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9 22:46:10宿霧

陽光以外的色彩


我倚在座椅裡,靜靜的眺望著遠處的山野,山不高,卻在我的視野裡顯露出她多層次的曲線,遲暮的霞光穿過茂森的葉林,透出金黃色的神韻來。

是秋季了,真的是應景應情啊,我囁懦的重複著。

努力的端詳著山野和前景的綠色土地,金秋的麥浪鋪平了整片農人的莊園,很美的構圖,要是真能踏進這片田野,或許在視野外的範圍內,還有令己神往的色彩。

的確是一幅美麗的構圖,山真的不高,可我卻很感到渺小。油畫展館裡,風從撩人的窗口拂起,我緩緩站起身,繼續向前慢慢的走。這個黃金假期,自己鬼魅的竟找到了這裡來,俄羅斯莫斯科河畔美術館的當代油畫展。黃金的時節,當朋友們還紮在人堆裡時,我卻逕自在這裡拾取金穗,是啊,連我都納悶。

「油畫可不能近觀哦,站的遠些,才有美感。」

低吟般的私語聲中,我繼續仔細欣賞著遠自俄國的油畫作品,坦白的,我不懂繪畫,可對於藝術的真實和質地卻始終尊重不怠。這些畫作,讓人看了都會呆呆的駐足腳跟,沒有孤高雅潔的國畫筆鋒,也見不到簡潔速取的簡筆畫感,油畫對線條的要求真的太寬容了,一抹抹油彩自由的堆砌起完整的表面,若是近觀,當然只以為是潑翻了油墨而已。油畫的美,也許正是在追尋一種印象。

身旁的一位先生,每幅畫作面前必定留下他的嘖嘖稱賞,「構思不錯啊。」可是我發現,每一幅油畫除了靜物寫生、山野農村、人物形象這些限制的框本外,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奇異構思,故而我堅決不贊成這位先生的斷語,倒是我洞察出了一點:所有的作品恰恰是在色彩的運用上達到了美好的印象。

在俄羅斯,農村與鄉野是人們守土的唯一所在,陽光下的事物都有它的本來色彩,可生活就是如此,幸福的光韻總會隱形,自然色往往不被人重視,陽光下的原色總會遭人遺棄,彷彿以近不值得歌頌了。這一切直到有了藝術家,他們永遠都在追尋絕對的真實,雖然表面上他們是一群背叛陽光原色的群體,但這種背叛正是增強了生活的色彩感,陽光本色的失落既然是現代人缺乏的一種元素,那就應該來這裡補充啊。金秋的原野與農地是那樣樸素無華,藝術家把生活中的苦用油彩慢慢給填平了。

於是,在長廊的兩端,這些窗口中的風景,被一一喚醒,更準確的說,是這些豐富的色彩點亮了人心。你已經很久沒有在陽光下,看到麥稻可以綠到心田裡,天可以湛藍到什麼程度,白雪有著她絕對潔淨的本色,丁香花也能帶著嬌滴的靈性。

粗壙自由的條線,油彩還是整幅作品的主角。她的演繹是如此的平凡卻又多彩,不講氣勢、不論境界、不苛求用筆和材料,它只是期求人們能更熱情的邀其入畫中,把陽光裡看似黯淡的色彩再度激活。

陽光以外的色彩勝過了它本身。








文字/ 原作於2002年
攝影/ 宿霧 2005年浙江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