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1 19:44:17賈大空

期末報告的共通問題與改進建議

不好意思,到現在才把這份資料給處理好,請各位見諒!我想先簡單說一下各位的共通問題,再把我覺得問題比較嚴重的個案解說一下!

首先,先介紹一個報告的結構:大概分為可四個部分
一、前言(說明六個w):序論、問題意識、定義、研究方法(啟)
二、文獻探討(證明自己的立論有據):理論介紹、前人研究之重點(承)
三、研究論述與分析(秀出自己的發現與功力):個案分析、文獻分析、統計分析、訪談內容分析、影響之分析(秀)
四、研究結論:重點歸納、研究發現(合)

撰寫報告或論文就是「治學」,是一個需要合乎邏輯及清晰表述的過程,不是將資料組合或拼湊而已囉!就我觀察,寫論文或報告的功力,在「精」不在「多」,且要扣緊主題及重點。那要如何著手撰寫報告呢?這其實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即古人所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怎麼說呢?「博學」就是要先廣博蒐集資料,觀察他人研究方法、切入角度以及重要觀點;「審問」就是確定主題,方向以及想要陳述的重點或角度(前提是配合老師所給定的課程主題);「慎思」即綜合前述所讀過的資料,選擇要切入的角度或重點,反省一下其論點的正確是或適當性(並非一昧的抄述或引用),以及思考其他新的想法、提出不同的意見與發展出其他的可能(創新);「明辨」即運用理性及邏輯能力進行歸納與整理,提出自己的論點與結論。用個比喻來說,做菜要先去找材料跟有食譜(博學),問問或想想吃菜的人適合什麼口味(審問),然後把要做的菜依料理的程序做出。

此外,這門課程是「組織行為」,所以各位的報告,應扣緊這個主題,弄清老師要求各位撰寫報告的重點與用意!我猜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家犯了見樹不見林的問題,只看到自己的題目,沒有從整體組織行為的角度去設想。事實上,不是所有組織活動都是組織行為囉,有些組還是沒有弄清「組織行為」是什麼?談了許多風馬牛不相干的東西,談「組織」、「組織活動」、「管理活動」,就是沒有談到「組織行為」的重點囉。唉!我相信各位都很用心,但只能說,因為各位目前「治學」的能力不足,學藝不精,以致於各位的報告,缺乏嚴謹的行文結構,在論述過程中也缺乏邏輯性(因為..所以..),以致於出現「敘述」多於「論證」,也因此老師給各位的成績也很保留,以免提供錯誤的訊息,讓各位覺得治學是一個隨性跟不嚴謹的過程,我想這對於各位的未來發展就不好了,希望各未能藉此機會反省跟檢視一下自己的「研究」及「表達」的方式。

至於改善建議,我想大概就是「學習」及「用心」這兩點。「學習」是參考別人的做法,如買本如何撰寫研究報告的書瞭解一下,或參考碩士論文、與其他學校學生報告,或者參考這個網址 http://yaya.it.cycu.edu.tw/course/如何撰寫研究報告.htm,經過「學習」後,我相信各位的研究及寫作能力都會改善的,此外,就是要「用心」,這就不用多說了,我想我從各位的期末考中,可以看出各位的用心程度,因為我題目都給事先各位參考了,但我發現沒有幾個人有認真準備喔!我想我出的題目很靈活,我的目的是希望各位能對整體課程有通盤瞭解外,尚有需要各位自行「整合」之前學過的知識內容,能順便想一想實務上的問題。令人失望的是,除課本內容外,其他實務性及開放性的題目,我很難看的出各位有認真準備跟發揮創意加以整合,多半係以用普通常識回答的較多(也因此各位雖然其他成績表現不賴,但期末考成績是非常的不理想)。我建議各位應瞭解一件事情,題目簡單不代表答案的內容也可以簡單跟只靠常識來回答,而且實務活動不僅是常識活動,而是「理論」及「知識」的應用,希望這樣的觀點能給各位一些學習上的參考,大學教育的訓練是要自己動手找資料跟整合知識,而非拼湊與直接copy。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察與建議,希望能對你們長期的學習與成長有幫助,祝福你們在新的學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與收穫,也希望你們能注意身體保健與好好底地規劃自己的未來。青春雖然無敵,但青春也是有限的資源,而且浪費掉的就無法再追回。彼此共勉之.. Good Luck,有緣再見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