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22:42:51輕如羽毛

心得:倖存的女孩-我被俘虜以及逃離伊斯蘭國的日子(時報)


倖存的女孩-我被俘虜以及逃離伊斯蘭國的日子

作者:娜迪雅‧穆拉德(2018諾貝爾和平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04/24

內容簡介:

一四年八月,伊斯蘭國(ISIS)入侵伊拉克一個樸實寧靜的小村莊克邱,遂行種族滅絕。娜迪雅目睹好戰分子一次處決她的六個哥哥,被迫跟所有親人分離,並被送往他城,淪為奴隸,她不過是一位剛滿二十一歲的學生,一天前還夢想著未來要成為一位歷史老師,或是經營一家美容院。

被俘虜的這段日子,只有不分晝夜的強暴、毆打和囚禁,娜迪雅曾試圖逃跑,隨後遭受輪暴處置,直至昏厥,其後甚至在不同好戰分子手中轉送多次,如同商品,她想過自殺、想過毀容,到最後失去希望、失去恐懼,只剩下徹底的絕望和麻痺。

最終,娜迪雅幸運逃出受監禁的房子,獲得一戶遜尼派穆斯林人家庇護,那戶人家的長子冒著生命危險,將娜迪雅偷渡到遠方她僅存的家人身邊,但這並不是快樂的結局,因為當我們慶幸有一個像她這樣的女孩脫逃,就表示背後還有千千萬萬個亞茲迪女孩仍正被奴役和虐待。

心得:

在伊斯蘭國尚未攻佔克邱前,娜迪雅與家人同住在克邱的大房子裡,雖然不富裕,卻也過得純樸安樂。

身為少數民族亞茲迪人在伊拉克背腹受敵,因宗教關係總受其他人排擠,歷經海珊、美國、庫德族敢死隊至最後的伊斯蘭國,是種族滅絕的受害者,就算擁有槍枝,在好戰份子入侵之時也毫無防備能力。成年男子遭掃射死亡,家鄉橫屍遍野;未婚女子如作者則成為伊斯蘭國薩巴亞(性奴隸),飽受施虐、強暴、輪暴永無止境的循環;未成年男孩則被洗腦成為伊斯蘭國的好戰份子,持續消滅其他不接受ISIS的群體或擔任恐怖攻擊的自殺客,伊斯蘭國更以《可蘭經》為依據創建律法來排除異己,將自身行為合理化。

許多僥倖逃出的女性更是做「處女膜重建手術」來減緩心理的擔憂,注重名節的亞茲迪族,若父親、兄長知道情況,是否還願接受已失身且被迫改信穆斯林的她們,回家也許是從這個虎口逃到另一個虎口。

自傳共分三部曲,第一部主要描寫家鄉克邱在伊拉克屬於怎樣的地理環境、族群文化、家族成員及國家目前所處情況;第二部開始敘述好戰份子泯滅人性的行為與成為薩巴亞的過程;第三部則闡述如何脫困與受救後的處境、心境歷程,每個環節均表露鉅細靡遺,不脫漏戰爭經過,寫實的故事,使人內心猶如一股暗潮排山倒海而來,被窒息的感覺環繞,久久無法自我。

流離失所可以使一個樂觀有理想的女子逐漸失去希望,深愛家人,卻不能助其脫離魔爪,幸福的我們可以吹著冷氣用電腦,同樣世界的另一端每秒都有人失去摯愛。娜迪雅鼓起勇氣向全世界揭露內心深處的傷痕,讓身在遠處的我們也能明白戰爭與伊斯蘭國是多麼可怕的存在,當一個人可以放縱自我生命時,他又怎會在乎別人的性命?

相異的宗教本應相互尊重接納,沒想到卻是另一個戰事的開端

圖片來源:《倖存的女孩》

(悄悄話) 2018-10-17 14: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