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20:41:47葛銳特音樂教室

﹝轉‧爵士鼓教學﹞爵士鼓



  爵士鼓(又名架子鼓)是一種打擊樂器,英文稱作Drum kit或Drumset,集合許多打擊樂器為一體,基本的組合包刮了大鼓(bass drum)、小鼓(snaredrum)、兩個中鼓(tom tom)、一個落地鼓(FloorTom)、腳踏鈸(HiHatCymbal)和兩片銅鈸(aride cymbal and a crash cymbal)。

  爵士鼓是利用鼓棒和鼓刷來演奏,大鼓則是利用腳踩踏板來發出聲音,大鼓的直徑18、20、22、24、26吋,深度以14、16、18吋居多。

  小鼓因為其底部裝有響絃(Snare),故英文稱作Snaredrum,爵士鼓用的小鼓直徑約13或14吋,深度以3~8吋為多。

  中鼓是一種圓筒狀的鼓,聲音類似去掉響絃的小鼓的聲音,架在大鼓上方。

  落地鼓(FloorTom)是一種有腳的中鼓,置放在爵士鼓組中大鼓的右邊,直徑有14、16、18吋。

  腳踏鈸固定拍子打點用,尺寸是直徑13、14、15吋,以14吋最普遍通用,上片稱Top,下片稱Bottom。腳踏鈸用架子立於整套鼓的左邊,演奏的方式除了用鼓棒打擊之外,也有踏板可以控制上片和下片的開合。

 

  「爵士」二字,並非指英國皇室的勳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國黑人樂手的名字,全名為爵士波‧布朗。早期的爵士樂是美國下層黑人們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當這位著名的黑人樂手演奏時,人們常常興奮的高呼「爵士,再來一個!」。後來,這種音樂就因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習慣上稱作「爵士樂」了而搭配爵士樂演奏的樂器,稱為爵士鼓(也是由這位爵士波‧布朗而得名)。

  爵士鼓從外觀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掛著很多鼓,鼓手演奏起來十分神氣、顯眼,抑揚頓挫的立體鼓點鏗鏘動聽。在我國,人們就按它的外型而習慣叫它「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稱「打架子鼓」

  最初期的爵士鼓非常簡單,只有大軍鼓、小鼓和軍镲。人們把大軍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用腳把大鼓踢響,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掛上一片軍镲。十九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戰爭結束,能歌善舞的黑人從解散的軍隊那裡獲得不少樂器。如大小軍鼓、鈸镲等(這些樂器幾乎成了後來爵士樂中的主要樂器),天才的黑人把各類鼓镲巧妙的組合在一起,就成了爵士鼓的雛型他們把大軍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個能鼓動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軍镲分掛在大鼓的兩邊。這樣,一個人就能同時操縱多件打擊樂器。後來通過發展、改良,慢慢就演化成了現代的爵士鼓。隨著爵士樂的不斷發展,鼓手的技術也不斷提高,簡陋的裝置再不能適應樂隊和鼓手的需要,於是就在打擊樂組合中逐漸加入了幾個去掉響絃的小鼓,打起來嗵嗵嗵嗵,與大鼓、小鼓交相呼應十分動聽,後來就以它們發出的聲音命名為「嗵嗵」(Tom-Tom)。我國的習慣叫法為「嗵嗵鼓」,因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桶,有的也叫它桶鼓。隨著爵士樂的發展,能夠連動的踩镲也加了近來。直至發展到型制健全、操縱方便、具有兩面大鼓、七八面嗵鼓、八九面吊镲的世界性打擊樂器了

 

文章轉載自爵士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