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大網筆記~33...(卷三)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三
【問答章】
問。無性理同。是何宗攝。答。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問。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如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恒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
如寶聚經中。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徧計。非無依他。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
記:問,一切法無性,是屬於何宗。
答,屬於法性宗,立有立空,是法相宗,不落有無是法性宗。
問,如果說一切法無性,很容易被認為是斷滅見,應如何解(一切法無性)。
答,一切法,有是緣有,無是緣無,緣生性空,本來不生不滅。若執有是有,執無是無,皆是斷常之見,斷常之見不屬一心之法(法性宗)。故說。若有性(落有落空之性),一法不成(一心之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
所謂無性中(絶對之無,非相待緣生之無),沒有有,亦沒有無,那有所謂斷見,那有所謂常見(相待緣生之有無)。
大般若經云(大意),一切法,皆以無性(絶待之無)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相待之有無),俱不可得。……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沒有)有無故。
換句話說,真心中,沒有有,亦沒有無。(不落有,亦不落無)。
又,佛所說有與無之法,都是為了破執著,入真實法之方便。
所謂在有而不有,為入有(妙有)方便。在空而不空,為入空(真空)方便。進一步而了悟,能空(無作人空),所空(無得相空),三際空(過去、未來、現在皆空)。如能了悟三空(能空、所空、三際空等三空,表三世一切法,畢竟是空)。則法界理現,真心理現。
接著說,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性空而緣生,空不礙有),而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緣生而性空,有而常空),而一真之道常現。性空而緣生,緣生而性空。
故說,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不落有無二相之相),所謂無相(無有相,無無相)。如是雙照(有與無),方入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