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1 23:06:55sa*
貧與富
那天之後收到你的信,果真,你隻字不提半句,很巧妙的閃避話題,也或許那些在你心裡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不想說那是因為自私,我認為你很聰明。
一篇篇你寫的文章裡,我看到隔了一個台灣海峽有多大的不同。
出身農村的我,根本不覺得,身為一個農家的孩子有什麼丟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樣動盪的大環境造就那些人的悲哀,不過,就如我們一直盤旋在上的話:「動心忍性,増益其所不能。」,克服所有的磨練才能造就一個成功偉大的人。不想打翻你那美妙理想的謬思,也不想消極的想:那些人會是幾億人口中的幾分之幾?管好我自己,超越我自己,激發我自己,那才是我該做的。「想太多」,我想這是阻擾我前行的一大阻力!
富者,先天上的優越。處在一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有多少富家子弟能夠了解平凡人,甚至窮人的心酸?我的好友,曾經也是個「何不食肉糜」的嬌嬌女,要什麼有什麼,呼風喚雨,一場失敗的愛情卻讓她切確明瞭:錢,不是萬能的。揮霍的人總是不把錢當錢用,常看著家境優渥的朋友,面對打折後還要數千元的服飾大呼便宜,我已經練就不為所動,依舊去五分埔,依舊穿著身上掉色的衣服。我不愛美?不,我也是挺喜歡自己是人見人愛的模樣,但是,花那些錢的投資報酬率有一樣高嗎?乞丐並不會因為穿了LV就有國際名模的氣質。世界上,很多地方,不只是台灣,很多進步中的資本國家的孩子,都出生在一個衣食無缺的社會裡。從小,伸手向爸媽拿錢,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除了怪整個大環境造就這樣的紈褲子弟,試問,社會與學校及家庭教育豈不是也有深重的問題存在?
我記得洋片中,劇中的孩子家裡是郊區的別墅,不過每天早上還是會騎著單車送報。我一向不反對打工,不過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做。打工可以提前一個人跟這個現實社會打交道的時機,也可以訓練一個孩子的獨立性格,更可以教育孩子賺錢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國外的孩子是這樣的,台灣呢?周遭很多朋友家裡也不是窮,但是她們還是會去打工,從餐廳,便利商店到夜店的酒促小姐都有,也不是批判她們打工的環境,而是,賺來的錢呢?少數是繳學費跟自己的生活費用,多半數人,將辛苦幾個月的打工薪水,轉變成腳底下踩的LV,肩上背的Gucci,或是在夜店或ktv中跟朋友歡笑後,無意義的從口袋裡消失。
貧者。貧者的定義是金錢上有困難的人嗎?鄉下長大的我,身邊的朋友各個都有著複雜的故事,也許不是礦工的孩子,但也有許多是果園或魚塭曬太陽長大的。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遭受家庭暴力;有的遭遇父母離異,從小是爺爺奶奶扶養長大的;有的要賺錢給媽媽養同母異父的弟妹;有的甚至要出賣靈肉來換取自己跟兄弟姐妹的生活所需,偶爾還要去警察保釋喝酒鬧事的父親......那些在社會新聞裡面看到的事情,甚至是更悽慘誇張的,隨時隨地的在你我身邊上演。
要說,這社會出了問題嗎?追根究底,教育的失敗吧!似乎所有的孩子都朝著第一學府邁進,不會唸書=壞孩子,不會唸書=沒前途。相形之下,台灣的孩子似乎背上一個「因為被瞧不起所以乾脆墮落」的黑鍋子;那些吃盡苦頭,咬牙上進的人並不是沒有,只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體制下,這些人也許不用靠著唸書也能有出頭天的一刻,比如說,每個偷懶不認真的孩子,在拿著滿江紅的考試卷回家時,都會理直氣壯的說「王永慶也沒有唸什麼書」;自由經濟的發展,讓這些低下層階級的平民百姓,也有機會靠著做生意而一鳴驚人;反觀內地,老師常教誨我們不夠認真,不夠努力。「看看大陸的孩子,大清早就上圖書館占位子看書,你們卻大清早還在電腦前奮力的打電動上網,哎!」一個操著湖南口音的老學究教授,總在課堂上這樣說教。老師,您沒有錯,不過請您看看整個大環境吧!大陸有大陸的經濟社會體制,在那樣的環境下,唸書似乎是他們跳脫原先生存環境的一種方式,也是最明確最保險的一種方式!
