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7 00:28:11毓影齋
不是理所當然
讀了滿觀法師的書《靈山不如歸》裡的一篇文章「不是理所當然」,裡面有一段話深深的打動了我,『理所當然,就不可能被感動,所以才有母親長年累月的飲食照顧,抵不上陌生人一碗麵之事;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現實生活裡的悲哀。』
很 多時候我們都自以為在當一個主導著、給予者的角色,以為這樣做就是為他人好,以為這 樣做就是盡到了自己該盡的責任或是義務,尤其是對父母時,總站在自己的 立場去想事情、判斷事情,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而當對方不接受甚至生氣時,就沉默以對來個無聲的抗議,其實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成長過程也不一樣,受 的苦或是折磨或許我們沒法想像,總覺得已經是過去的事,何必老生常談,自我束縛呢?人應該是要往前看,往好處想,可是對方總是沒法照我們的意願去走,仍是困在自己設好的象牙塔裡,一天一天的過著重複的日子,我能救他嗎?我能做的是什麼呢?朋友曾告訴我,要讓對方說出自己的成長過程,了解為什麼會導致現在憂鬱、情緒起伏不定的壓力來源,才能對對方有所幫助。
轉念也是用另一種態度去看待人生,正面、反面、側面去思考所面臨的問題,不要用過往的習慣、態度去批判、去解釋,而是能跳脫出來以旁觀者的角色去思索,去找尋問題發生的脈絡,我想對自己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很 多時候我們都自以為在當一個主導著、給予者的角色,以為這樣做就是為他人好,以為這 樣做就是盡到了自己該盡的責任或是義務,尤其是對父母時,總站在自己的 立場去想事情、判斷事情,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而當對方不接受甚至生氣時,就沉默以對來個無聲的抗議,其實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成長過程也不一樣,受 的苦或是折磨或許我們沒法想像,總覺得已經是過去的事,何必老生常談,自我束縛呢?人應該是要往前看,往好處想,可是對方總是沒法照我們的意願去走,仍是困在自己設好的象牙塔裡,一天一天的過著重複的日子,我能救他嗎?我能做的是什麼呢?朋友曾告訴我,要讓對方說出自己的成長過程,了解為什麼會導致現在憂鬱、情緒起伏不定的壓力來源,才能對對方有所幫助。
轉念也是用另一種態度去看待人生,正面、反面、側面去思考所面臨的問題,不要用過往的習慣、態度去批判、去解釋,而是能跳脫出來以旁觀者的角色去思索,去找尋問題發生的脈絡,我想對自己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上一篇:禪定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