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2 12:45:07吉兒

電影「山豬飛鼠撒可努」

五月中旬,電影「山豬‧飛鼠‧撒可努」於華納威秀試映,影片播畢,三百多名觀眾起立鼓掌長達五分鐘,迴響熱烈,電影講述原住民尊重大自然的精神與智慧,為維護部落完整與生態保育,期間所發生的感人故事,劇情幽默詼諧、寓意深遠。

以往原住民為題材的電影,總給人嚴肅沉重的形象,導演張東亮跳離商業掛帥的市場潮流,以輕鬆有趣的觀點,保留原住民文化最珍貴的紀錄,電影顛覆了觀眾對原住民的既有印象,讓觀眾體會到原住民除了擁有美好的歌聲與靈活身手之外,隨遇而安的樂觀天性,以及和大自然的和諧共生,才是原住民的文化的核心。

本電影改編自撒可努的著作「山豬‧飛鼠‧撒可努」,撒可努出生於台東太麻里香蘭部落,身為森林警察及作家的他,用行動與文字,保護、紀錄台灣美麗山林以及原住民文化,「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還獲選為國中、國小的指定教材,許多小朋友看完本書之後,有感而發,盼望自己是一個原住民小孩,足見此書的魅力。

編劇擷取了一小段精采故事,把文字化為感人的情節,呈現政府官員因接觸山區原住民而無形中改變的過程,參與演出的村民和長老都是原住民,而劇組人員則以漢人居多,在不同文化的交錯下,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導演剛開始還擔心無法進入狀況,沒料到過程卻出奇的順利。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劇組人員還發現原住民演員只要玩得開心,完全不在意酬勞與待遇,並招呼親朋好友加入,把拍戲視作豐年祭、一場歡樂的族人聚會,熱情好客的天性表露無疑。

劇情介紹
撒可努自小就由父親教授獵人哲學,有次他們一起找尋有飛鼠藏身的樹窩,父親用網袋封住洞口,然後敲打樹幹想引飛鼠出來。但等了一會還是沒有動靜,父親於是讚嘆:「哇!這隻飛鼠天天都有上課,可能國小有畢業,一般的飛鼠只要網袋一套住樹窩,就會笨笨的朝袋衝去。」撒可努好奇地問:「那飛鼠有大學嗎?」父親答:「當然有,想成為一個出色的獵人,你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撒可努長大後過著原住民安逸自在的生活,有一天,政府計畫在他們的舊部落原址建一條高速公路,族人大為反對,因為這樣會破壞祖靈的安寧,族人決定推舉撒可努到台北跟政府官員見面商討。

撒可努北上來到市政廳會見官員,官員向他解釋興建公路的必要,撒可努叫官員什麼也不用承諾,只要跟他回到部落裡住幾天就可以了。
官員隨著撒可努來到台東,撒可努敘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好比外公叫他將沙灘上的玻璃樽埋起來,不要破壞沙灘的美;外婆要他掘個洞然後豎起一棵大樹好遮蔭。面對原住民和大自然親密的關係,官員完全不能理解。。   

撒可努還對官員訴說了一件童年往事。小時候的撒可努不忍見媽媽挪出家用為自己買書,竟興起了偷書的念頭,後來被書店老闆當場揭發,父親知道後一氣之下,打了撒可努一巴掌,又羞又怒的薩可努因此離家出走。

撒可努跑入了森林的深處,因迷路而感到恐懼,一個獵人出現並且對他說:「排灣族的男孩是堅強勇悍的獵人,怎麼可以落淚?」於是獵人教導撒可努如何在森林中克服寂寞和恐懼,並且指示撒可努回家的路。

母親後來知道他偷書的原因,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撒可努也因此愛上了閱讀……。官員聽了這些動人的小故事,內心感動不已。

官員臨離開台東之際,碰上撒可努外公的追思會,排灣族莊嚴的悼念歌聲深深地吸引著他,彷彿看到撒可努的祖先在奮勇抗敵,震撼他內心深處。官員就此答應會盡量幫助,使山林不被破壞。

然而,撒可努真能保住他們的山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