過度的貧窮和富有,都有其缺點跟優點,我倒覺得平平凡凡的日子反而會讓人平庸而缺乏發憤圖強的毅力決心或是支持鼓勵。窮人珍貴的,是擁有一股傲氣;富者珍貴的,是他與身具有的先天環境。平凡人呢?平凡人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體會,去領悟如何從平凡中跳脫成為不平凡的那一群。不過,往往很多人都覺得,過著平庸而快樂的生活,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一篇篇你寫的文章裡,我看到隔了一個台灣海峽有多大的不同。
出身農村的我,根本不覺得,身為一個農家的孩子有什麼丟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樣動盪的大環境造就那些人的悲哀,不過,就如我們一直盤旋在上的話:「動心忍性,増益其所不能。」,克服所有的磨練才能造就一個成功偉大的人。不想打翻你那美妙理想的謬思,也不想消極的想:那些人會是幾億人口中的幾分之幾?管好我自己,超越我自己,激發我自己,那才是我該做的。「想太多」,我想這是阻擾我前行的一大阻力!
富者,先天上的優越。處在一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有多少富家子弟能夠了解平凡人,甚至窮人的心酸?我的好友,曾經也是個「何不食肉糜」的嬌嬌女,要什麼有什麼,呼風喚雨,一場失敗的愛情卻讓她切確明瞭:錢,不是萬能的。揮霍的人總是不把錢當錢用,常看著家境優渥的朋友,面對打折後還要數千元的服飾大呼便宜,我已經練就不為所動,依舊去五分埔,依舊穿著身上掉色的衣服。我不愛美?不,我也是挺喜歡自己是人見人愛的模樣,但是,花那些錢的投資報酬率有一樣高嗎?乞丐並不會因為穿了LV就有國際名模的氣質。世界上,很多地方,不只是台灣,很多進步中的資本國家的孩子,都出生在一個衣食無缺的社會裡。從小,伸手向爸媽拿錢,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除了怪整個大環境造就這樣的紈褲子弟,試問,社會與學校及家庭教育豈不是也有深重的問題存在?
我記得洋片中,劇中的孩子家裡是郊區的別墅,不過每天早上還是會騎著單車送報。我一向不反對打工,不過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做。打工可以提前一個人跟這個現實社會打交道的時機,也可以訓練一個孩子的獨立性格,更可以教育孩子賺錢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國外的孩子是這樣的,台灣呢?周遭很多朋友家裡也不是窮,但是她們還是會去打工,從餐廳,便利商店到夜店的酒促小姐都有,也不是批判她們打工的環境,而是,賺來的錢呢?少數是繳學費跟自己的生活費用,多半數人,將辛苦幾個月的打工薪水,轉變成腳底下踩的LV,肩上背的Gucci,或是在夜店或ktv中跟朋友歡笑後,無意義的從口袋裡消失。
貧者。貧者的定義是金錢上有困難的人嗎?鄉下長大的我,身邊的朋友各個都有著複雜的故事,也許不是礦工的孩子,但也有許多是果園或魚塭曬太陽長大的。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遭受家庭暴力;有的遭遇父母離異,從小是爺爺奶奶扶養長大的;有的要賺錢給媽媽養同母異父的弟妹;有的甚至要出賣靈肉來換取自己跟兄弟姐妹的生活所需,偶爾還要去警察保釋喝酒鬧事的父親......那些在社會新聞裡面看到的事情,甚至是更悽慘誇張的,隨時隨地的在你我身邊上演。
要說,這社會出了問題嗎?追根究底,教育的失敗吧!似乎所有的孩子都朝著第一學府邁進,不會唸書=壞孩子,不會唸書=沒前途。相形之下,台灣的孩子似乎背上一個「因為被瞧不起所以乾脆墮落」的黑鍋子;那些吃盡苦頭,咬牙上進的人並不是沒有,只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體制下,這些人也許不用靠著唸書也能有出頭天的一刻,比如說,每個偷懶不認真的孩子,在拿著滿江紅的考試卷回家時,都會理直氣壯的說「王永慶也沒有唸什麼書」;自由經濟的發展,讓這些低下層階級的平民百姓,也有機會靠著做生意而一鳴驚人;反觀內地,老師常教誨我們不夠認真,不夠努力。「看看大陸的孩子,大清早就上圖書館占位子看書,你們卻大清早還在電腦前奮力的打電動上網,哎!」一個操著湖南口音的老學究教授,總在課堂上這樣說教。老師,您沒有錯,不過請您看看整個大環境吧!大陸有大陸的經濟社會體制,在那樣的環境下,唸書似乎是他們跳脫原先生存環境的一種方式,也是最明確最保險的一種方式!
過度的貧窮和富有,都有其缺點跟優點,我倒覺得平平凡凡的日子反而會讓人平庸而缺乏發憤圖強的毅力決心或是支持鼓勵。窮人珍貴的,是擁有一股傲氣;富者珍貴的,是他與身具有的先天環境。平凡人呢?平凡人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體會,去領悟如何從平凡中跳脫成為不平凡的那一群。不過,往往很多人都覺得,過著平庸而快樂的生活,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