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0 02:21:38張若茵(Jo-Yin)

巴西村落影像計畫(Video in the Villages)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http://www.tieff.sinica.edu.tw/index.html

片名:村落影像秀自己(Video in the Villages Presents Itself
導演:Mari CorreaVincent Carelli
國籍:巴西(2002

片長:33 min
片段: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07/part/tieff2007_film/c2.html

【劇情簡介】

「村落影像」(Video in the Villages)這個機構創立於1987年,它主張把攝影機交給各個村落的印地安原住民,讓他們紀錄自己的生活。1995年,巴西的教育電視頻道首度出現原住民自製節目;因為「村落影像」的不遺餘力,巴西第一代在地原住民紀錄片導演儼然形成。

=====================================

原住民拿起攝影機拍片,紀錄自己的生活,在二十幾年前的巴西部落,已開始付諸行動,從早期的黑白影格到現今的彩色影格,一路走來,除了技巧的純熟之外,說故事的手法也較以往高明。悠久的歷史自然與保存脫離不了關係,根據導讀人口述,巴西政府對於這群拿攝影機拍片的原住民,採取放任,甚至是欺壓的政策,他們大多來自於美國、挪威的外援支助,提供設備,舉辦研習營慢慢培養當地原住民用影像自我發聲的能力,目前,相關影片已在世界各大影展備受矚目,屢獲佳績,引起眾多國家開始重視少數民族,對巴西政府而言,相對也自然形成一種壓力。

原住民拍攝的內容大多是生活起居常見的事物,包括最為豐碩的慶典活動。本片是描述二男一女的原住民導演,在拍片的過程中,所面對的難題。剛開始,女性導演帶點委屈的口氣說著:「我也想拿攝影機拍片,可是其他男生都笑我:『什麼都不懂,連攝影機也不會拿,怎麼能拍片!』」後來,因為自我的堅持,拿著攝影機不斷的嘗試,到最後終於成為部落唯一的原住民女導演,就連部落的婦女都指名要她來拍攝,或許,以女性的觀點來看女性的問題,較為客觀吧!

男導演人數大於女導演人數的情形,在許多國家都極為常見,根據官方的說法,是因為早期的攝影機太重,對於女孩子而言,是件吃重的事情,所以大多由男生擔任,女孩子只能當編劇、場記之類的靜態工作。可是,單就體力而言來論述這個問題,顯得有些窄化。雖然機器的操作限制可能阻礙拍攝的進度或是執行層面,但是,身為一個導演,不一定得自行架設攝影機,所以最原始的問題在於父權社會下的男尊女卑,以往女孩子總是被教導「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把西方那套「no news is good news!」轉化為「no ideas is good ideas!」間接荼毒了多少有思維有理想的新女性?

藉由女權運動的崛起與前人的努力,讓許多女性導演得以掌鏡,像:李芸嬋、周美伶等導演。但是,在電影工業逐漸沒落的時代,誰掌鏡已不成為爭議的重點,備設矚目而關切的問題,反而在於誰的義無反顧,誰的堅持到底,就如同眾多導演有感而發:「拍電影,尤其是紀錄片,是件很偉大的事,就像夢想那樣遙不可及!」

=====================================

片名:伊邦小孩的影像信
   (Marangmotxingmo Mirang From the Ikpeng Children to the World
導演:Kumare TxicaoKarane Txicao and Natuyu Yuwipo Txicao
國籍:巴西(2002

片長:35 min
片段: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07/part/tieff2007_film/c1.html

【劇情簡介】

四個伊邦村的孩子興高采烈地介紹他們的村落,原來他們正在回應來自古巴山村孩子的提問。攝影機跟著他們一起認識家人、玩具、慶典。最後,他們也寄了一封影像信,想問問另一個世界的小朋友是怎麼過生活的?

=====================================

這部片子,有許多「赤裸」,包含生活的寫實、胴體的展現、祭典的進行。藉由四個小孩子的天真敘述,間接呈現伊邦村的種種風土民情,在一個「影像信」的脈絡,看似扣緊主題,融入生活為一般小孩子解答的片段裡,是不是可以完全展現伊邦村裡的文化內涵,讓遠在他方的異鄉人真切得知這裡的所有?恐怕,效果是有限的。

片中有許多幕,四個小孩子在參與慶典,或是玩樂之餘,都會先仔細介紹當地文物,而語畢便附上一句「你們懂了嗎?」。剛開始,不覺得突兀,但,隨著影片的播放,此句出現的頻率逐漸增加,越覺得有些矯情,或許是因為害怕對方不了解,而在最後加問此句,但在若茵的解讀中,仍是偏於「刻意」。

在影片的紀錄中,有幾個段,是「演」出來的,像是村落裡的神話、歷史典故。掌鏡的是村外的原住民導演,用他們己的觀點來拍攝屬於這個村落的種種,在轉化的過程中,是不是一層又一層的套上有色的眼鏡,原先是村民的,其次是攝影者的,再來是演員的,最後是觀眾的,不斷的給予解釋,甚至到最後有些失焦。而影片,並非「眼見為憑」的工具,可能只是「以偏概全」的玩具!

片中拍攝的「赤裸」不見得是村落最真誠的呈現,有可能只是導演斷章取義的結果,讓觀眾閱讀後,自然被引領到預設的想像。其實,在傳播媒體過於猖獗的社會裡,許多的影像紀錄已喪失其客觀性,若說,一部片子,完全沒有外加的解讀,那,是不可能的,但,能少就儘量剔除吧!畢竟,在生活中,我們已無意識的加了好幾層眼鏡在看這個世界,偶爾脫光,「赤裸」一下也未嘗不是一種新鮮、一種解放!

 

vitoria 2009-04-07 17:14:29

我的看法:
我曾在當地電視上難到類似的紀錄片
當地的印地安人確實沒穿衣服
他們的文化就是如此應該不須為拍紀錄片而特別裸一下吧

版主回應
謝謝你帶來新的資訊。
最近進行女性單獨自助旅行的質性研究,
意外發現,其實在旅行當中很容易因為自我固有的想法,
而影響自己對該文化所下的定義,
或許,這篇影評,若茵添加過多的主觀意識了!
2009-04-07 22: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