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發表的最新研究,去(2010)年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達到8,730億美元,今(2011)年更上看9,640億美元,約成長10%,其中最大需求來自於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而美國則是最大的已開發市場之一。
60年代,美國就開始利用東亞地區勞力成本較低的優勢,積極尋求資訊產品的代工,將一些比較過時或不符合經濟效益的技術移轉至開發中國家,自己則進一步研發更高層次產品,以獲取利潤並搶攻新興市場占有率。
手機與筆電市況最夯
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表示,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市場將在2011年快速成長,其中光是筆記型電腦銷售額便可達260億美元,各國皆想分食這塊大餅。台灣有許多知名廠商,如HTC、BenQ、MSI、ACER等,具備深厚的研發製造實力,有機會可以將銷售額再創新高,但也面臨嚴重的競爭壓力。
由於美國的生活水平與所得較高,對於產品的設計也較為講究,美國本土的消費型電子產品競爭相當激烈,廠商須更加注重其產品的設計。
科技產品的創新設計主要包括技術與設計兩部分。想要分食消費性電子產品這塊市場,除了掌握關鍵的產品技術之外,產品本身的設計也成為銷售成敗的一大關鍵。端看手機市場,在選擇多元的情況之下,消費者對於手機的需求不只是通話,對於手機的其他功能、附加價值與外型等,也成為消費者選購的一大要素。
以蘋果的iphone為例,每年暑假蘋果推出新款iphone時,美國各地甚至是其他國家,皆掀起一股搶購風潮,甚至排隊等一周也在所不惜。據了解,新款iphone售價約199到299美元,較其他手機昂貴,且須搭配其網路方案,但每年仍然吸引許多人爭相搶購。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除了優良的品牌形象之外,「設計」即為最重要的因素,而設計包含外型、功能、操作介面等。
由此可以得知,好的設計不但可以鼓勵消費者購買手機,甚至可以讓消費者提前更換手機。這種情況其實也可以套用在NB(筆記型電腦)與數位相機等市場。
建議延攬人才加強設計
科技產品的創新,並不是單純地泛指一種全新的發明,而是針對現有的科學技術或產品加以改良,將不同的產品價值或定義帶入市場。改良後的產品,可以是突破現有技術的產品,例如3G到4G;也可以是改良原來產品的功能,如iPhone 4改良了iPhone 3GS的照相功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