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30 23:34:00鬼雄
轉貼:駁《海峽危急》(下)
《海峡危急》在JICM模拟中假定,每次出击中,攻方只能与一批敌机交战,或者击落敌机后返航,或者被敌机击落;守方则有多次机会,如果在第一次战斗中没有被击落,可以用剩余的导弹加入拦截第二批敌机。在实际战斗中,双方生存下来的战斗机在没有弹尽油绝之前,肯定不会拘泥于原先指定的目标,会继续战斗。《海峡危急》中另一个假定是攻方的损失率按平方律计算,守方则按线性律计算,即集中兵力火力只对守方有好处,而对攻方没有好处。布莱克尼在59年提出用兰切斯特方程的这种变型来研究野战部队对坚固设防据点进攻的情况,戴奇曼在62年研究游击战时得出类似结论,此时双方实力相当的条件变为
x=k*y∧2
其中k为常数。显然,守方(或游击队一方)可以较小的兵力对抗攻方(或反游击队一方)较大的兵力。然而,台湾空军既没有可能在空中坚固设防,台海空战更非游击战可比。一般来说,空战更接近于野战而不是攻坚,因此平方律更符合实际。这和文献上对历史数据回归分析的结论相符,兰切斯特本人也提出过类似看法。《海峡危急》中还把解放军的战斗机和攻击机截然分开,制空和护航战斗机截然分开,以至每次出击时实际可用于空战的战斗机数量少于台湾方面,被台湾各个击破。
在如此众多明显不合理的假定之下,解放军的空战损失率高得异乎寻常。四天后解放军平均损失75%,台湾则为45%,第一天Su-27和歼-10的损失率就分别达28%和29%,歼-8的更高达46%,歼-7、强-5、歼轰-7和轰-6的还算客气,只有20%、15%、15%和6%;幻影2000、F-16和IDF则只损失7%、8%和11%。连《海峡危急》的作者也认为这个损失率高得出奇。历史上,以色列在73年十月战争最高峰的第二天损失率为4.5%,在整个战争中只有1.5%;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最高点的40年8月15日也只有4.2%。美国第八航空队在43年8月17日轰炸德国施温福尔特轴承厂时损失率高达19%,同年10月七天内四次轰炸的累计损失率也高达12.5%。但德国Me-109战斗机在英国上空留空时间有限,Me-110战斗机性能欠佳,不列颠之战时德国轰炸机并没有有效护航;美军轰炸都在白天,必须深入德国腹地,沿途不断遭受空地火力拦截,初期还没有护航,因此损失惨重。美军43年底以后开始大规模用P-51战斗机护航,从此损失率大幅度下降。即使如此,《海峡危急》预测的解放军损失率和历史最高记录还是相差甚远。《海峡危急》试图用现代战场的高烈度、高密度和巨大杀伤力来解释。实际上,矛和盾的发展是同步的。在地面战争中,只要双方在装备和战术上还大体可比,绝对伤亡率实际上在不断下降。拿破仑时代一天内攻守双方的伤亡率可以分别达到15%和30%,一战期间降到3-5%和4-7%,二战和阿以战争期间更降到1-2%和2-3%。这种持续下降主要由作者部队的疏散造成。空战和地面战争当然不尽相同,但基本道理还是一样的。现代空战队形密度比二战期间大为疏松,出动密度虽高但出动机群要小得多,进入方向和高度也灵活得多,再也没有动辄几百架从一个方向强攻的了。《海峡危急》中解放军高得荒唐的空战损失率只能用一个原因解释:高度偏向性的错误假定和数学模型。在错误的假定和模型下,科学的方法也能导致荒谬的结论。
《海峡危急》对海战着墨不多。尽管JICM也有海战模拟的能力,作者还是用“鱼叉”来模拟海战。结论是台湾在反潜方面困难重重,潜艇数量微不足道;在制空权不保时,反潜飞机和大型舰艇在海峡内生存堪虞,因此建议台湾大型舰艇离开海峡,美国派若干“洛山矶”级与台湾海军在海峡实行区域联防,分担反潜任务;必要时,B-52H可以从关岛起飞,用“鱼叉”导弹截击海峡内的解放军船队;台湾应尽快部署拟议中的50艘光华4级导弹快艇。问题在于,“洛山矶”级是为大洋反潜设计的,对台湾海峡浅窄水域并不适合。解放军的大型水面舰艇也有防空问题,如果台湾大型舰艇离开海峡,解放军以反舰为主的大型舰艇也没有必要留在海峡,那么“洛山矶”级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万船齐发”时的渔船吗?B-52从海峡两端进入发射阵位要把侧翼暴露给解放军,因此以从台湾上空进入为宜。且不说B-52在台湾上空生存堪虞,“鱼叉”的设计巡航状态为掠海飞行,从台湾上空发射要求中空巡航然后再降低到掠海高度,要“鱼叉”的X形小弹翼在没有地效的中空长时间巡航有点勉为其难。即使这不成问题,目标指示和中继制导还是一个问题。《海峡危急》多次强调双方装备以能否在2005年前服役为准,但光华4号计划还在拟议中,不大可能在2005年前形成50艘之多的艇队。即使奇迹出现,解放军海军可是以炮艇、导弹艇起家的,“快艇大战”只会更一边倒。台湾还有11艘新建的500吨的“锦江”级导弹艇,但仅载4枚雄蜂1式反舰导弹,最高航速才25节,巡逻护渔有余,用于海战则不足。导弹艇和岸舰导弹要靠海防雷达指引目标。固定式海防雷达易受反辐射导弹打击,机动式雷达性能稍逊,也易受特种部队打击。
