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萬歲(Viva Cuba)
導演:胡安.卡洛斯.克雷馬塔.馬貝堤
編劇:胡安.卡洛斯.克雷馬塔.馬貝堤、瑪利內.胡迪格
演員:瑪露.塔羅、喬治.米羅
國籍:西班牙(2005)
片長:79 min
殊榮:2005坎城影展青少年特別獎
2006第二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最佳劇情片
預告:http://tw.youtube.com/watch?v=ViFXz0LaSIU
【劇情簡介】
胡其托與瑪露是鄰居也是同學,兩人總是在一起玩耍,時而鬧脾氣,時而在乎對方;瑪露的家信仰「天主」,胡其托家裡則信仰古巴軍隊領袖「卡斯楚」,因為彼此的出身及信仰不同,兩方家長早就看不慣對方的家庭;對於對方的態度,老是抱著夾˙P不屑;瑪露的媽媽認為對方缺乏教養,警告女兒不准和胡其托來往,而胡其托的母親則認為對方高傲而瞧不起人,因此也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准和瑪露走太近。不懂大人糾葛的兩人,聽著父母的警告,卻仍視彼此為最要好的朋友,成天在一起玩樂。
有天,瑪露心愛的外婆去世了,痛恨軍事化生活的瑪露母親,再也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繼續待在古巴,決定帶著瑪露移民改嫁外國人;兩個不願分開的孩子,為了說服父親別讓她們移民,決定去遙遠的南方燈塔找尋瑪露的父親,希望父親能拒絕簽署同意書,讓媽媽不能離開古巴。趁著某天上學的早晨,天真無邪的兩人帶著地圖,往父親守護的海角燈塔前進,開始展開出走旅程,憑著自己的力量為兩人找尋希望。
==================================
在片頭行進間,偶然出現二次關於切.格瓦拉的鏡頭,第一次出現在小男孩胡其托與父母親的對白中,另一次則出現在小孩走過的街頭背景裡。切.格瓦拉在1959年參與由卡斯特羅領軍的七二六運動,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新政府擔至要職六年後,便離開該國遠赴其他國家繼續策動共產革命,最終成為第三世界共產革命的英雄與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徵。而切.格瓦拉的敘述與削像在片頭出現兩次,大概是導演想藉此比擬生長在相互交惡的家庭裡,胡其托與瑪露對於「和平」的渴望。
本片探討的焦點多放置於政權立場與親子關係上,因為兩個家庭之間的政權立場不合,瑪露的媽媽受不了軍旅生活而想移民,導致二個小孩展開「冒險之旅」。而在得知小孩失蹤的消息後,大人的情緒表達出一種既擔心又害怕的感覺,一切只盼望孩子早日歸來,但是,在故事的尾聲,找到小孩的大人卻是「自然的」對小孩顯露氣憤與打罵,反而不是尋找時的初衷「只要你回來就好」,而是緊接著下一場大人間的戰爭,胡其托的父母掙奪教養的權力,瑪露的父母掙奪女兒的監護權,在這突如其來的掙奪中,對歷盡千辛萬苦尋求解脫的小孩而言,頓時感到無奈與空虛,似乎有種「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回問纏繞在腦海裡。而在這裡,也可反映大人的自私,想達到自己既定的目標,而犧牲或讓孩子勉強的遷就自己,把討論的空間給窄化了!
面對此種「倫理的孤獨」,父母不理解小孩的想法與渴望,在小孩尚未成年之前獨裁著他們生長的軌跡,在大人的世界裡分裂著「天主」與「卡斯楚」兩種迥異的政治立場,但是在小孩子的眼中,永遠只有一個「政治」:我只能遵從父母!而這樣的「政治」,卻是比現實生活中的「政治」來得可怕與強硬,尤其是在傳統保守的國家。在冒險的過程中,對於女孩的刻畫總是柔弱,需要保護的,對於男孩,則反之,而片頭在街上與胡其托玩耍的瑪露被媽媽叫回家後,與在警察偵訊時,瑪露的媽媽一直對外宣稱女兒是被胡其托教壞的,且暗藏著知識份子的身份地位遠高於勞工階級。可見古巴的社會仍存有階級鬥爭的問題。
二個情同手足的小孩,手牽著手,相擁在大浪襲來的岸邊,畫面隨著浪花的拍打而反白,結束,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這一幕,有一種逃離、開創的感覺,若是要續編劇情,我想讓兩位可愛的小孩接續展開二人冒險的生活,與大人們維持「老鷹捉小雞」的奇妙關係,直到開始懂得聆聽為止。世界上「說話」的人太多,認真「傾聽」的實在太少,「嘴巴」和「耳朵」的戰爭是溝通的開始。
古巴是我想去的國家之一
何時上映呢?
這學期學習西班牙語後,更是嚮往!
「古巴萬歲」已是舊片,DVD出租店應該可以找得到。 2008-11-22 0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