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大綱筆記~08 ...標宗章第一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標宗章第一】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若不假立言詮。無以蕩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次立問答章。欲堅信力。須假證明。廣引祖佛之誠言。密契圓常之大道。徧採經論之要旨。圓成決定之真心。後陳引證章。以此三章。通為一觀。搜羅該括。備盡於茲矣。問。先得云。若教我立宗定旨。如龜上覓毛。兔邊求角。楞伽經偈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何故標此章名。答。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古佛皆垂方便門。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大旨。設有一解一悟。皆是落後之事。屬第二頭。是故西天釋迦文佛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土初祖達摩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
記: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則以文字言說表達佛之大意。禪宗與一代時教,二者所表之內涵,並無差異,只是手段方法上有所不同。是以先列標宗章,說明佛之大旨。
又,所謂佛之大旨,一心之宗(佛學是心學),難信難解,不假言說,很難了解,所以又立了問答章。有疑而問,解疑而答,廣引祖佛之要言,徧採各經各論之要旨,密契大道,圓悟真心,借指得月,由文字言說而了佛意,故說,不無方便之法。末了,再引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之言說,與所悟之理,相互證明,相互呼應,稱之為真詮章。三章合為一觀,由此了悟真心。
又,先德有言,若是立宗立旨(若有文字言說),如龜上尋毛,兔身尋角,本無所有,多此一舉。又經言,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應立是宗(不應以言說立宗)。既是如此,為何還立此標宗章。答,經言與祖師之言,都是為了破除執著與妄想。若了解執著與妄想,本來是空,本無所有。則所謂無宗之宗(無說之說),說亦通,不說亦通。又說,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失大旨(不可把文字言說,當成佛之大旨,文字言說是為了了悟佛之大意,文字言說本身,非是佛意)。
又,如果自認為有一解有一悟,則都是龜上尋毛,兔上尋角,無中生有,屬第二頭。故有達摩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