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8 20:01:15奧妙十

雲朵記事之九

 

公車行進至朝馬,雖然還停留在春天日夜溫差大的環境,當牛仔外套能適時發揮小小擋風的本能,那似乎是種恩賜。這樣一開窗,風就會樣流竄的逃難者,襲向整車的空間,很想拿鐵鎚敲爛開窗的白目國中生。MP3唱著唱著就唱到陳珊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整張專輯,從拿到手以後,我聽的次數不少,同大多數搖滾樂的洗禮,還真是是張耐聽的專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整張專輯相當有一致性,每首歌的調性很一致,我想是因為基底都還是離不開交響樂與電子的結合,相當簡單明瞭傳達出這張專輯的概念。我覺得要做到整張專輯一致性很不容易,因為他不像是Dream TheaterMetropolis Part 2: Scenes from a Memory》的連貫性,將所有故事串在一起,起承轉合都做得很完整,就像一張音樂劇(註一)。《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做到的是,他是很多的故事會串,但是故事和故事之間是有連結的,每篇都離不開origion。如果說《Metropolis Part 2: Scenes from a Memory》是一篇結構嚴謹的長篇小說,我會說《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整合度高的短篇小說輯錄。

 

陳珊妮完美的假音,似一縷縷薄煙纏入雲朵之中,總覺得如果外頭是雨天也不擾亂人心。我曾說過喜歡在夜晚聽搖滾樂,而陳珊妮的音樂則特別適合在清晨聆聽,街上沒有太多車子,空氣不至於太髒,尤其是在毛毛雨的清晨,陳珊妮的特殊嗓音也就更顯得輕亮。

 

車過了新光三越的路口,我想起了選秀節目裡的主持人,老叫陳珊妮「暗黑公主」,不知道是主持人本身不夠high class還是怎樣,總覺得他把陳珊妮和封號叫得很廉價,雖然事後我發現陳珊妮本人自稱公主沒錯,但暗黑公主應該不是她自詡的吧。當陳珊妮提到她不想被歸類後,就會更偏激的覺得那些外在的稱號太虛,虛的廉價。我向來就只稱呼陳珊妮為陳珊妮,我也偏好陳珊妮就應該高姿態,凌駕所有人的耳朵之上。

 

讀過陳珊妮的公主日記,發現陳珊妮有一句話說的對,如果我們向環境屈服,我們就會離我們想成為的樣子更遠,那就是為什麼陳珊妮成堅持這麼久的原因吧!懂搖滾樂的人都有同樣的傲氣,在最吵雜的音樂裡卻能解讀世界最清澈的部分(我是指連要黑金死金都涵括),又想起閃靈了,哪天也許該來聽一聽他們的音樂,我在寫些什麼去證實他們有資格600萬去Ozzyfest和歐美巡迴,就這麼決定了。

 

有時候覺得很惋惜,陳珊妮的專輯在國外一定能得到很大的迴響,在聽了搖滾樂以後,總覺得陳珊妮的聲音應該做為主體去完成很棒的搖滾樂團,狠狠狂掃歐美搖滾世界。我必須認偏好買國外的搖滾專輯的事實,我相信島國也有其他值得買的專輯,《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也一樣,同許多概念式專輯,相當耐聽,每次聽都有新的東西可以挖掘…..

 

【如果搖滾樂洗淨了我們的耳朵,那在雲朵裡呼吸便是潔淨了靈魂,對於安靜與嘈雜我們應該更要自我的去劃分,如果心靈寧靜,那聽搖滾樂很可以很放鬆,耳朵的容量也會變大,吉他,鼓,鍵盤,人聲阿,只會更富足的填滿。】

 

 

上一篇:雲朵記事之六

九十九我魔 2009-03-09 18:43:54



本人耳朵的容量應該也頗大,一如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