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燈剪燭」到「冷陰極管」--照明古今談
在電燈發明以前,人類的照明只能利用火,屋內照明設備大體上也只有油燈與蠟燭兩種,而不論油燈或蠟燭都免不了要有有油芯,有趣的是對油芯的處理,兩者在使用時卻會出現一上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動作。
蠟燭點燃時,蠟油會不斷融化,因古時的油芯不像現在是由棉芯多股捻成的,油芯不會隨著臘油的融化而鬆開燒盡;結果越燒油芯露出越長,火舌當然也跟著變長,所以要不斷往下修剪。李義山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正好證明了古今工藝技術上的差異。
而相反的點油燈時油芯被夾座固定,燃燒一段時間後由於碳化作用油芯會越燒越短,此時為了維持火舌長度,便需將之往上挑。關於此描述,唐詩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應就是白樂天長恨歌裏的:「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之句了。不過這詩句的意境誠然極佳,與實況卻可能不符;依宮中慣例,唐明皇幾乎是不可能孤燈夜照的,因為當時宮中是點蠟燭而不點油燈的。韓君平的:「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傳神的描述。大師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的「長恨歌章」對此有相當明確的論述,他引述了南史沈慶之傳附沈攸之傳的:「富貴擬於王者,夜中諸廂然燭達旦。」之句為證,又引述歐陽修歸田錄對寇準的描寫:「公嘗知鄧州,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以證明王公與富貴人家是不點油燈的。樂天由於來自鄉間,不明宮中規矩,致有此誤。
宮中燃燭不點燈,這原因我想除了貯存與使用的方便性以外,大概也與古時燈油多為豆類取得,其雜質多,較有異味有關,「燈」字的右下旁即為豆字。台灣由於地處亞熱帶,在清末由美歐等國引入石油提煉的煤油之前,用的燈油多為花生油,由於雜質多會結成燈花,甚至有以燈花斷吉凶的年俗習慣。
民間點燈不燃燭,則與價格有絕對關係,現代蠟燭原料為石油副產品的石蠟,但唐時原料多為蜂臘,以故「蠟」字即作虫邊,其成本當然較高。唐亡後到五代十國的南唐研發出以成本低的柏木油為燭蠟,蠟燭才漸漸普及民間。
到了近代由於電的發明,照明方式早已由火的方式轉為電的運用了,而從人類開始體認到環保節能的重要以來,節制能源便成為社會的重要課題,其中電的節約更是一個要項,電能除了提供動力與熱力的運作外,主要就是照明的運用了,因此照明效率的提升,也成了環保節能的重要一環。
這幾年俗稱LED的半導體激光,隨著其發光效率提升及生產成本的降低,因而大有取代目前最通用的日光燈的趨勢。這發展幾乎已成了社會通識,似乎不久的將來,除了陽光以外,我們觸目所及,就是大量的LED照明了。對此現象我心裡倒是有點疙瘩,因為LED是由單色光組成,演色性不佳,總給人一種缺乏溫暖的感覺。想想每回夜間開車,若前車的尾燈是LED的,閃爍間總是令人不太舒服。這社會人情本就欠缺溫暖,會不會因這照明的影響,弄得人心更加孤冷呢?也許只是杞人之憂吧!
不久前得知朋友鄭君在推廣冷陰極管(CCFL)的照明,大感興趣,請他做了介紹,從他提供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工研院做的報告裏,又稱為液晶燈的冷陰極管耗電量只有常用T8日光燈(熱陰極管)的1/3,汞含量也只有1/3,而且是可回收汞,壽命則高達7倍以上。由於其壽命長達LED的兩倍以上,演色性則不輸於日光燈,未來大有可能呈現與LED燈分庭抗禮之勢。冷陰極管原先被運用在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組上,國內到2007年產量已是世界第一,轉移到日用照明的技術與生產都不是問題,有沒有可能承此產業優勢,而讓台灣成為未來新照明的主要供應國呢?倒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