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2 23:08:09Art~Oyster~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作者:汪培珽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作者:汪培珽 

 

感動,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沒有它,就沒有人生。

人生該生幾個小孩才好呢? 並沒有絕對的答案,但作者用了近乎人性的手法,將生小孩的優點和不生小孩的缺點一併分析,讓徘徊在生與不生之間的媽媽,有個充份的思考方法,這本書看完後,感覺像是催生的教科書,我想台灣政府催生計畫一再吶喊,何不用最實際的行動,花錢買書送新婚夫妻,讓他們好好坐下來,討論組家庭的最初、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小孩?」

汪老師說:「人是容易隨波逐流的動物,可是生孩子這件事,攸關整個人生,不應該讓別人幫你決定。想清楚,你就是你,不是別人,到底要有幾個孩子?您心裡面的家庭圖像,到底希望是什麼樣子?」

哈~~超有道理,盲目的跟從別人,內心的自己愈變愈小,好像一輩子就為別人而活,花個三個小時放空一切,讓原來的自己再次填補你的內心,作自己的最初、也是最值得的事。

所以,當有人對手足的重要性不以為然,而提及:「做父母的都難保孩子將來能不能承歡膝下了,更何況是手足。其實,有誰可以終生依靠呢?沒有人,除了自己。」

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當初可能是這樣想的:熬過最難的前兩年,就輕鬆了,所以不敢再經歷一次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身體的不輕鬆是餵奶換尿布的跟前跟後;之後呢?您就要開始自己去應付孩子的玩樂需求 ─ 扮家家酒、拼圖、堆樂高積木、下棋、騎車、捉蟲…,還有一堆天方夜譚的胡言亂語。不是父母想甩脫陪孩子的責任,而是孩子之間的活動,明明應該由手足去完成才符合自然原則嘛!沒幫他生個手足,作父母只好照單全收,這樣輕鬆嗎?累壞了,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若只生一個小孩,真的感覺好獨單,沒有手足可以聊天、討論生活上的事情,長大後也沒有手足相約出去旅行,我有個朋友是獨生女,常跟我說當獨生女的感覺很不好,父母不知不覺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她身上,現在她結婚生小孩,一直努力要拚出第二胎來,但現代人真的很奇怪,想生卻生不出來,排卵針打了不知多少回,還是沒消沒息,雖然她生活上有堂哥、表姊、表妹…等,但她就說那種感覺不一樣,看完此書真的了解,當時她告訴我的涵意。

 

手足能給的,你不能。「你們倆在幹什麼?」父母真是喜歡明知故問。小孩很樂的回答:「在玩大富翁啊。」「現在幾點鐘了啊?」姊姊勇敢承認,因為他們太想玩了,於是睡前約好,撥了鬧鐘,然後叫醒對方,玩一兩個鐘頭,累了,再回去睡覺。其實,我心裏一點也不害怕他們的「貪玩」,甚至還有一絲絲的高興 ─「會玩的孩子才有前途。」

哈~~看到這裏,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和弟妹一起在房間藏零食,然後睡前就玩一些類似湯姆歷險記的橋段,再來就是找到可以補充體力的食物,那些食物就是我們藏零食,所以長大後就愛到處趴趴走,原來從小就種下這顆愛冒險的種子,「會玩的孩子才有前途。」哈~~希望是有前途,而不是花錢的錢途。但我非常不建議小朋友偷藏零食在房間吃,因為沒刷牙就很容易蛀牙,我的一口爛牙,長大後雖很勤勞刷牙,但我的牙神經都抽光光,牙齒也變的脆弱,所以可想而知,我的蛀牙是數不清的啦!!

 

 

 

歐洲記者對台灣的觀察報導,其中說到:「台灣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晚睡覺的。」睡眠夠不夠,攸關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心裏清楚,過了上床時間,還敢跟媽媽喊肚子餓,吃完後又要秏時的再刷一次牙。弟弟跟媽媽說:「姊姊說她肚子餓,現在可不可以吃麵包?」「好!」這次媽媽很爽快的答應。其實我也是看個案處理,因為當天晚飯吃的比平常早,大概五點吧,媽媽也暸解孩子,姊姊要不是真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也不會為了吃上兩片土司,故意再經歷一次刷牙的麻煩。看見姊姊已經拿著兩片土司在啃,瞥見弟弟口中也鼓鼓的 ─ 是一顆冰塊。真是知道變通,不能吃東西,但是含顆冰塊可以不用刷牙,也比眼巴巴地看人吃要好吧。