最重要的是,《海峡危急》忽略了战争的起因。战争不会莫明其妙地发生,导致战争的起因和开战时双方的军心民心对战争初期的进程和美国是否介入有极大影响。所谓大陆可能因为政局不稳而挺而走险纯属无稽之谈,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大陆在经济上“溶解”台湾的日子不会太远,武力制止台独的必要越来越低,大陆不会也没有理由主动进攻台湾。但要是台独势力公然挑战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利益而挺而走险,任何大陆领导人都不可能坐视,如果战争是唯一现实的解决办法,那也只好这样。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决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半途而废,两岸的巨大实力和军心民心差距和台独的非正义性注定了战争只可能以祖国统一为结局。笔者曾在《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吗》中指出,美国可能面临的最好结局是战而不胜,所以要美国为台独趟浑水难上加难,小布什在大选前已经正告台湾当局。
笔者没有条件按修正的条件重新运行JICM,只好用基本的兰切斯特方程作简单化的计算。为可比起见,假定双方仍然投入《海峡危急》中基本情况所设定的飞机数量,其中战斗机为大陆576架对台湾342架。假定解放军在第一波攻击中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超远程火箭炮封锁北部机场和防空导弹基地,将一半(取整数即170架)台湾战斗机封锁在地面上,再在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掩护下,以120架强-5和48架轰-6用重力炸弹、滑翔炸弹、改装的空射反舰导弹等继续攻击,确保北部机场继续封闭。此为攻台湾所必救,吸引台湾南部的战斗机前来拦截。48架歼轰-7则攻击其他重要目标。此时南部机场必定动用所有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紧急起飞,大量战斗机将暴露于地面。如果时机把握得好,用带集束弹头的弹道导弹当反集群坦克打,可以大量击毁击伤地面的台湾战斗机,造成的弹坑也可阻滞后续飞机迅速起飞。假定20架台湾战斗机在地面被击毁,另有20架由于跑道受损而一时不能升空参加拦截。此时解放军的72架Su-27从东南和正南,24架歼-10从西南进入,168架歼-7从西面直接穿越海峡进入,144架歼-8从北面进入,将剩余的132架台湾战斗机平均分割成南北两个集团作战,北线以数量优势全力攻歼,南线先以牵制阻击为主,待北线解决后再会攻南线。可以达成平均分割的理由是:台湾必须尽快解除对北部机场的封锁,恢复防御态势,否则南线也将不保;但南线必须保留足够力量,保卫机场,以免全军尽墨。在两大任务并重时,平均分派使两大作战集团力量同时达到最大化。同样为可比起见,假定Su-27/歼-10和F-16/幻影2000/IDF技术性能相当,歼-7和歼-8则以0.5:1居劣势,再引用兰德的0.5:0.8的飞行员素质数据。这样,在南线,大陆和台湾的平均单位战斗力为1:1.6;在北线则为1:3.2。先考虑北线。假定对北部机场的封锁作战不完全成功,仍有50架台湾战斗机起飞加入战斗;并假定交战从超视距开始,在强力电磁压制下,解放军以损失一半的代价才进入视距内作战。按线性律计算此时大陆对台湾的损失率为156:49。进入视距内后按平方律计算,即解放军以56架的代价消灭台湾剩余的67架,解放军在北线还剩余100架。此时在南线,解放军以损失一半的代价,即48:30架的损失率,牵制住南线的台湾战斗机。在北线转来的100架战斗机支援下,加权平均后,南线大陆对台湾的平均单位战斗力之比为1:2.42,但数量之比为148:36。会攻时,并假定解放军再次以一半的代价攻入视距内,即74:31的损失率,此时解放军将以微不足道的1架的代价消灭剩余的5架台湾战斗机,解放军仍有73架战斗机
