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6 14:46:10曉萱馬麻

博物館遊記 - 小心!恐龍就在你身邊

小心!恐龍就在你身邊



勸業銀行翻新囉~搖身一變,成為古生物主題博物館.JPG


在台北市襄陽路25號,有棟銀行舊廈悄悄地翻新,那是1933年日本勸業銀行所興建的台北支社銀行廳舍,這座銀行舊廈充滿古代中美洲馬雅建築風味,與當時台灣流行的希臘、羅馬風格的建築物大大不同,其獨特的巨形刻槽圓柱、預鑄洗石子外牆、大跨距挑高大廳,柱頭上的獸面雕飾、女牆上的馬雅文明雕飾,乃揉合了日本趣味與西洋復古的折衷現代主義建築。位於襄陽路上,與文藝復興式的台灣博物館遙遙相對,2010年重新開張,搖身一變成為以古生物為展示主題的土銀展館,未來加上樟腦廠展館和鐵道部展館,圈屬為台灣博物館區,將使台北市中心的古蹟區鬧熱滾滾。趕流行的萱媽,怎可錯過在新興古蹟區中挖寶呢,相招小小恐龍迷的豪哥前往一探究竟。

 

黃河巨龍有多大,從屁股看就知道.JPG


土銀展館主要內容除了土銀行史展和古蹟修復展外,最最吸引人的就是挑高大廳中展滿了古生物,包括三葉蟲、海百合、樹厥、腔棘魚、長毛象等動植物化石,當然少不了古生物的超級巨星-恐龍。

展覽的主題是中生代的陸棲霸主、恐怖的爬行動物-恐龍。說到恐龍的分類,專業的博物館當然不是以食肉和食草來劃分,而是分成蜥臀類和鳥臀類兩大家族,其下又分五大門派:覆盾甲類、緣()飾龍類、鳥腳類、蜥腳類與獸足龍類,每一支系的恐龍模型在這裡都能看到,解說員說雖然恐龍屬於爬行動物,卻不像蜥蜴、鱷類一樣匍匐爬行,因為他的四肢在身體正下方,所以可以直立而行,不僅能撑起龐大的身軀,還能快速逃跑或追捕獵物,豪哥告訴萱媽:獸腳亞目恐龍的前肢演化,加上長出了羽毛成為始祖鳥,後來又逐漸演化變成了翱翔天際的鳥兒。萱媽,到肯德基點餐,千萬別說我要一隻烤獸腳亞目龍。

另外豪哥再補充一點,沒有食草性恐龍,因為在中生代未演化出「草」這種植物,所以應該說是食「植」性恐龍,下次別說腕龍是食草性恐龍,那就外行囉。解說員問要怎麼分辨恐龍是食植性還是食肉性的呢?萱媽猜是體型,當然是「ㄅㄧㄅㄧ」沒有猜對囉,正解是從恐龍的牙齒來分辨,食植性恐龍的牙齒成扁平杓狀、鑿狀或鉛筆狀,通常不會長有像食肉性恐龍的銳利牙齒。

在展場上,詢問度最高的是恐龍怎麼生出來的?恐龍到底孵不孵蛋呢?還是將卵掩埋起來,讓它自然孵化?萱媽比較想看到的是卡通上常見到的偷蛋龍,馬上被解說員更正,原來偷蛋龍並沒有要是偷蛋,話說1920年代科學家發現恐龍的化石旁有一窩蛋,就想像推論想像牠想要偷蛋,就把牠命名為偷()蛋龍。到了1990年代,科學家又根據戈壁的罕見標本,下了定論,論證偷蛋龍其實並不竊蛋。因為科學家發現這種恐龍是雙輸卵管的,產出成對的卵,精心地疊置成輻射狀的二到三層。科學家研究推斷,竊蛋龍既沒有偷蛋,也不孵蛋,而只是產卵、護巢而已,偷蛋龍70多年來的不白蒙冤終於洗刷了。



特暴龍與黃河巨龍的決戰一刻.JPG




萱媽又好奇的問恐龍都是卵生的嗎,有沒有胎生的呢?解說員告訴大家,最近科學家,發掘在中國貴州頂郊地區,發現生存在三疊紀的晚期一群小型腫肋龍類化石,從化石中可以看到牠們體內保存四到八隻不等的胎兒,原來這種許氏貴州龍和魚龍、滄龍一樣,都是胎生行為,而且是最早下水行胎生的海棲爬行動物。

看了這麼多古生物化石及演化過程,豪哥不免關心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哺乳類動物是怎麼演化來的呀,這又是一個 long long story,萱媽說在展場上有詳盡的解說,要豪哥自己看。小小的土銀展館,雖然花個半天就逛完了,但遠古世界的奧妙,很難一言道盡,萱媽重述土銀展館的主題「演化生物學需要多重的工具、手段與物證去揭露那失落的神秘世界。」歡迎大家進土銀展館透過古生物化石探索生命的起源。



透過恐龍的肋骨看餐廳,你還吃得下嗎.JPG




小資訊:

館址: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

交通: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步行5分鐘或台北車站6號出口步行7分鐘

門票:全票20元、小學生10元、20人以上團體預約-免費

(一票兩館,同日可參觀台灣博物館本館與土銀展館)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 上午10:00-下午 17:00

網址:www.ntm.gov.tw/tw/landbank/1a.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