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2 04:27:34sa*

一個台灣人走訪北京有感2

(接續上篇,礙於空間問題,只好拆段)

5、【乏善可陳的基礎設施建設】:關於這點,我也有許多疑問:這位北京朋友不知

是否熟悉中國地理,是否確切了解在這狹長的台灣島上,從東到西最寬只有144

公里,;由南至北,最長约有390多千米;全島總面積35788平方千米,高山和丘陵面

積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玉山、雪山、阿里和海岸山脈的走向都是規律地從

東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縱貫整個台灣,而在這整個島上,卻擠滿了兩千兩百多

萬人口,人口分佈是很密集而無法跟寬闊的「祖國」相提並論。最繁華也是人口密

集度最高的台北盆地總面積,也才245平方公里,卻有263.4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

里有9737人;而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88人,就算城區人口密度最

高,為23008人/平方公里,但是卻有廣大的近郊區和遠郊區可供疏離。試問,在這

樣擁擠的城市,你要如何建造快速方便的道路而同時兼具美觀?批評交錯複雜的快

速道路遮蔽美麗風景的同時,可否想過人口擁擠及車流量繁多的問題?



去大陸的十天,我的確很羨慕那邊的人民可以在寬闊的土地上生長,擁有悠閒緩慢

的生活步調,用腳踏車取代烏煙瘴氣的機車行走;但,那是因為先天的環境就不

同,我無法去要求相同的事情發生在狹窄的台灣土地上,但也並不會因此而自負,

也不會因此讚許地大物博的內地就比較好。不同的環境自然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

總不會拿廣闊的美國境地去跟狹長的日本相較其交通問題、居住環境、人口密度、

產業方式等等牽扯上先天環境不同的問題吧!當然台灣的建設並不完善到無可批

判,但就整體平均的先進化而言,不管是硬體或軟體設施,我是覺得目前的台灣還

是比內地好的。

而公共電話未國際化的確是一件挺糟糕的事情,不過那也可能是因為手機的普及

化,加上許多民營電信都有國際電話的優惠,未免浪費資源,才在一些外國人士比

較常出沒的地方裝設而已吧!

