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8 19:42:05......

6檔基金,讓你悠哉退休

【理財交流道】6檔基金,讓你悠哉退休


本內容轉載自:Smart智富月刊2005年8月號 ◎撰文∕郭莉芳


想要靠海外基金存退休金,選擇的標的除了績效穩健外,還要能經得 起市場多空淬鍊,空頭時相對抗跌、多頭時勝出大盤許多。選對好基 金,才能打造黃金退休計畫。


Smart月刊精選基金:

1.天達環球策略價值基金

2.富蘭克林坦伯頓世界基金

3.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

4.大聯美國收益基金

5.富達歐洲基金

6.富達美國基金



《蔣國樑輕鬆賺到女兒學費》


投資基金超過20年的蔣國樑,是個奉行定期定額投資的投資人,「有好的標的,絕對值得長期投資。」堅持的結果,讓他不僅輕鬆籌措到孩子的教育金,也降低了不少退休金的準備壓力。


蔣國樑小檔案
年齡:4年5班
現職:富邦金控投資長
經歷:國際投信總經理、壽險公司投資部資深副總、富邦投信總經理
基金投資資歷:20年以上
年平均報酬率:10%以上
預計退休年齡:尚未計畫,因為自認閒不下來



一次心臟手術,讓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的投資性格大轉彎。以往總是非常積極操作股票的他,回想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不管多有錢、多能幹的人,一旦躺上病床,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分貴賤。」

既然無法避開健康風險,只好做足準備。出院後,蔣國樑把醫療險買到最高單位,加購看護險,就是為了保障有尊嚴的晚年生活,萬一生病也不會拖累家庭經濟。

從鬼門關繞了一圈回來,蔣國樑的投資性格雖然多了點保守成分,但並未過度極端。由於體悟到人的壽命愈來愈長、醫療費用愈來愈貴,他認為醫療生化基金絕對是值得長線布局的好標的。



蔣國樑選擇基金,向來以「趨勢」為投資指標,選擇趨勢向上、前景看好的產業或區域型基金,例如最近3年來,他增加投資新興市場、醫療生化與能源類基金,因為投資時點早,獲利也相當漂亮。


年年獲利3成,輕鬆賺到女兒的學費


回憶過去海外基金的投資經驗,蔣國樑最早的一筆海外基金,是在美國攻讀MBA時,因大女兒出生,為了紀念擁有第一個孩子的喜悅,他單筆投資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這檔基金當時是由彼得‧林區所操盤,同時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旗艦基金。

這檔基金的績效果然沒讓蔣國樑失望。投資的前10年,年年報酬率都超過30%,直到現在,他還是持續定期定額投資,從未間斷。長期下來,總報酬率如何?「如果一檔基金可以年年獲利30%,基本上,第10年開始,我就已經沒再留意過它的報酬率了。」

不過,如果以年報酬率30%來推估,只要投資超過2年半,投資本金便能翻1倍,年年累積下來,這筆投資除了足以應付大女兒從小到大的學費,對於蔣國樑的退休金準備也不無小補。

蔣國樑學成回國,進入國內投信創始4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國際投信,在擔任總經理期間,也開始投資國內基金,「基本上,4家投信發行的基金我都有買,完全沒有偏心。」雖然是玩笑話,實則是想要充分分散風險。



股債配置各半,年齡愈長,安全性愈重要


蔣國樑跟多數金融界人士一樣,雖然主要工作是幫投資人理財,但工作忙到不行的他,在個人理財上則是謹守「分散投資、簡單投資」的原則。他認為,共同基金便是一個簡單又能同時分散資產的投資工具,這也是為什麼他20餘年來從不間斷投資的主因。長期下來,他的年平均報酬率多在10%以上。

在評估理財工具時,蔣國樑會站在「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的角度考量。年輕時,他以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為主,有閒錢都拿來投資,除非需要用錢,否則很少贖回基金。

當年紀漸長,蔣國樑的理財重心開始移轉到「安全考量」,增加固定收益工具如債券型基金的比重。近幾年來因利率走低,所以固定收益工具的投資,從海外債券型基金慢慢挪至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證券化)相關商品。




3個方法挑出好基金


除了高風險的產業型基金會採取波段操作外,其餘的基金標的,蔣國樑幾乎都是長期投資。以下他分享了個人挑選基金的3個方法。


方法1:沒把握的投資人,採取Top-down策略


蔣國樑認為,如果沒把握增加收益,起碼要先降低風險,選擇基金的邏輯就應該由大而小、由上而下。也就是說,如果不知道哪一個市場景氣比較好,就選擇全球型基金,讓基金經理人幫你趨榮避枯。



方法2:有把握的投資人,採取Button-up策略


如果對市場景氣夠敏感,有把握能正確判斷個別區域、產業榮枯的投資人,可以採取由下而上的策略,布局波動性大,但報酬相對具爆發力的標的,例如新興市場基金或是能源基金。蔣國樑提醒,雖然這類型基金的報酬率高,但不應該超過資產比重的3成,尤其是愈接近退休年齡,就更要降低波動風險高的基金比重。



方法3:選擇當地基金公司發行的區域型基金


蔣國樑挑選區域型基金時,會以當地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為優先,因為在地人會比外來客更了解當地市場。例如選擇美國公司發行的美國基金或高科技基金(因為科技研發重鎮矽谷位於美國)、英國公司發行的印度基金(因為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等。



只要能選到對的標的,蔣國樑十分認同定期定額投資法,不過他也不是買了就一直擺著不管。通常他會1年檢視1次,看看基金經理人有沒有異動、績效是否符合預期、基金公司是否有醜聞纏身等,「就好像人每年要做身體健康檢查,投資基金也一樣要健診,苗頭不對或是指數異常,便要進一步看看是前景看空,或只是短暫干擾現象,該不該調整方向?」


「投資1檔好基金,就幫大女兒賺足了學費」。浸淫投資領域多年,蔣國樑不會在市場中殺進殺出,他深信好的標的值得長期持有,反覆轉換基金會讓投資成本墊高,卻不見得能夠獲得最佳報酬。因此,他建議投資人,若想要儲蓄退休金,選擇1檔過去平均績效不錯的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只要有耐心,便能等到開花結果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