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21 15:17:17妙音出版社

慚愧心

慚愧心    /盧桂櫻

  暑假中的某一天下午大約兩點鐘左右,有位郵差來按門鈴,說有我的掛號信,於是我趕緊拿著印章跑下樓去。

  郵差先生看到我,表示說他昨天已來過,因沒人在,所以他今天是第二次來。

  我一聽,心生不忍,對他說:「這樣熱的天氣,你的工作好辛苦吧!?如果又碰到像我這樣常不在家的人,你就更辛苦了,很抱歉喔!」並示意陪我下樓的女兒,上樓去取一瓶礦泉水,請郵差先生喝。

  不料他竟兩大口就把一瓶水給喝完了,當時我真的能體會出他的熱和渴。

  喝完,他告訴我,通常在對方兩次不在時,他會留下親自到郵局領取的通知單給對方,不過有時也會為了不讓對方麻煩,他會再跑第三次。「但是,」他接著說:「許多人似乎並不領情,甚至還責怪我,什麼時候不送,偏偏他不在的時候才送,像妳這樣表示的人很少哇!讓我的感受很不同。」說完他把蓋好的印章和掛號信,特地用雙手很客氣的送還給我。

我敘述這一段經過的用意,是想表達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意,它叫做慚愧心,也就是說:「不管送兩次信是不是郵差先生的職責,對於因為我不在而使他必須再麻煩送一次,我的內心感到非常過意不去,覺得很對不起他,這種慚愧,是美麗的傳統教育之一,過去的父母都曾經教過我們。

不知大家有否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現代孩子常愛說的兩句話,一句是「不是我(的責任)啦!」及另一句是「都是你害的啦!」,這兩句話細細想來,背後隱藏的意思不就是「讓人家跑兩趟,不是我不在造成的,是你自己選錯送信的時間。」也就是說:對別人缺少一種過意不去的慚愧心。

孩子若能常存慚愧心,他就同時學會很多事,比如說因為遲到造成人家等待焦慮,或因為犯錯而讓人家傷心生氣,孩子若能心存慚愧,不管遲到或犯錯的理由是什麼,他不會急著或只是替自己辯解,他會因為造成人家的焦慮、等待、生氣和傷心而在內心覺得「對不起人家」,行為上很自然就會向對方表示歉意。

造成現代孩子不負責、抗辯、推卸、怪東怪西……等等行為的原因,固然很多,不過「少了慚愧心」卻是主要原因之一,教孩子「心存慚愧」的方法也很多,不過最有效的方法卻只有一種,那就是身教。

傳統的長輩不只在這件事情上,常做給孩子看,他們也常告誡孩子:「自己想想看,你這樣對不對得起人家?」

各位,我們教孩子了嗎?我們也教自己了嗎?

本文出自<妙音>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