的口號就到此為止吧;管他世界都在看也不能叫質疑和鞭策自己的力量噤聲。

----
不過選舉結果受兩顆子彈左右
imply
候選人質性在選民眼裡差異不大
選民決策受非政策性影響的成份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