x=k*y∧2
其中k为常数。显然,守方(或游击队一方)可以较小的兵力对抗攻方(或反游击队一方)较大的兵力。然而,台湾空军既没有可能在空中坚固设防,台海空战更非游击战可比。一般来说,空战更接近于野战而不是攻坚,因此平方律更符合实际。这和文献上对历史数据回归分析的结论相符,兰切斯特本人也提出过类似看法。《海峡危急》中还把解放军的战斗机和攻击机截然分开,制空和护航战斗机截然分开,以至每次出击时实际可用于空战的战斗机数量少于台湾方面,被台湾各个击破。
在如此众多明显不合理的假定之下,解放军的空战损失率高得异乎寻常。四天后解放军平均损失75%,台湾则为45%,第一天Su-27和歼-10的损失率就分别达28%和29%,歼-8的更高达46%,歼-7、强-5、歼轰-7和轰-6的还算客气,只有20%、15%、15%和6%;幻影2000、F-16和IDF则只损失7%、8%和11%。连《海峡危急》的作者也认为这个损失率高得出奇。历史上,以色列在73年十月战争最高峰的第二天损失率为4.5%,在整个战争中只有1.5%;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最高点的40年8月15日也只有4.2%。美国第八航空队在43年8月17日轰炸德国施温福尔特轴承厂时损失率高达19%,同年10月七天内四次轰炸的累计损失率也高达12.5%。但德国Me-109战斗机在英国上空留空时间有限,Me-110战斗机性能欠佳,不列颠之战时德国轰炸机并没有有效护航;美军轰炸都在白天,必须深入德国腹地,沿途不断遭受空地火力拦截,初期还没有护航,因此损失惨重。美军43年底以后开始大规模用P-51战斗机护航,从此损失率大幅度下降。即使如此,《海峡危急》预测的解放军损失率和历史最高记录还是相差甚远。《海峡危急》试图用现代战场的高烈度、高密度和巨大杀伤力来解释。实际上,矛和盾的发展是同步的。在地面战争中,只要双方在装备和战术上还大体可比,绝对伤亡率实际上在不断下降。拿破仑时代一天内攻守双方的伤亡率可以分别达到15%和30%,一战期间降到3-5%和4-7%,二战和阿以战争期间更降到1-2%和2-3%。这种持续下降主要由作者部队的疏散造成。空战和地面战争当然不尽相同,但基本道理还是一样的。现代空战队形密度比二战期间大为疏松,出动密度虽高但出动机群要小得多,进入方向和高度也灵活得多,再也没有动辄几百架从一个方向强攻的了。《海峡危急》中解放军高得荒唐的空战损失率只能用一个原因解释:高度偏向性的错误假定和数学模型。在错误的假定和模型下,科学的方法也能导致荒谬的结论。
《海峡危急》对海战着墨不多。尽管JICM也有海战模拟的能力,作者还是用“鱼叉”来模拟海战。结论是台湾在反潜方面困难重重,潜艇数量微不足道;在制空权不保时,反潜飞机和大型舰艇在海峡内生存堪虞,因此建议台湾大型舰艇离开海峡,美国派若干“洛山矶”级与台湾海军在海峡实行区域联防,分担反潜任务;必要时,B-52H可以从关岛起飞,用“鱼叉”导弹截击海峡内的解放军船队;台湾应尽快部署拟议中的50艘光华4级导弹快艇。问题在于,“洛山矶”级是为大洋反潜设计的,对台湾海峡浅窄水域并不适合。解放军的大型水面舰艇也有防空问题,如果台湾大型舰艇离开海峡,解放军以反舰为主的大型舰艇也没有必要留在海峡,那么“洛山矶”级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万船齐发”时的渔船吗?B-52从海峡两端进入发射阵位要把侧翼暴露给解放军,因此以从台湾上空进入为宜。且不说B-52在台湾上空生存堪虞,“鱼叉”的设计巡航状态为掠海飞行,从台湾上空发射要求中空巡航然后再降低到掠海高度,要“鱼叉”的X形小弹翼在没有地效的中空长时间巡航有点勉为其难。即使这不成问题,目标指示和中继制导还是一个问题。《海峡危急》多次强调双方装备以能否在2005年前服役为准,但光华4号计划还在拟议中,不大可能在2005年前形成50艘之多的艇队。即使奇迹出现,解放军海军可是以炮艇、导弹艇起家的,“快艇大战”只会更一边倒。台湾还有11艘新建的500吨的“锦江”级导弹艇,但仅载4枚雄蜂1式反舰导弹,最高航速才25节,巡逻护渔有余,用于海战则不足。导弹艇和岸舰导弹要靠海防雷达指引目标。固定式海防雷达易受反辐射导弹打击,机动式雷达性能稍逊,也易受特种部队打击。
