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7 14:19:06葛銳特音樂教室

(轉)歌唱基本條件(下)

【第三課:共鳴】

第一節:何謂共鳴?
〝共鳴〞── 最簡單直接的定義為「物體因共振而發聲」,不少的樂器如:提琴、結他、二胡、古箏等等,都有賴琴身作共鳴體而發出響亮而優美的聲音。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人聲樂器”亦一樣,單靠聲帶發出的聲音較微弱、淺薄,毫無音色美可言。惟有借助腔體振起共鳴發聲,才能將之美化成響亮及有持續振動力的歌聲。〝共鳴〞的運用,有助聲音變得明亮、有光彩且豐富多樣,故可以說是聲樂中關鍵的一環。

〈共鳴的三大類〉
        胸腔、喉咽腔、頭腔是主要的共鳴腔體,我們可按此大體分成三種共鳴。但必須強調的是,歌唱的時候,所有共鳴是需要共同配合運用,只是按不同歌曲/樂句有不同重點而已。

 

【第三課:共鳴】

第二節:口腔共鳴
口(咽)腔共鳴 ── 顎以下、聲帶以上

        口腔具有加強各種共鳴效果及修飾吐字的作用,故在歌唱當中,口腔共鳴可說是共鳴的基石。

        聲波在喉咽腔、口咽、上下顎等部分振動造成共鳴,使聲音變得清脆明亮。只要能夠以正確的呼吸方法吸氣,喉腔舒服自然的打開,儼如打呵欠的動作,口腔共鳴並不難做到。

        但注意這種張開不是指張開喉嚨,喉嚨張開令嗓子也鬆開了,變成“卡”喉嚨發聲,就像人們叫喊時強行將聲音擠壓而出,對聲帶及附近肌肉的傷害很大,亦令聲音變得僵硬、空洞,全無共鳴的效果。

(欲了解共鳴位置請參考第一課第三節◎口部、喉部橫切面圖◎)


【第三課:共鳴】

第三節: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 ---- 顎以上

        頭腔共鳴其實是打開鼻腔所產生的共鳴,聲波會在鼻腔中振動,故亦有人稱之為「鼻腔共鳴」。但由於其共鳴範圍是由顎至眉心,甚至到達前額、頭頂,這常令歌唱者在頭部產生振動的感覺(即所謂“頭聲”),故我們姑且稱之為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能令歌聲變得柔和、華麗,配合口腔共鳴使聲音響亮而不至於單薄,聽上來類近用耳筒聽立體聲的感覺。

        要做到頭腔共鳴,很大程度依靠歌唱者的體會,掌握共鳴的位置,實在是可意會而不能言傳。但最重要是以口腔共鳴作基礎,否則根本不能正確使用鼻腔的共鳴腔體,變成了一般的〝鼻音〞。鼻音只是擠鼻子發聲,聲音模糊沉悶,使歌詞也欠清晰,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傷風感冒時的聲音吧!

(欲了解共鳴位置請參考第一課第三節◎口部、喉部橫切面圖◎)

 

【第三課:共鳴】

第四節:胸腔共鳴
胸腔共鳴 ---- 聲帶以下

        胸腔共鳴一般是指利用上胸腔作共鳴腔體,通過胸腔能配合及加強咽腔共鳴,使聲音具有承托力,美化聲音的色彩。由於胸腔較其他腔體寬闊,聲波在胸腔振動時會變得巨大粗壯,效果儼如聽超低音般的震憾力。

 

【第三課:共鳴】

第五節:共鳴的混合使用
        歌唱發聲是三種共鳴綜合發揮的結果,不同聲部的歌唱者在運用共鳴的比例有所差異。

        大體上,高音區較多利用頭腔共鳴;低音區則重胸腔共鳴的使用。當然這不是截然劃分的,沒有頭腔共鳴的潤飾,聲音會變得乾硬;欠缺胸腔共鳴的支持,音色則顯得虛浮。故正如本課第一節已強調,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必需是三腔混合的共鳴,才能達至優美的音響效果。

        「共鳴」是聲樂藝術中一門高級課題,歌唱者要在反覆嘗試中,不斷體會、推敲而漸漸掌握。由於共鳴技巧比較抽象,初學者多難以分辨自己是否已正確使用共鳴腔體,故最好還是請專業導師作指導,若希望無師自通,則容易走入岔路,那便恨錯難返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 wang li的Yahoo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