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1 19:45:03酷仔♫° 瘋
★《 表達技巧≠溝通技巧 》
許多善於表達的人,可能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意見充份表達,達到無障礙表達情境,但這並不能代表達到溝通目的。
一個具有溝通技巧的人,不僅具備良好的表達技巧,還要具有良好的聆聽技巧與回饋技巧。
現代國民都知道單行道與雙行道,而表達技巧與溝通技巧最大的差異就如同交通規則一樣。
許多善於表達的人,可能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意見充份表達,達到無障礙表達情境,但這並不能代表達到溝通目的。一個具有溝通技巧的人,不僅具備良好的表達技巧,還要具有良好的聆聽技巧與回饋技巧。
有人認為表達技巧難學習,溝通技巧更是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專家,將溝通技巧提升至溝通藝術。一個具有溝通技巧的職場朋友,自然較有成功的機會;因為溝通不只在自我表達,而在以社會學與心理學作基礎,所形成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互動關係。
在一個多文化的民主社會中,主要的特徵之一就是百家爭鳴,我們要自我期許的是,除了重視自我表達,強化自我表達技巧外,也要讓別人有表達的機會。要別人尊重我們的意見,就應該先尊重別人意見表達的權利。
尊重別人表達的權利,就是聆聽。其實,就溝通技巧而言,聆聽別人的意見比自己表達還重要。根據兩位溝通學家Bidstrap及Babtillo的調查,一位優秀溝通者通常花在聆聽上的時間,占其全部工作時間約55%。因為聆聽不只表示尊重對方,而且獲取對方要表達的資訊,以便作適當的回應或回饋。遺憾的是,許多職場朋友對表達與溝通未作明確區隔,常在自我表達之後,以為已溝通完成;其實那只是告知對方,而非溝通,因為缺乏聆聽與彼此回饋。
溝通時,即使對方聆聽我們的表達,並不表示達到溝通目的;聆聽只表示「聽到了」、「知道了」,仍然缺乏溝通最主要的一個步驟:回饋。回饋的意義,是在被溝通者聽取另一方意見表達之後,提供對溝通的主題及內容的回應,可能是「否」或「是」,也有可能有第三種回應或選擇。
一個具有良好溝通技巧的人,表達時不僅專注對方,且看其是否聽清楚自己所要表達者;更會在表達完成後,誠懇地等待或聽取對方的意見,以便進一步回饋,完成溝通的完整程序。所以,表達技巧僅是溝通技巧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完整地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