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6 14:35:49葛蘭特
(時評)台北改桃園,大園鄉民為什麼沈默?
行政院宣布將把中正機場改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由於正值施明德等人「倒扁」(或『反貪腐』)靜坐行動在即,因此,政府的這個動作,難免被人聯想到是一個「政治動作」,由陳水扁總統和蘇貞昌院長在幕後操盤。
這是不是「政治動作」,我想陳水扁和蘇貞昌心裡最清楚,不容外人置喙。不過,撇開政治,我關心的是,這樣的動作,有何意義。
先說將「中正」之名去掉的爭議,目前由國外飛台灣的班機,快要到桃園時,機長或空服人員一定會提「我們即將抵達『蔣介石機場』。」這一改動,華航和長榮方面,可能還好,大概都是一紙公文的事。但其他外國航空公司,問題恐怕就不那麼簡單了。
更何況,以人名為機場名的情況並不少見,最近的一例,像英國利物浦國際機場於2001易名為利物浦約翰連儂機場(當時還由其遺孀大野洋子主持儀式),當然,以音樂人為名的畢竟少見,最多的還是以「領袖」為名的,如巴黎戴高樂機場、紐約甘迺迪機場……
有人認為蔣介石是「獨裁者」,不配命名。坦白說,要提到這個,就見仁見智,說不清。拿戴高樂為例吧,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的締造者,其領導地位卻被1968年5月由學生和工人發動的叛亂給動搖,終於1969年4月,在公民投票失敗後辭職。換言之,在某些法國人眼裡,戴高樂也不是那麼「偉大」(恐怕也是個『獨裁者』),但少有人對「戴高樂」機場提出質疑。
甘迺迪總統,婚外情之多不亞於蔣介石,至於他的政績,即使美國的學者專家,也僅承認他在處理古巴飛彈危機上還算成功(見彼得.杜拉克《有效的決策》,天下文化出版),可是,紐約甘迺迪機場依然是「甘迺迪」機場。
當今有資格說蔣介石是獨裁者的,大概只有施明德、柏楊、彭明敏、李敖等少數在蔣介石時代坐過政治牢獄的人,絕大部分人(包括我),都只是憑書本或別人的口述來認定蔣介石是不是獨裁,就像看鬼故事,都是聽來或從書本上讀來,真看過鬼的,恐怕跟看過外星人的差不多。
最好笑的,我看過有人舉中國大陸為例,說他們都沒有拿毛澤東、鄧小平來命名機場……,我覺得奇怪的是,我們老指責中國大陸這不對、那不對,為什麼單挑這方面要跟他們「看齊」?
其次,拿「桃園」來命名,桃園人肯定高興,但機場的命名,應讓大家(尤其是外國遊客)易於辨認為準,就拿我居住的溫哥華為例,其國際機場,其實並不在溫哥華,而在其周邊另一小城市烈治文(Richmond,有點像桃園之於台北),但縱使加拿大人也稱「溫哥華國際機場」,目的主要還是「易於辨認」。
如果要拿「桃園」命名,可以,但觀光客一到桃園,你會認為他們最想先知道桃園的什麼?桃園又能拿出什麼給觀光客?(從機場到桃園市,多半會經過『春』日路,我想桃園人一定知道我指的是什麼。)還是一下飛機,就先找「往台北」的交通工具?或者,會不會有不懂中文的觀光客一下飛機,就被「桃園」的名字嚇哭:「我明明是要去台北呀?怎麼來到了桃園?桃園又是什麼東東?」
如果名字可以這樣玩來玩去,那好,既然人名方面要學中國大陸,那麼就不要「選擇」性學習,大陸這方面分得可細了──西安咸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於是,正確來說,中正國際機場應改為「台灣大園國際機場」,至少也要是「桃園大園國際機場」,否則,大園的鄉民應該起來抗議的。
這是不是「政治動作」,我想陳水扁和蘇貞昌心裡最清楚,不容外人置喙。不過,撇開政治,我關心的是,這樣的動作,有何意義。
先說將「中正」之名去掉的爭議,目前由國外飛台灣的班機,快要到桃園時,機長或空服人員一定會提「我們即將抵達『蔣介石機場』。」這一改動,華航和長榮方面,可能還好,大概都是一紙公文的事。但其他外國航空公司,問題恐怕就不那麼簡單了。
更何況,以人名為機場名的情況並不少見,最近的一例,像英國利物浦國際機場於2001易名為利物浦約翰連儂機場(當時還由其遺孀大野洋子主持儀式),當然,以音樂人為名的畢竟少見,最多的還是以「領袖」為名的,如巴黎戴高樂機場、紐約甘迺迪機場……
有人認為蔣介石是「獨裁者」,不配命名。坦白說,要提到這個,就見仁見智,說不清。拿戴高樂為例吧,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的締造者,其領導地位卻被1968年5月由學生和工人發動的叛亂給動搖,終於1969年4月,在公民投票失敗後辭職。換言之,在某些法國人眼裡,戴高樂也不是那麼「偉大」(恐怕也是個『獨裁者』),但少有人對「戴高樂」機場提出質疑。
甘迺迪總統,婚外情之多不亞於蔣介石,至於他的政績,即使美國的學者專家,也僅承認他在處理古巴飛彈危機上還算成功(見彼得.杜拉克《有效的決策》,天下文化出版),可是,紐約甘迺迪機場依然是「甘迺迪」機場。
當今有資格說蔣介石是獨裁者的,大概只有施明德、柏楊、彭明敏、李敖等少數在蔣介石時代坐過政治牢獄的人,絕大部分人(包括我),都只是憑書本或別人的口述來認定蔣介石是不是獨裁,就像看鬼故事,都是聽來或從書本上讀來,真看過鬼的,恐怕跟看過外星人的差不多。
最好笑的,我看過有人舉中國大陸為例,說他們都沒有拿毛澤東、鄧小平來命名機場……,我覺得奇怪的是,我們老指責中國大陸這不對、那不對,為什麼單挑這方面要跟他們「看齊」?
其次,拿「桃園」來命名,桃園人肯定高興,但機場的命名,應讓大家(尤其是外國遊客)易於辨認為準,就拿我居住的溫哥華為例,其國際機場,其實並不在溫哥華,而在其周邊另一小城市烈治文(Richmond,有點像桃園之於台北),但縱使加拿大人也稱「溫哥華國際機場」,目的主要還是「易於辨認」。
如果要拿「桃園」命名,可以,但觀光客一到桃園,你會認為他們最想先知道桃園的什麼?桃園又能拿出什麼給觀光客?(從機場到桃園市,多半會經過『春』日路,我想桃園人一定知道我指的是什麼。)還是一下飛機,就先找「往台北」的交通工具?或者,會不會有不懂中文的觀光客一下飛機,就被「桃園」的名字嚇哭:「我明明是要去台北呀?怎麼來到了桃園?桃園又是什麼東東?」
如果名字可以這樣玩來玩去,那好,既然人名方面要學中國大陸,那麼就不要「選擇」性學習,大陸這方面分得可細了──西安咸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於是,正確來說,中正國際機場應改為「台灣大園國際機場」,至少也要是「桃園大園國際機場」,否則,大園的鄉民應該起來抗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