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將成冬奧會項目?看百年前它如何「走出國門」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 宋宇晟)2日 情趣內衣有媒體報導,麻將或成為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 情趣旋即又有報導指,該說法系誤讀。一時間不少麻友已開始躍躍欲試。雖然喜歡麻將的人不在少數,但在麻將比賽中,中國人能穩贏嗎?還真未必。
這麼說是有事實依據的。在2014年舉辦的第五屆歐洲麻將錦標賽中,中國隊僅獲得了個人最好名次第30名,團體第37名的成績。而此次參賽隊伍共51支,中國隊的名次已經倒數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外國人如此感興趣,麻將也算是遠播海外了。
但麻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向世界」的?
「前幾年,麻將牌忽然行到海外,成為出口貨的一宗。」這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胡適《麻將》一文中的開頭。可見當時麻將已「出口」海外了。
近代翻譯家杜亞泉在《博史》中也有類似記載,「民國十年前後,麻將牌流行歐美,骨牌之輸出,幾成為巨額之商品」,「我國人流寓外國,被人僱用為麻將指導者亦不乏人。東鄰日本,亦踵西洋而起,研究麻將,一時稱盛」。
對此「盛況」,胡適在《麻將》中有頗為詳細地記載。「歐洲與美洲的社會裡,很有許多人學打麻將的;後來日本也傳染到了。有一個時期,麻將竟成了西洋社會裡最時髦的一種遊戲:俱樂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將,書店裡出了許多種研究麻將的小冊子,中國留學生沒有錢的可以靠教麻將吃飯掙錢。歐美人竟發了麻將狂熱了。」
在上述記載中,胡適的記載並未考察麻將傳入歐美日等地的時間。不過有研究指出,相較於歐美,麻將更先傳入日本。
至遲到1909年,麻將已傳入日本。到了1925年,《朝日新聞》中已出現關於麻將的報導;1926年,日本出現了介紹麻將遊戲規則和技法的書籍《麻將通》。
今天看來,麻將傳入美國應該是上世紀20年代的事情了。曾在蘇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約翰?巴布考克嘗試用英文整理並規範麻將的玩法。1924年,他在中國出版了一本教西方人玩麻將的書《巴布考克麻將規則手冊》。有媒體統計,1920年到1924年,短短四年間,《巴布考克麻將規則手冊》印了十二版。
胡適所說的中國留學生「靠教麻將吃飯掙錢」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甚至有美國雜誌將麻將在美國的傳播比喻成一場風暴。與此同時,這股「風暴」也波及歐洲諸國。事實上,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搓麻愛好者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組織。一些麻將俱樂部 情趣用品店各種麻將錦標賽出現。
這樣的熱度並未持續很久。到胡適寫下《麻將》一文時,「麻將的狂熱已退涼了」,只是「偶然還可以看見一桌兩桌打麻將的」。而麻將終究留在了國外,成為一項娛樂,到今天更成為一項競技項目。
但當時的胡適並不提倡打麻將,他甚至將麻將看成「鴉片、八股和小腳」之外的「中國第四害」。
「麻將平均每四圈費時約兩點鐘。少說一點,全國每日只有一百萬桌麻將,每桌只打八圈,就得費四百萬點鐘,就是損失十六萬七千日的光陰,金錢的輸贏,精力的消磨,都還在外。我們走遍世界,可曾看見那一個長進的民族,文明的國家,肯這樣荒時廢業的嗎?」他在文中這樣寫到。
雖然如此痛心疾首,但其實胡適本人也是麻將愛好者。在《胡適留學日記》中就常常能看到他打牌的記錄。記者注意到,僅1910年8月,胡適在日記中就有十天記錄了「打牌」二字。其中的8月5日,全天日記僅有兩字——打牌;24日則記錄了「打牌兩次」。
大概覺察到打牌耽誤了學業,這一年9月,胡適在其日記中表示要「洗心革面」,「不復打牌」。又或許,胡適先生前述痛心疾首的感慨本就是「現身說法」。(完)
本文引用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803/23311844.html情趣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