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1 01:59:06葛蘭特

〈報道)基隆拿的華工們

 在加拿大卑詩省內陸旅遊勝地基隆拿(Kelowna)的一處墓園,靜靜的躺著數十座嶄新的墓碑,墓碑上的名字都是中文,生卒年月日,離現在都非常迢遠,最晚的也在一九四、五十年代過世,早的則可以早到一九一、二十年代。

 這些都是早期的華工,從遙遠的太平洋彼岸來到加拿大西部,在政府檔案裡,他們只有編號: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而名字,則是英文譯名被附註在編號之後。三年前,基隆拿華人界的名人李瑞棟與溫哥華一位華裔女士,連手調出政府的檔案,一個一個將那些英文譯名「還原」,為他們重新立碑。

 同時保留了幾座早先的墓碑,那些一個個看起來充滿風霜雪雨的老墓碑,有的刻有類似外號或小名的「大毛沖」等字樣,現在看起來很有趣,據李瑞棟表示,上面的名字當初都是用「筷子」刻成。方法是,趁塑雕墓碑的水泥未乾時,就用筷子把名字刻上。

 因此,站在新墓碑旁的那些早期墓碑,看起來著實古樸,像個老實的鄉下人。

 「還原名字的過程最辛苦。」李瑞棟說:「因為這些華工雖然來自中國,但有的人是講廣東話、有的人講國語、有的人講客家話、有的潮州話,甚至也有福建來的,講福州話,他們的英文譯名當然也是根據他們的母語翻譯,所以,在翻譯時,我們還得找他們的來源地,試著以他母語的發音來『還原』,當然,中間一定有誤差。」

 李瑞棟世居在基隆拿已五代,他是第四代,他的第一代祖,名叫「李奕偉」,也是華工身分留下來的,李瑞棟至今還保留著「李奕偉」所繳交的五百元加幣人頭稅「證書」。在泛黃的色澤中,早期華工在加拿大西部的奮鬥史,彷彿跳出來說話。

 雖然十九世紀五零年代,就有不少華人從美國加州來到加拿大卑詩省,但華人真正開始大量的來到加拿大西部,主要還是在十九世紀八零年代開始興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之後。

 太平洋鐵路於十九世紀末期建成,許多華人籌不到回中國去的錢,或者因了其他種種原因,便留下來。

 然而,在因鐵路建築需要大量勞工,而向中國輸入勞工的同時,卻又有另一種聲音不斷在加拿大聯邦國會及卑詩省政府的議事廳裡被提出討論,就是「排華議案」。

 排華議案的提出,沒有什麼理由,只是為了徵召華工來修鐵路,一八八二年開始從香港招募華工,一八八一年之戶口統計,寓居在卑詩省的華人有四千三百五十人(當時全省人口也不過四萬九千四百五十九人),而一八八一年到一八八四年間,從中國及美國到達卑詩省的華人就有一萬五千七百零一人。那麼多的華人,讓白人感到焦慮,深怕會被「黃潮」淹沒,因而有排華的提議。

 白人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徵稅」,可以免除「歧視」的爭議,又能對普遍收入欠佳的華工,起到「嚇阻」的作用。

 一八八五年,卑詩省開始向每個華人(工)徵收入口人頭稅五十元。一九零零年增加到一百元,到了一九零三年,又增加五倍,華人要繳五百元人頭稅,才能進入加拿大。五百元人頭稅施行了十年後,為了「永絕後患」,一九一三年,加拿大就完全禁止華人入境。直到一九二四年,才又在極嚴苛的條例下,有限制的恢復華人進入加拿大。

 今天,躺在基隆拿一角的數十名早期華工,其實多半是隻身自中國來到加拿大,死後沒有子嗣,也許他們還有後代在中國的南方,但是,對他們來講,對他們那個時代送他們上船到遙遠的彼岸的親朋好友來講,這都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

 他們應該曾經被家鄉的親友思念過,並且在不斷的思念中,影像逐漸變得模糊,甚至消失。如今只剩下一塊墓碑,讓史家在執筆寫下這一段華人辛酸史時,忍不住多加了一枚驚歎號!

(圖)基隆拿市街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