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探索】雜誌NO.3六七月號─風浪板特輯
這一期的戶外探索雜誌有吉布的風浪板特輯喔!
足足寫了十四頁啊..........對風浪板有興趣的朋友 快去買一本吧!
吉布可以免費簽名啊!
摘要部分: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適合發展海洋運動,夏季有西南氣流,冬天吹東北季風,是風浪板運動的最佳活動水域,而澎湖更被全世界風浪板玩家評為世界三大風浪板聖地之一。
玩風浪板同時要在風、海浪與人三者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入門學習的門檻有些許難度,但也是因為這樣的難度,讓風浪板運動產生了刺激與挑戰的樂趣,追風的魅力,每年更吸引上千人來學習這項水上運動!
風浪板運動的起源
歷史上類似風浪板的器材,最早可追溯到南美洲的土著們駕著一種可移動桅桿、有帆的木筏在亞馬遜河航行。而現代風浪板運動可追溯到1930年代,衝浪運動在美國加州風行時,加州長灘衝浪好手Tom Blake,一天下午在海邊突發奇想「也許可以利用風來當動力」,經過幾次試驗之後,在其衝浪板上加裝了桅桿和風帆,將其發明命名為「可航行的衝浪板」(sailing surfboard),但在當時並未被大眾所接受和歡迎。
目前使用的風浪板運動器材,是由1967年一位航空學工程師吉姆.德瑞克(JimDrake)所發明。1971年風浪板引進歐洲,快速的在歐洲風行起來。1984年洛杉磯奧運,國際奧委會正式將發源於美國南加州的風浪板運動列入正式比賽項目。
臺灣風浪板運動的歷史追溯自1978年,當時有幾位外國人由國外帶來此項運動在福隆海濱一展身手,頓時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而此項運動真正發展起來約起源於二十年前,由澳洲人ALEX來臺灣進行風浪板運動時引進,曾經帶動一陣學習熱潮。
過去代表臺灣參加奧運風浪板賽的均為僑居海外的華裔選手。今年,21歲來自於澎湖的張浩取得參與2012倫敦奧運風浪板項目的選手資格,這已是他第二次進入奧運的風浪板競賽。四年前的2008北京奧運,他是臺灣第一個進入奧運風浪板項目的本土選手,讓臺灣民眾開始關注風浪板運動及帆船運動。
享受御風而行的風浪板飆速超快感.JPG
作者林俊翔.JPG
冬天吹東北季風才是玩家的風浪板季節.JPG
參加風浪板比賽是累積經驗和實力最快的方法.JPG
在湛藍的天和蔚藍的海玩風浪板甚是爽快!.JPG
學習風浪板運動最好有專業的教練指導.JPG
岸邊起帆是在海邊玩風浪板的基本技巧.JPG
彰濱工業區是最適合進階技巧訓練的場地.JPG
快樂的出航.JPG
想要玩風浪板,還要自己開車和綁板.JPG
新北市微風運河是最適合初學者學習風浪板的水域.JPG
海上玩風浪板,需要結伴同行.JPG
玩到太陽西下都捨不得離開.JPG
玩風浪板之前,需要一段時間來組裝.JPG
玩風浪板的基本穿著.JPG
組裝風浪板是件辛苦的事情.JPG
風向圖.jpg
風浪板學習過程,落水是一定會經常發生的事情.JPG
風浪板必須自行組裝和搬運.JPG
風浪板必須自行組裝和搬運2.JPG
風浪板技巧好的人還可以載著小孩一同悠遊.JPG
風浪板由帆組和板組兩大部分.JPG
風浪板要結伴同行才會安全又有趣.JPG
風浪板要結伴同行才會安全又有趣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