最重要的是,《海峡危急》忽略了战争的起因。战争不会莫明其妙地发生,导致战争的起因和开战时双方的军心民心对战争初期的进程和美国是否介入有极大影响。所谓大陆可能因为政局不稳而挺而走险纯属无稽之谈,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大陆在经济上“溶解”台湾的日子不会太远,武力制止台独的必要越来越低,大陆不会也没有理由主动进攻台湾。但要是台独势力公然挑战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利益而挺而走险,任何大陆领导人都不可能坐视,如果战争是唯一现实的解决办法,那也只好这样。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决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半途而废,两岸的巨大实力和军心民心差距和台独的非正义性注定了战争只可能以祖国统一为结局。笔者曾在《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吗》中指出,美国可能面临的最好结局是战而不胜,所以要美国为台独趟浑水难上加难,小布什在大选前已经正告台湾当局。
笔者没有条件按修正的条件重新运行JICM,只好用基本的兰切斯特方程作简单化的计算。为可比起见,假定双方仍然投入《海峡危急》中基本情况所设定的飞机数量,其中战斗机为大陆576架对台湾342架。假定解放军在第一波攻击中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超远程火箭炮封锁北部机场和防空导弹基地,将一半(取整数即170架)台湾战斗机封锁在地面上,再在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掩护下,以120架强-5和48架轰-6用重力炸弹、滑翔炸弹、改装的空射反舰导弹等继续攻击,确保北部机场继续封闭。此为攻台湾所必救,吸引台湾南部的战斗机前来拦截。48架歼轰-7则攻击其他重要目标。此时南部机场必定动用所有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紧急起飞,大量战斗机将暴露于地面。如果时机把握得好,用带集束弹头的弹道导弹当反集群坦克打,可以大量击毁击伤地面的台湾战斗机,造成的弹坑也可阻滞后续飞机迅速起飞。假定20架台湾战斗机在地面被击毁,另有20架由于跑道受损而一时不能升空参加拦截。此时解放军的72架Su-27从东南和正南,24架歼-10从西南进入,168架歼-7从西面直接穿越海峡进入,144架歼-8从北面进入,将剩余的132架台湾战斗机平均分割成南北两个集团作战,北线以数量优势全力攻歼,南线先以牵制阻击为主,待北线解决后再会攻南线。可以达成平均分割的理由是:台湾必须尽快解除对北部机场的封锁,恢复防御态势,否则南线也将不保;但南线必须保留足够力量,保卫机场,以免全军尽墨。在两大任务并重时,平均分派使两大作战集团力量同时达到最大化。同样为可比起见,假定Su-27/歼-10和F-16/幻影2000/IDF技术性能相当,歼-7和歼-8则以0.5:1居劣势,再引用兰德的0.5:0.8的飞行员素质数据。这样,在南线,大陆和台湾的平均单位战斗力为1:1.6;在北线则为1:3.2。先考虑北线。假定对北部机场的封锁作战不完全成功,仍有50架台湾战斗机起飞加入战斗;并假定交战从超视距开始,在强力电磁压制下,解放军以损失一半的代价才进入视距内作战。按线性律计算此时大陆对台湾的损失率为156:49。进入视距内后按平方律计算,即解放军以56架的代价消灭台湾剩余的67架,解放军在北线还剩余100架。此时在南线,解放军以损失一半的代价,即48:30架的损失率,牵制住南线的台湾战斗机。在北线转来的100架战斗机支援下,加权平均后,南线大陆对台湾的平均单位战斗力之比为1:2.42,但数量之比为148:36。会攻时,并假定解放军再次以一半的代价攻入视距内,即74:31的损失率,此时解放军将以微不足道的1架的代价消灭剩余的5架台湾战斗机,解放军仍有73架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