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4 15:29:00賈大空

人力資源管理回應(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知道是否是人老了?還是巨蟹座的敏感特質,觸發我許多的感懷,每當新學期的開始,當我站上講台授課解惑時,看到你們發亮的瞳孔與清嫩的面龐,此時,過去也曾經坐在台下的臉孔與圖象,倏然間也一一地從記憶的盒子中依稀浮現,彷彿又進入一個輪迴與演出一齣戲劇,你們的成長過程中出現許多我的身影,我的生命中也蘊含著現在正發生在你們身上的成長之音符,「你」與「我」其實都是人類生生不息歷程中的他者(the other)與自身(self),在台灣的天空下,機緣與命運所交織出的記憶與經驗、時間與空間,讓你我有緣相遇,也希望這股向善提昇的善念與善意,能縈繞在我們之中。

最近買了一本書在瀏覽,書名是「閱讀的狩獵」, 讓我從心重新品味閱讀及知識的樂趣。年少狂狷時曾自許是:「憂道不憂貧,積德不積財」,大概是家境尚可又是獨子所以從未為金錢煩惱,但隨著年歲的增長、社會壓力的增加,以及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地進行博士學位的攻讀,似乎這股追索知識的熱情與雀躍,也逐漸消失了,陷入一種因循過日,混吃等死的一般上班族狀態,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也許這是這種寫照。於是乎,這本書的介紹與許多知識份子所分享的「青春紀事」,也勾起了我沉寂已久的回憶與悸動,徜徉在這些閱歷豐富的作者之生命經驗中,其實是件蠻有趣的事情。

對於你們,其實我沒有太大的要求,但卻有許多的期待。對各位沒有太大的要求,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跟你們的成長背景,我想是存在一個連基本的「閱讀習慣」都沒有的情形下,所以大家把閱讀等同於應付考試的手段或是吸收休閒資訊之工具(古有銘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一般),而較少想過從閱讀中思索及成長,能把考試要用的書讀好就已經不錯了,遑論能做到:「分享及讀書為樂、以及樂在讀書與分享」。所以能藉由課堂中,跟你們討論到這種自我提昇與成長的境界,能讓你們重新體會讀大學、讀書以及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意義,我就覺得很有意義了。然而,我對你們仍是有期待的(隨緣而不強求),這個小小的期待就是希望我們台灣從你們這個世代開始,成為一個文明、理性清明、喜好求知與知識的R世代(Reading generation),希望你們能成為知識及文明的傳承者與開啟者,不用作到學者大儒或者拿個博士學位,只要你們能身體力行地讓自己做個知識及資訊的「獵人」,培養出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應有的知識獲取(access)能力及習慣,我想你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及周遭的他人。

我想當初我問過你們家長教育背景的情形,大概有點令你們困惑或發窘。我想跟你們解釋及說明一下,今天我能有這樣閱讀習慣跟認知,在很大一部份是深受我的外祖父影響,我外公本身是個地主家庭的少爺,在民國初年到北京去讀師範大學,但他到台灣後因為受白色恐怖的株連及折磨,以至於家境艱困(我母親也是沒錢繳學費跟很早出來上班貼補家用的普羅大眾),我小時後放寒暑假都在台北的外公家生活著(那時我家在花蓮),所以從他的身影跟習慣中,在無形中看到了閱讀的生活方式並接觸了文學名著、章回小說及許許多多的書刊,而且他也會買書跟鼓勵我多讀書,所以在這種家庭的環境中,我只能說比較幸運地能比較愛閱讀。有句話說的好:「富過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飯」,從這個角度來看,各位幾乎都是家庭裡面開始讀過大學的第一代,也因此你們是個關鍵人物(turning point)。未來,我們的週遭社會與文化,以及台灣未來會變成怎麼樣的情形?我想都跟你們成長與認知的學習過程,息息相關,也因此我希望在你們完成大學學業之前,希望你們能夠體認與瞭解,你自身的「人力資源」要成長與提昇的必要性,我想這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值得去開發跟栽培的關鍵。這學期希望能從這樣的提醒以及你們去思索(learn how to learn)開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