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孩子(Baseball Boys)
編導:沈可尚、廖敬堯
片長:86 min
國籍:台灣(2009)
Blog:http://baseballboys.pixnet.net/blog
殊榮: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 首獎
第15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中榮獲最佳亞洲紀錄片 銀獎
【劇情簡介】
一群即將告別童年的國小棒球隊隊員,即將在畢業前夕參加最後一次全國少棒大賽,球隊裡每個野球孩子都不敢懈怠,這場比賽不但是他們辛苦練球的總驗收,更是他們告別童年的代表作,本片以花蓮縣秀麗動人的風光為背景,紀錄了這段真摯動人的熱血棒球故事。
=====================================
還記得童年那段純真的時光嗎?每天放學回家與一群死黨混在一塊幹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小時候,最常做的雖然不是打棒球,但我想打電玩的專心程度肯定相差不遠,小孩子總是對感興趣的東西十分投入的。在觀賞這部紀錄片之前,原本以為大多會以「訪問」的方式拍攝,真當坐在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張大眼睛吸收影像時,突然有種「劇情紀錄片」的感覺,在全長86分鐘的敘事,幾乎都是站在「比旁觀者還旁觀者」的角度描寫,不以主觀的鏡頭捕捉畫面,顯得自然而可愛,另一方面,並不透過「一個人」來詮釋場面配置的氣氛,完全讓觀眾不自覺地誤認為自己像在看「劇情片」,看一群花蓮的國小學童追尋棒球的故事,心裡瞬間開設了一座棒球場,隨著高潮起伏而吶喊、失落,客觀不再能切割的那麼絕對,由衷的燃起勇士該有的鬥志。
一個球員最想做且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球場上,盡情的綻放光芒,影片當中,有段二位父親談及兒子在不同環境被球打到時不同的反應,為了讓自己能入選棒球校隊,就算痛到不行也得咬著牙,硬撐到最後一秒,等到回家後,才哇哇大叫,喊痛,只為了讓自己成為正式校隊成員。這種倔強帶點剛毅的精神,不禁在心中燃起赤熱的感動,隻身到異鄉打拼的遊子,多少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在從陌生到熟悉,卻往往因一不小心的意外而退回比陌生還陌生的環境裡,背景是黑的,偶而還得受些不合理的鳥氣,孤獨和寂寞湧上心頭,由衷的發起類似的「不服輸」。
看見一群純真的孩童並不像職棒用「生命」打著棒球,而是用「熱情」揮出童年的光彩,就像沈可尚導演在首映會裡說的「態度」,每個人都是從小孩變成大人,但每個大人不見得都是小孩,當自己努力的追夢,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後,還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一顆對追夢最原始的「初心」,不需任何理由,像是好好的打完一場球賽,好好的寫完一首詩,好好的吃完一頓飯那般單純而直接。一個活在「當下」的人,只管「這一秒」發生什麼事,但「這一秒」有可能是「過去」,也有可能是「未來」,如果再詳加探討,恐怕連「這一秒」都把握不住,而顯得婆婆媽媽。
在人生的這場球賽裡,有人打出滿貫全疊打,有人打出二疊安打,有人打出再見犧牲打,有人則慘遭三振出局,每場遊戲都有它的規則,不容許他人破壞,也不容易破壞,「打出什麼」在球場的每一對眼睛裡極為重要,但這重要必需建立在「上戰場」的狀況下,不逃避,勇敢面對,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其他的相信歷經幾次磨練後,會日漸熟能生巧的。
這讓我想起
國小每天下課就是打棒球
當兵有空也在打棒球
太美好了
^^
當然女孩子也有一些死忠的棒球迷,呵!
每次運動後,「微笑曲線」發酵,總是感到無比的舒適。 2009-08-16 18:53:08
從小喜歡棒野球 台灣的野球陪伴著我轉大人
現在看著很多台灣少年家 在大聯盟打拼
裡面有著許多動人的奮鬥過程
每天早上 6.55打開電視 看著球賽 緊張 興奮 跳躍
6.1號我去環島 路過花蓮 台東 一切都改變了
野球孩子~這部紀錄片~記憶著美好童年 :)
每天放學回家,或是趁著假日,和家人盯著電視螢幕叫喊,
那時,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全力支持的球隊,
統一獅、時報鷹、味全龍、三商虎、俊國熊、兄弟象,
哇,好不令人懷念,不過,現在似乎只剩下三隊在打了!
綠寶寶實現了環島夢想,真令人羨慕,
旅行,不只拓寬視野,更富足了心靈,
希望你可以把旅程寫出來與站台朋友分享,呵! 2009-08-16 18:34:11
可是...
為什麼是野球?
不是棒球嗎?
「野球」是日本的漢字,在台灣比較常聽到「棒球」,
可是根據這部電影的內容來看,「野球」反而較為合適,
因為,「野」有種挑戰而努力不懈的感覺,不是嗎? 2009-08-16 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