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3 23:55:18培根老師

武林功夫-幼兒武術班 唐詩武術《憫農詩》(肆)珍惜所有,時時感恩。

(感 謝爸爸與媽媽的照顧,感謝老師的導護。讓孩子懂得感恩、感激,這才是學習唐詩功夫《憫農詩》的最大意義)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二)
Tang poetry - Kung fu: Lesson two

《憫農詩》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註釋:
1、憫農:憐憫農人的意思。
  2、鋤:除草。
  3、午:正午的時刻。
  4、禾:各種榖類的稱呼。
  5、飧:熟食。

譯文:
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農夫還在田裡面辛苦的鋤草,汗水都滴到田地上了。可是有誰想到我們碗裡面的飯,每一粒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紳關愛人民的心情,同時也呈現農家的辛苦。我們每天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們辛苦的結晶,應該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避免糟蹋 糧食啊!

教學重點:
先詢問小朋友的三餐是誰準備的,那這些餐點來源又是從哪買來的?最後這些餐點又是從誰製作出來的?引發小朋友的聯想力與引導他們進入課程主題。再詢問農夫 是什麼樣子讓這些菜、米飯耕種出來?會有哪些工具?哪些動作?農田裡面也會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呢?藉著這些溝通討論讓他們得知農夫的辛苦與許多他們不知道的 事情。

我們也從農夫辛苦耕田的舉動中學習到相關的功夫動作,藉著反覆的操作知道農夫種田的辛苦,讓小朋友知道眼前的餐點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食物。更要衍生讓他 們知道父母賺錢也非常辛苦的,不應該自己的喜好而浪費。要更加懂事替爸爸媽媽著想。

「鋤禾日當午」學農夫割草、拿鋤頭耕田與模仿田間的稻草人動作!
「汗滴禾下土」辛苦整天擦擦汗水,把汗水揮灑到土中,並且蹲下來插秧。
「誰知盤中飧」有誰知道呢?(兩手一攤),模仿碗盤裡面的食物正在品嚐著。
「粒粒皆辛苦」每個東西都要非常辛苦努力才可以獲得的!把肢體的行動展現出來,把感恩的心放在深處!

訓練重點:
由於第一學期一開始的唐詩功夫《詠鵝詩》已經把相關基本動作介紹完了,所以《憫農詩》算是把動作組合加以運用並且手腳組合增加變化的進階課程,增加了肘關 節、膝關節的分節運動,讓孩子從整體的肢體操作變成開始學習細部肌肉群組的組合運用。並且課程中安排左右手交叉搭配的動作,有助於增長孩子在於空間組合、 邏輯判斷與肢體操作的整體發展。

每組詩詞動作皆有兩種步伐變化,開始讓孩子了解步伐與步伐之間其實是可以活用改變的,也可以有助於讓他們未來在學習新的功夫課程的時候懂得不同之處卻也可 以交互運用。

唐詩武術動作:
4、粒粒皆辛苦(力士接球用力打)

粒粒:右腳一跨馬步蹲、兩手彎起大力士

皆:接住高飛球

辛:抓球放腰間

苦:用力打出去

《憫農詩》功夫練完有沒有覺得非常有趣並且好玩呢?小朋友要知道,練功夫肢體是其次,練出健全心志才是真本事喔!假如看著圖片學功夫還不過癮的話,不妨趕 緊請爸爸媽媽主動跟培根老師聯絡,直接學習最好玩的「唐詩功夫」,讓自己也變成大家心中的小英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