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8 17:22:07葛蘭特
(溫哥華華埠報導三〕十大好去處
■溫哥華華埠千禧牌樓
由溫哥華華埠千禧協會積極籌劃,千禧年來臨,回顧過去展望將來,要紀念時間上的歷程,所以該協會建議興建「溫哥華華埠千禧牌樓」。整個建築和過程目的在積極強化華埠的形象,它的外表同時具有中西特徵,傳統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為迎接新的千年,建造一個劃時代的地區標誌,「溫哥華華埠千禧牌樓」標記著華人立足加國社會的成就。「千禧牌樓」聳立在片打西街,算是華埠的邊界。
■溫哥華華埠歷史巷
自一八九零年代至一九二零年代,移居的華人就在「上海巷」和「廣東巷」這兩條街道建立起華人社區。「上海巷」最早期有一千名華人居住,一八九八年曾經開辦過一家有五百座位的戲院,一九零四年在片打街以南興建了兩排相對樓宇,構成一個中國庭院式的「廣東巷」。
這兩條巷是當年華人移民政治、社交、文化、康樂等活動中心。十九世紀的後十年,這一帶有很多店舖和粵劇戲院,而且還是夜夜笙歌呢。
■大銅鐘
裝置在華埠歷史巷紀念溫哥華華人歷史的標誌。此大銅鐘重九百多磅,且大有來頭,它是一九八三年在廣州市中國大酒店附近出土西洋大鐘的複製品,是廣州市為慶祝與溫哥華市建立友好城市十五週年而贈送給溫哥華的禮物。
■華埠夜市
華埠夜市每年由六月一日起啟市,直至九月卅日為止。逢星期五,六及日黃昏六點半開市直至晚上十一時,地點就在華埠奇化街(Keefer)、介乎緬街(Main)和歌雅街(Gore) 一段路。
夜市期間,除展銷攤位有最時尚新玩意和貨品以相宜價錢發售之外,在週末更有不同類型的綜合節目表演,增添逛夜市的樂趣。華埠夜市愈搞愈見規模,大有廟街和西洋菜街這些大家熟悉的攤位模式。
■森記大廈
森記大廈被金氏世界紀錄收錄為「全世界最窄的商業大樓」,座落在「上海巷」旁,它是東西方遊客到訪溫哥華必參觀的地方,建築物只有一百八十公分寬,在一九一三年建成,它的出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一九一二年,一間叫做森記(Sam Kee)雜貨公司的老闆,名叫陳才,在卡羅街與片打街的交界處,買了一塊三十呎的土地,準備大興土木,建一棟百貨公司,向市政府呈交計劃書時,竟然遭否決,因為當時的市政府想拓寬片打街,一裁量結果,只批准了六尺(約一百八十公分)的寬度。這時隔壁土地的主人想趁火打劫,要求陳才把這六尺寬的土地廉價出售,好讓他可以打通,以擴張自己土地的面積。陳才雖命運不濟,卻也是硬頸:「偏不讓你稱心如意。」在半無奈、半賭氣的情況下「強渡關山」,硬是咬牙建出了這棟全世界最窄的大廈,靠著隔壁的大樓,比鄰而居。
為了增加使用面積,陳才耍了小聰明,在二樓採用「凸窗」造型做住宅用,當年,它的地庫是公眾澡堂,地鋪是辦公室。目前地鋪是周永職大廈保險代理,所以又廣被人稱作周永職大廈。
■中華門
是遊客主要攝影留念以證實到此一遊的主要溫哥華標誌之一。原建於一九八六年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前,後移至華埠。中華門後的中華文化中心,建立於一九八零年,主旨是弘揚中國文化。每年有一系列的語言、藝術、表演等課程讓炎黃子孫可接觸到中國文化,薪火相傳。另外,展覽廳長年有不少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等活動在這裡舉行。
■中山公園
在中華門後面,進門處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也是因應一九八六年的世博會而興建,為了展現中國特色,一九八五年從蘇州聘請了五十六位建築界的高手參與建造,一年就峻工,效率驚人。
整座公園是明朝蘇州林園風格,華楓堂是主體建築,內分三進,內堂有四根香楠木為主柱,窗櫺屏風都是精雕細琢而成,建築物未使用任何鋼釘,全以中國傳統的接榫法嵌合。其穩固的效果,很令西洋的建築師們為之心儀。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造出純正的中國風味,裡面的建材與裝潢多是來自中國,像明代式樣的燈籠,是在蘇州以手工打造;連石灰岩也是取自太湖,身在西方,享受東方的美學品味,就在中山公園。
■中華文化中心文物館
正門位在哥倫比亞(Columbia)街,文物館仿明朝建築特色興建。旨在收藏和傳播華人在加拿大的歷史和推動社區傳統和華人藝術的欣賞。永久性的展覽包括了《代代相傳》圖片展,記述一八五八年華人參與掘金開始一直下來的生活情況。文物館也包容了加拿大華人軍事博物館,由退役華裔軍人所興建,藉以表揚華裔軍人對加國的貢獻。
■洪門民治黨駐加總支部
洪門民治黨早年為大家熟悉是一個秘密的反清組織,隨著前來淘金的華人日多,一八六三年在溫哥華成立了加拿大洪門民治黨,為華人提供服務。它致力支援中國的革命活動。除了搞籌款之外,也多次接待國父孫中山在這個會址居住。
■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
在溫哥華,能看到中華民國國旗、中國國民黨黨旗與加拿大國旗(還有卑詩省旗)同時在露天場合長年飄揚的地方,就是這棟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的頂樓。每年雙十國慶,溫哥華支持中華民國的僑界都會選在華埠舉行遊行,而這棟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大樓則是遊行的起點與終點。來到這裡,可以感受一點當年中華民國創建的艱辛,也許可以順便培養一些些這年頭已不太流行的「愛國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