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2 15:44:00賈大空

人力資源管理的回應(一)

各位修習人力資源管理的同學好:

為了能幫助你們學習,在我看過你們填附的問卷資料中,擇要回答一些問題:

一、你們都有修過一些諸如企業概論跟組織行為的課程,所以各位所具有的背景知識足以勝任這門課程的內容。然而這門課程我希望能傳授各位的不是只有「管理」面,還希望能有「發展」面,也就是說這門課程我定位為「人力資源之管理與發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人力資源」跟其他資源的性質有何不同,或其特徵為何?這個比較也許我們上課會讓大家來思考,但我認為「人」是有潛能可開發,肯學習跟會成長的,這樣的「人性」主張,希望是上這門課的同學應瞭解的前提。

二、在談「管理」一詞的時候,我希望各位同學有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管理」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也不是「壓榨」的同義詞,而應該是具有「成全」、「輔導」、「促成」以及「加持」的意涵,「管理者」的角色不再只是如農業及工業時代的領班或工頭般的簡單,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要管理「知識工作者」,即這些自身擁有組織的智慧資本的知識份子,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該更需要懂得「傾聽」、「感召」、「關懷」與「溝通」的領導技巧與藝術,以開發個人的成長潛能與喚起貢獻組織的意願。所以這門課程,在我的定位中,將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定義為「藉由領導、制度的安排以及觀念的溝通,促使組織成員追求專業發展、個人之成長與進步以及增進對組織承諾的過程」。若要想學習如何壓榨員工生產力以及滅私奉公之類的管人技巧,呵呵..恐怕老師幫不上忙。

三、其次是我發覺你們大多數的同學都有一顆想成長跟學習的雀躍之心,然而不知道是環境限制了你們?還是你們尚未找到自己的方向?以至於未能清楚描述出你們的目標與理想,這讓老師有點擔心?呵!逗你們的拉,我相信一句話「青春無敵」,你們的潛力可是無窮的呢?其實「大學教育」本身就不只是專業技術的訓練,尚包括「知書達禮」的博雅教育與文明傳承的薰陶,並且是個人開發潛能、摸索未來方向的歷程!事實上,子曰:「君子不器」(請不要照字面的意義來解釋為「君子不是東西」),就是說:知識份子不是工匠或者只是一種性質的工具,我想正是因為你們年紀還輕,不會太容易地找到將自己的人生模式固定下來,這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你們能多學點不一樣的東西,經由別出心裁的創造與整合,說不定能激發出前所未見的產業與活動,這才有真正的「競爭力」,請問五到十年後做網管或資管應該都會具有MCSE, MCST, SCJP, CCNA等證照,然後呢?學資管的這一生就要與機器及程式為伍,相依為命地終老一生?不會吧!所以,我想建議你們的學習方向是:「道、術併進」、「理、文兼修」,未來創造及整合性質的工作會越來越多,而各種附加價值的基礎會變成「創新」,而「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正是多年來的修行與充實自我,開拓不同的視野與方向,這是我對於各位的期許。

四、此外,如何充實知識與培養廣博的能力,我的建議是兩方面:「讀書」跟「服務」,讀書能讓你藉由作者的生命體驗與思考,啟發你的心靈與看到許多新的事務,超越你的生命限制;而服務能讓你體驗人生的人情冷暖及培養工作的基本能力。這些都是學習,都是轉移(transfer),讀書是將人家的經驗與思想吸收過來,服務則是培養基礎的待人處事能力,將來可以轉移到工作上,畢竟社會是由人所組成的,所以一般公司在甄選招募人員時,會重視他的社團經驗,道理也是在此,也因此老師頗期待你們在年輕時,能廣博的閱讀非制式化的書籍與知識,這樣你們的路才會寬廣,靈感才會多,不是嗎?

五、此外,我希望你們多讀有條理的文章,包括月刊、雜誌、以及報紙的評論或社論,培養主動找資料學習的習慣。實務活動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但暪個人都有自己觀念及表達能力的限制,因此多種資料來源可以互相佐證,且能夠將知識與實務結合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培養真正的學習能力,才是我對你們最大的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