手足之間不求回報的慷慨是人格中感性部分的萌芽助人為快樂之本原來是不分年齡大小的

若你只生一個小孩,這樣感動的畫面是永遠都不會出現的,手足之情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發展,這個過程只有生二個以上的父母可以真實體會到,這種奇妙的互動,看在心裏都會覺得好欣慰,小孩一步一步的成長,轉眼間小孩長大,組家庭擁有自己的生活,回頭在想一想這段畫面,是不是有種莫名的感動呢。

 

《聯合晚報》刊登了一個專輯,對我們這些「五年級」世代中的獨生子女,進行深入的採訪報導。一位台大醫院的醫師藍青說出了自己的感想:

四十四年次他稱自己是少子化先鋒。成長經驗讓他覺得:沒有手足,孩子好孤單,因而他現在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而且他很坦白,說年輕時只想追求自我發展,覺得小孩可有可無;但中年以後,才發覺小孩帶來的快樂,超過名利爭逐。

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只放在一個孩子身上,常常老師在學校才教ㄅㄆㄇ,家裏已經教國字;老師才開始教加減,家裏的進度己經到乘除。上課前就把老師要教的都先學了,上課時怎麼會專心得起來呢?歐美國家有個觀念 ─ 「不要預習」。看電影前,您會想先知道劇情嗎?學習就是探索,少了驚奇,就少了樂趣。問題的癥結,又回到父母的教養態度囉。

有位朋友在MSN寫上Never Stop Explore,很喜歡這句話,人生因為不停的探索,才會有成長的原動力,靠自己踏實的步伐,拚湊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是很有趣、很快樂,猶如靈光乍現增添生活上突如其來的快活呢。

接兒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常常看見一個小男生,走進附近新蓋的豪宅,眼神空洞,還帶著一絲憤怒。踏進家門,迎接他的是什麼?母親溫暖的擁抱、祖父母慈愛的話語、傭人機械式的照顧,還是只有 ────  一間 美麗而空洞的大房子?孩子最需要什麼?父母都很清楚。孩子是最有能力適應環境的動物,他們根本不在乎我們給他們住什麼樣的房子、吃什麼樣的晚餐。當我們只習慣用物質在餵養孩子而不給愛時,孩子可能不吵不鬧地活著;等到有一天我們準備充分了,要來好好愛孩子時 ──── 他們已經不要了。

活在當下的父母,給予滿滿的愛去照顧孩子,才不枉此生你有過快樂的家庭生活,孩子長大就無法回到從前那牙牙學語的階段,小孩的成長一輩子只有一次,不把握現在,那該等何時呢。我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哥哥和嫂嫂,不想住舊房子,而為了買新房,夫妻兩每天忙於工作賺錢供新房貸款,小孩子只好交給阿公、阿嬤帶,但他們都老了,一不小心沒顧好,小孩就會跌倒受傷,夫妻看到小孩受傷,當然忍不住唸了幾句,這樣的身教真的很糟糕,只怕那天小孩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父母,教養小孩和自己的身教是齊頭式的重要,若覺得別人無法升任幫你帶小孩,何不自己帶、自己教。

 汪老師有個很棒的建議,如果您是不得不將孩子送去安親班等爸媽下班的父母;如果您的孩子在小學班上有一兩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住得很近,而且他們家裡有個不上班的全職媽媽,那麼就將那份原本要送給安親班的學費,轉給這些全職媽媽,讓他們在下午的時間多出一個您的孩子,只是這回孩子不用被照顧了,只需要一個歇腳的地方,而這樣的好處:

第一、您的孩子可以跟好朋友在一個輕鬆的環境裡寫功課或自由玩耍。

第二、全職媽媽也可以多一份外快和零用錢。這份錢不用拿得不好意思,這基本上是一種合作關係,有的媽媽上班,有的媽媽幫忙看小孩。

不要跟我說:「可是安親班可以學東西啊。」我覺得擁有真正的生活,比上課重要太多了。

我個人也認同,孩子的玩耍和同伴的相處,比上課來的重要,童年就該有快樂的回憶,玩耍是另一種學習,和同伴相處是友誼的開始,而不是每天都有寫不完的功課、算不玩的數學題。這種回憶聽起來真的可怕,小時候的同伴或許將是一輩子的朋友,哈~~我的小學同學,也是我的玩伴,長大可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還好小時候父母不約束的讓我們去玩,到同學家寫功課,我們是在玩樂中長大的,好珍惜互相扶持的點點滴滴。

