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溫揉米香甜蜜時光
文圖◎古佳峻
(本文刊載於2016年2月號《撫浪屏東》)
沒有華麗的品牌包裝,聽說「口碑」勝於部落客推薦,沒有敗市風險,畢竟年節之「必須」深植人心,只是有件事情很弔詭,下午茶的名單內卻遺失了這麼幾樣道地台味?大家風靡鬆餅或馬卡龍!卻嫌棄傳統點心「太甜,吃多會膩」!倒是讓我們瞧瞧,美好的甜蜜時光,絕不是洋味洋氣專屬的童話故事,屏東鬧境巷仔內每逢佳節,特別有味!
清晨五點,九如的維新路「楊家」門口靜靜地看著他們清理鍋鼎,安置草箍,加水生火,「棗子採收後必須要修枝,他們會跟我們聯繫,存起來隔年使用,」楊江快阿嬤帶著媳婦蔡玉珠打理一年只做七天的「炊粿」事業,兩人說著這九如三家的年糕一條街,特別來勁,「柴燒火候夠烈,才能夠熟透了甜粿,糖紅了粿也香Q,絕對與電力蒸氣的產品不同口感!」
另一頭,林王銀釵也在自家門口生起三爐熱灶,糯米磨漿後以石塊壓出多餘水分,粿粹攪入砂糖直至糊化,便一杓杓倒入襯了塑膠紙的圓框中,「自我婆婆開始算起,將近五十年,街上第一家炊粿的,我們平常也要做紅龜、鹹粿、發粿、粽,都是熟客註文,」她笑著說過年前是大日子,家家戶戶拜天公都要用,除夕前兩天這裡一定排滿「等粿」的無閒時刻。對街,還有一戶三籠原味與紅豆口味的年糕正在「靠鼎」,老闆徐鳳珠說:「蒸甜粿時,憑經驗要不時打開蒸籠,才不會甜粿流的到處都是,六小時後逐漸降溫,靠餘火溫度熟透米粿,品質才是尚讚!
這四十餘年三厝鼎立的「年糕一條街」僅限過年前,柴燒興旺,沸騰米糖,各有擁護客群,「初五割開,把年糕切塊凍起來可以吃很久,最早是年糕蒸熟包蒜仔,後來買水餃皮包年糕去炸,炸的膨膨QQ多好吃啊!」阿嬸阿姨們聚在門口話家常,也道出在地居民們對這年味、黏味的最佳品味。
●年糕一條街
楊江快 屏東縣九如鄉維新街26號
徐鳳珠 屏東縣九如鄉維新街29號
林王銀釵 屏東縣九如鄉維新街46號
西勢香傳五十年,喜迎新丁粄
「元宵時,我們這邊沒吃湯圓,因為這天是拜新丁的日子,如果家裡在去年有喜獲麟兒就要打粄拜神,分給左鄰右舍,分享福氣,」鄭鈺美住在內埔興南村,她這手藝傳自母親,「原本住在長治,媽媽會做很多粄載去繁華村買賣,後來找到西勢忠義亭前大樹下做粿粄的生意,她年紀大後,就由我接起,」在鄭鈺美口中的「粄粄」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芋頭粄、南瓜粄、艾草粄、及發粄等,「紅龜粄」的豆餡絕對自己熬煮,「花豆蒸煮熟後拌入糖與米麩,綿綿密密地口感是工廠製作不出來的,況且自己知道食材來源,自己清楚透明,對自家產品當然就會非常有信心。」
她說,粄粄們放到第二天鐵定會硬,冰久會裂,純米無添加的本質就是如此,哪有擺三四天不硬不裂不發黴?她告訴朋友們一定要相信食材的「本質」,這是媽媽告訴她做粿事業最需要的良心話:「我們家做粿,唯一堅持,就是不添加防腐劑!」
「鄭記客家美食坊」天天製作新鮮好粿,在西勢,也在屏東地方文化展覽會中受邀設攤,「像內埔昌黎祠韓愈文化祭,她與丈夫設計『文公粄』以官帽形象製作豆沙紅粄,每年都是大排長龍!也只有我們能做得到!」過年節慶需要吃粄,米食是傳統慶典必備的祭品節食,客家的紅槓白底龜粄是這兒的特色,紅圓與紅錢在拜天公時特別會準備,玲瓏小巧,皮薄料多,鄭鈺美用真誠手捏媽媽的味道。
●鄭記客家美食坊(鄭鈺美)
屏東縣內埔鄉興南村昌宏路81-1號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六堆忠義祠)對面
繁華各色米荖花,金銀財寶來
肯定見過「米老」這一個字,但節食祭品裡是一種「荖花」或「蓼花」的意象,是六色的菜碗之一,也是糖果點心盤的好夥伴。是一種將山芋頭製漿蒸粿成體,切成小塊,曬乾,藉著熱油炸後蓬鬆成一條蜂孔非常多的酥脆條,沾上熱糖漿,可附上黑白芝麻、花生粒、椰絲、或者各種核果,在長治繁華村裡有家二十年製米荖花專家「裕昌食品廠」,老闆許介彥說:「這問我們就對了!」。
揀選優質芝麻,進入烤箱熱炒前還會通過雜質汰除手續,另頭油炸芋粿成荖,有圓有條,品管是否完整後進入下一步驟,因為產量頗豐,一組兩個圓形滾筒,熱鍋倒入糖漿,再傾入荖,滾筒協助勻稱依附糖衣後再剷入另一鍋,拌入芝麻等等,也就省去不少人力成本,許介彥說:「麻米荖花的需求量很大,祭典都需要這一項,當然為了多元行銷,由條改圓,口味增加,讓傳統多一點新意,只是品質穩定與安全最重要,單一包裝也不怕食品受潮腐敗!」裕昌的麻米荖花在慶典裡是常客,初九天公生,屏東玉皇宮的供桌旁會有無數箱白芝麻與米香荖花,「這兩色就像『金條』與『銀條』,提供當天參香信徒帶回金銀財寶,也給家人吃平安,民俗這款東西就是一種讓人心安理得的事!」
配上一壺茶,海苔與白芝麻的香帶起荖花內體酥鬆輕巧的質感,杏仁片或南瓜子口味的飽實,黑麻與花生的熟悉滋味,不沾牙,不油耗,餐敘後補上幾塊,肯定讓人吃巧吃飽幸福滿滿來。
年節甜食保有許多「手工藝」的堅持,往往靠著手溫手勁將米麵糖料以之柔化、勻妥、及變化質性,讓生硬轉而溫順,也讓製作的心思添入每份點心中,甜蜜無間斷,幸福無限在。
●裕昌食品廠(許介彥) 屏東縣長治鄉繁榮村玉米一巷5號
上一篇:金門元宵「乞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