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2 10:41:03JR

【映画】無望的人生─(Lilya 4-e

「死是永恆,生命卻是一眨眼。」

真的很難想像,可以把<同窗的愛>(Show Me Love)那樣青澀苦悶的少女同志情事,敘述得輕盈樂觀的瑞典導演盧卡斯穆第森(Lukas Moodyseen),居然也可以把<永遠的莉莉亞>(Lilya 4-ever)這樣的社會邊緣題材,搞到氣氛凝重。

故事發生在經濟蕭條的俄羅斯,紀錄十五歲少女莉莉亞被單親媽媽惡意遺棄,被冷血的阿姨強佔財產,被好朋友背叛栽贓,被男友騙賣而淪為雛妓,最後自殺的生命歷程。在這段灰暗的人生路途中,唯一陪伴莉莉亞的是遊民男孩佛洛迪亞。他,是另一段辛酸的故事,被父親逐出家門,和莉莉亞相依為命,在莉莉亞被賣到瑞典之後,絕望地吞食安眠藥自殺。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希望/絕望,世間/天堂,愛/孤獨,求生/求死之間,相濡以沫。

導演在社會寫實的敘事結構中,插入幾段超現實的片段。長出翅膀化為天使的男孩,現身在女孩的夢境中,指點她從賣淫生活中逃逸,並和她進行一段關於自殺的經典辯證。女孩:「人生爛透了,一點也不值得活。」男孩:「我到了天堂以後,才後悔當初自殺,因為死是永恆,生命卻是一眨眼。」

面對無望的人生,何謂「活著真好」?

探討生存掙扎、現實殘酷、人性深層黑暗面的電影很多很多。假若你曾經看過專為底層社會代言的英國導演肯洛區(Ken Loach),或是極力指控「社會把人逼瘋」的丹麥導演拉茲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電影,就能體會這部號稱近年來「瑞典最揪心的電影」-<永遠的莉莉亞>(Lilya 4-ever),撞擊人心的力道有多強。

遭逢一連串命運捉弄的女孩莉莉亞和男孩佛洛迪亞,對世界沒有恨,反而在自身匱乏的狀態下,不吝付出關心和鼓勵。女孩用自己初次援交賺來的錢,買一顆籃球送給男孩,當作生日禮物。男孩死去的靈魂,在女孩最孤立的時候,陪伴她。

女孩即將死亡之際,鏡頭拉回可以扭轉命運的那個關鍵早晨。如果一切可以重來,她不會選擇離開家鄉,她會聽男孩的勸識破男友的詭計,她會在下樓擦撞鄰居老婆婆時,幫忙撿拾散落一地的馬鈴薯,她會和男孩繼續原本無聊的人生。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

最後一個鏡頭,夕陽餘暉中,女孩也長出翅膀化身天使,和男孩在天台上愉快嬉戲。導演終究還是美化了殘酷的現實,用光明的假象弔祭男孩女孩雙雙自盡的悲涼。片尾悠揚的琴聲,在夜幕低垂以前,聽來格外寒冷。

生與死的抉擇,僅在一念之間。希望的光源,卻可以無限遙遠。


ps:本片曾代表瑞典角逐200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項目。導演說,此片獻給全世界淪為性交易工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