而近日工商建研會和遠見雜誌合作,首次推出的「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評比」發

現,兩岸四地的44個城市中,台北市以總分70.73分奪下綜合評比總冠軍、廣州

65.52分居次、北京第三,香港、上海分居四、五名。深圳、東莞和澳門分列第6、

7、8名;台灣其他四個列入評比的城市,排名第9到第12名,依次是台中市、新竹市

和高雄市和台南市,顯見台灣城市的發展較為平均。此項調查結果頗出乎各界意料

之外,相較北京、上海、香港與全世界各國較勁實力,台北市以黑馬之姿躍升兩岸

四地的冠軍城市,為台灣競爭力注力強有力的信心優勢。這次的評比目的讓華人城

市更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從而掌握發展的重點,發揮自已的核心競爭力。

負責調查的政大教授林祖嘉指出,這次評比是就市場與消費、產業與國際化、政府

與建設三大方向共30指標進行評比。林祖嘉認為,此次台北市能以5分左右的領先幅

度躍居44城市冠軍,主要是因為台北市同時居台灣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中心,比

起大陸城市多有各自功能的定位,台北市匯集全台資源,因此能脫穎而出。綜合結

論時也指出,市場與消費方面,珠江三角洲城市快速成長,東莞、深圳、廣州,分

列第一、三、四名,已追趕上台灣和香港:但在產業與國際化方面,台北與香港仍

領先許多,深圳、東莞相對落後,不過我方政府未來在政策上選擇開放或鎖國,將

影響台灣城市後續表現;在政府與建設方面,台北市雖領先,但北京、上海、廣

東等大陸城市正急起直追,值得台灣警惕。

提起這件事情並不是要誇揚台灣有多好,競爭力有多強,相反的是,我也意識到內

地的競爭力早就快速的提升,同樣的是,經濟提升之後,人民生活水平相對也會漸

漸提升,屆時,在華人市場,不,應該說是全世界,競爭者又更多了,而我們現在

必須具有的,無非是提升自己的實力去迎合即將面對的未來。



6、【混亂的文字】:對於報章雜誌的排版以及路名拼音,台灣人也意識到這個問

題。要走向國際化,英文拼音的路名就應該統一;不過說到這個,我覺得內地對於

路名路標的標示不夠清楚整齊,雖然路很大,但是錯綜複雜的道路,指示牌也顯得

錯綜複雜而標示不夠明顯。至於大陸的報章雜誌,排版或許整齊,內容也是很整齊

一致的報喜不報憂。



7、【台獨在哪兒?】:北京朋友說在台北並沒有看到什麼明目張膽的台獨表現,不

知道這位朋友是否在台灣有收看一些談話性的節目否?台灣雖然是民主社會,有言

論自由,但是自由是建立在不侵犯他人權力的基礎上。如果街頭隨處都可以遊行,

可以隨意的發送傳單張貼海報,我想那樣子的行為是會妨礙到他人的。要經過層層

的手續,才有一場合法遊行示威的產生,所以這位朋友若想要看到什麼「明目張

膽」的台獨運動或民主活動,可能要碰碰運氣囉!相對於台獨論,我在天安門也看

到一位有趣的老伯,宣揚著團結統一的一個中國的理念,當然也對於阿扁有很大的

抨擊囉!對於台灣獨立,保持現狀或是兩岸和平統一,海峽交流基金會公佈民調顯

示,統獨立場上,主張台灣獨立的比例達百分之三十三點一,比例比主張「維持現

狀」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九還高,至於主張兩岸統一的為百分之二十一點八。對此,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蔡煌瑯表示,這是民眾厭惡中國打壓台灣,呈現出來的結果。蔡

煌瑯說,最近中國召開政協與人大兩會,包括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等人的蠻橫言

論,顯示中國對台依舊不友善,引起許多台灣人民反感,因此反映在民調的統獨立

場上。這份民調也顯示,跟國民黨理念比較接近的受訪民眾為百分之四十三點二,

跟民進黨比較接近的為百分之二十一。蔡煌瑯指出,這或許顯示民眾對統獨的立

場,和對中國打壓台灣的厭惡,已超越黨派。(摘自2006.3.8大紀元)

對於統獨,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重視經濟以及國際地位的發展,不管統獨,台灣或中

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代表中國,外國人看待我們並不會細分「台灣人」或「大陸

人」,只會將「中國人」的字眼放在我們身上;與其汲汲營營追求這些名義或實質

上的統獨問題,何不去探討解決存在於兩岸社會中的種種亂象。



8、【兩岸太缺乏交流了】:今天新聞才在播報來自大陸的黑心貨充斥市場,不論是

加入WTO或是開放兩岸三通,物資稀少的台灣若能以合法而有效的管道從內地取得資

源,那無疑對於兩岸經濟都是有幫助的。如果這個問題如此簡單,那也不會推託到

今日仍無法實現,除了政治上的考量,台灣當局或許也害怕台灣的作物競爭力跟廉

價的大陸貨有些許差異,但是我想市場仍然是有區隔性的,有需要便宜價格的市場

群,自然也會有習慣或追求較高級較昂貴的市場群。而且,目前大陸的農耕技術不

像台灣的先進,很多農產品因為未經改良,雖然量大但是質差,我在北京家樂福買

的草莓就貴又難吃。而大陸商品想要進軍台灣,不能完全打價格低的戰術,畢竟品

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直爆發的黑心貨事件,讓台灣人對於大陸商品的評價

很低劣,我想這並不是政治影響,而確切是實質上技術不夠,以及控管方面的問

題,若能將台灣的知識技術引進,配合大陸的生產力跟資源,那必定是雙贏的局

面。

而旅費的問題,由於兩岸GDP明顯的差異,自然無法要求消費較昂貴的國家為了因應

GDP較低的國家而降低觀光所需費用吧!就像,台灣人去日本旅遊也比大陸昂貴呀!

但不管是日本或大陸,還是有其吸引我們過去觀光的價值在,當然,台灣當局也該

檢討改進本身的觀光價值是否吸引外國旅客,狹小又缺乏物資的海島,未來必定走

向無工業的觀光發展,吸取一些觀光發展強盛地區的經驗,例如說香港、新馬、日

本等等,也是台灣當局未來必定需思考的問題之一。




花了好多時間寫這篇日記,還是無法確切的用白紙黑字描述兩岸之間,長久以來因

為經濟、地理、歷史、人文、政治,等等繁雜的原因交節而成的許多問題。不過,

我們都很清楚,這並不是短時間內改變國號、國歌、國花、國旗,就能輕易的將五

十多年來的恩怨情仇一舉泯滅的事情,就像馬英九日前接受BBC訪問的事件一般,很

難用簡短的文字語言來闡述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不過馬英九的表現讓人付

之一嘆,何況是不深入研究政治時事的我,怎能對這樣博大精深的問題提出深闢的

見解,而我淺薄的想法也只是個平庸的市井小民,走訪大陸後的些微感想意見罷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