 

 

做父母的責任很單純,就是將孩子教養成健全的個人。這就是我的目標,我甚至沒有注意到,他們有著不同的性別。人應該有好品格、好習慣、好態度,是不分男生和女生的。所以,女兒想學空手道,我不反對。她說不想穿裙子,我不強迫。從小姊弟倆玩玩具,我從不對玩具歸類性別  ── 娃娃是女生玩的,車子是男生玩的;玩具只分喜歡不喜歡,不分男生女生。

可是,如果您家有個小男生整天玩芭比娃娃,為她們穿衣服、脫衣服、選衣服、挑鞋子,您介意嗎? 如果您介意的話,也千萬隱藏您那嫌棄「孩子所愛」的態度。父母厭惡、嫌棄、嘲諷、貶低孩子喜歡的東西,這件事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極大的殺傷力。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善意的 ── 怕孩子走偏了路。但結果往往是,孩子根本還沒走穩,就被父母絆了一大跤。

不久之前逛街,兒子大概看到了什麼,又想起了什麼,突然對我說:「媽媽,妳還記得那些大眼娃娃嗎?她們好自以為是哦!我從前怎麼那麼喜歡,好好笑。」對於自己以前的想法,他也覺得不可思議。

孩子有他們自已的發展軌跡,父母應該做的,就是給予支持。

尤其那些沒有一定對錯標準的事,更不要妄下斷語。

心理學家非常推薦家家酒的玩具,從角色演扮演、情境的模仿,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在遊戲中,孩子真實地將內心所觸動的事物,慢慢的、無意識的流露出來,大人從中可以去理解和觀察孩子生活所遭遇的人、事、物,若出現異常行為,應即時矯正,心理發展健全的孩子,有穩定良好的人格基礎,在學校、家庭與同儕互動之下,得到的學習養份會比較充裕,所以心理學家認為嬰幼兒的心理發展比智力發展來得重要。

  

汪老師說: 若先生只負責上班,回家之後一概不管事,不高興還會隨口罵孩子。奉勸未婚的女士們:如果金城武是這般德性的人,您要嫁他嗎?什麼都不重要啦,個性體不體貼人,最重要。千萬不要弄不清楚輕重,結果自己辛苦一輩子。

純家庭主婦有多辛苦 ── 身體的勞動是看得見的辛苦,而照顧幼小孩子的心理壓力是看不見的辛苦,這是比上班還要累三倍的工作啊!!

所謂的「養不起」,無形的因素 ── 生活壓力。不單單是家庭經濟能力的問題。國家福利、企業的支持、對婦女權的體諒、教育的環境,甚至是父母的比較心態…,這些都在影響著生活壓力的程度大小。

不管你吃的是什麼、住的是哪裡,只要有心,追求幸福的能力,都是平等的。分際自在人心,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或許,父母應該去找回原本自己就擁有的:養育新生命最單純的滿足和快樂。

生養孩子,原本就是一件甘苦與共的事。

但短暫的辛苦,卻可以換來長久的美味果實。

甜蜜的感覺,將永藏心中。 

生不生小孩的理由,用條列式來看,上百種答案都有,但人人心中各有一把尺,自己衡量一下是否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成長、更加豐富,好好思考家庭的定義,該擁有那些快樂和幸福的責任感,汪老師書上並沒有建議每個人都可以生小孩,除了好好思考生不生小孩,也要糾正自己的種種觀念,才能理出完整的答案來說服自己。

汪老師說: 您願意分出自己人生的多少百分比給孩子?生養孩子這件事,如果一直讓您聯想、甚至懷恨的是「犧牲」二字,那我會勸您,真的不要生孩子。最好一個也不要生。孩子是要來愛的,不是要生來讓父母犧牲什麼的。生養孩子是要讓父母得到什麼,得到那些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果「犧牲」的字眼一直在您的心裡打轉,這樣東西只會離您愈來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