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7 22:14:34綠灣巡守員

誰「汞」誰?(Dylan)

誰「汞」誰?

台灣市售的乾電池,幾乎都標榜了「無汞」、「0%汞」等字樣。但是多位民意代表卻在這些無汞電池中,都驗出了超高含量的汞,只有環保署驗不出有問題的汞電池。
這麼多年來,沒有任何一家電池進口業者,因為進口了超過管制標準(五PPM)的汞含量,而被依法處以四倍的回收清除處理費,所有的電池在環保署的眼中,都是合格的。
到底是誰有問題?就像俗諺說的那樣,所有的人都知道色情行業在那裡,只有警察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含汞電池在那裡,只有環保署的人不知道。
這類的指責,並不是懷疑行政機關的操守,而是嘲笑行政單位的怠惰。總是要等到外界的壓力到達臨界點之後,才要做些事情。
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是眾人皆知,特別是對孕婦、胎兒及兒童等要被保護的弱勢者,危害更大。
電池含汞的問題,也絕非最近才存在的,一、兩年前就有立委及環保團體向外公布大陸電池含汞量的問題非常嚴重,由於事涉多個單位,除了環保署外,還涉及財政部、海巡署、經濟部等,結果多年過去了,大陸電池的問題比以前更嚴重,政府相關單位至今一籌莫展。
環保署原本要從明年開始分兩階段,以強烈手段要求含汞量超過五PPM的乾電池,不得輸入、製造及販賣。由於有廠商反對,環保署因而猶豫是否要如期實施。
保護環境與人民是政府的天職,況且日本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嚴格限定了電池「0汞」措施,台灣沒有理由再拖下去。政府如果不能挺人民與環境,人民遲早會把政府「汞」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