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9 11:52:53獨孤尋
《自由情侶:薩特和波伏娃軼事》
《Les Amants de liberté (L’aventure de Jean-Paul Sartre et Simone de Beauvoirdans le siècle) 》
注:薩特Jean-Paul Sartre 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波伏娃是我的偶像,順帶便地,也崇拜上了薩特。傳言Sarah Waters 的女友都是絕色才女。這無疑也是我的選擇標準,只不過對於“絕色”的解釋,我是很寬容的。對廣義文學的喜愛,使得我很容易受到作家和藝術家的吸引。假如我身邊有才若薩特者,做一回直人未嘗不可,更何況他具備我最欣賞的兩種精神:passion 和ambition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身爲同志的我雖然在情感和精神上倍受壓抑,但眼界卻毫無疑問地因此而拓寬了。書中提到的作家如佛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安娜伊斯•寧(Anais Nin), 瑪格裏特•尤瑟娜爾(Marguerite Yourcenar)……都是在我接觸到同志文化後才得知、瞭解甚至有所涉獵的。
—————————寫在下文前
文章將兩人的生命時刻表穿插起來,給人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這對主題的宣揚,起到了相當好處。但每當一個人的故事敍述得入味時,便要掉轉筆頭去描述另一個人的生活,對作者來說,想必是個煎熬吧。
有關薩特的描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結婚的規則與結婚的規則幾乎同樣束縛人的手腳”的感慨。衆所周知,薩特是自由精神的詮釋者和捍衛者,在他遍曆情感的一生中,竟然能發出未跨越那個界限(指結婚)去冒個險(和美國情婦多洛雷絲)的遺憾,實在頗讓人費解。一夫一妻制(monogamy)究竟意味著情感還是責任?薩特堅持的又是自由還是不負責任?波伏娃終身未婚到底是出於對薩特的理解還是迫不得已?薩特對波伏娃的定位是“最好的對話者”,可不可以解釋爲是他對精神交流的自私佔有,把波伏娃當作一台會思考的機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只不過波伏娃心甘情願地充當著半同謀半受害者的角色。
不像其他書注重對波伏娃寫作成就的描述,注重情感敍述就使得這本書中的波伏娃更有女人味一些(岔開一句,我指的女人味是指柔弱和敏感,它一方面成就女人的魅力,一方面又的的確確阻礙了個人的成功。所以女人味未必就是個十足的褒義詞。記得我在某本書上也看到類似的觀點?)薩特在處理與奧爾加,加萊特,米歇爾•維安,汪達……尤其是多洛雷絲的關係中,或多或少地傷害了波伏娃的情感,而他也承認在與多洛雷絲分手前沒感受過分手有絲毫難過。對薩特、波伏娃情感的深究,倒不失爲探索男女情感差別的一個好案例。儘管彼此都“不可替代”,但男人的表現是形而上的,除了他最終也沒有同任何一個女人結婚,似乎並不能看出波伏娃對他而言勝過朋友的物質體現。反過來,在薩特屢次將兩人共同的作品獻給別的女人時,波伏娃表現出來的失落和嫉妒,還有薩特臨終前未留她一個“合適”身份時,她的失望,都在說明著精神愛情的實際可操作性。倘若若干年前的薩特向她求婚,波伏娃不會拒絕成爲薩特夫人;但是倘若求婚的是波伏娃,恐怕史上的這段佳話就要灰飛煙滅了。我並沒有推崇一紙婚約,只是覺得《大明宮詞》中關於“爲愛情甘願放棄自由”的觀點才是也應該是愛情的真諦吧。儘管波伏娃至死都戴著美國情人內爾森•阿爾蓋倫送給她的戒指,但若不是薩特不許她一個承諾,她又何至於有了與博斯特、阿爾蓋倫、克洛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的三段“出軌”?假如薩特也給她一個戒指呢,她還會戴美國佬的嗎?說到底,波伏娃正是一定程度上放棄自由才保全了這段愛情。她完全可以爲情人們寫劇本來爭取角色,完全可以做任何薩特爲情人們做的事,當然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樣,把征服異性做爲人生的另一個目的!也許,是我太偏激了。
關於薩特“性冷淡”的描述,我在《他人是地獄》裏也做過節選。他說他更喜歡愛撫而不是性交。波伏娃更坦言薩特對性事不太專注,她的性快感是取自阿爾蓋倫而非薩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是個“性冷淡”的人,對於體味(包括嗅覺和味覺)都有過分的潔癖。而愛撫,相對來說更適合我。
在《一個被誘惑女孩的回憶》(比安卡•朗布蘭著)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波伏娃的另一種評價。阿爾蓋倫最後與波伏娃絕交,埃萊賽對波伏娃的失望都驗證了這種評價的客觀性。作爲個人,很難擺脫對周圍事物的愛憎。偉大如波伏娃者,都曾在背地裏出口傷人,平凡如塵埃的我們就更加要小心翼翼了,就像我在這裏寫字一樣。
注:薩特Jean-Paul Sartre 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波伏娃是我的偶像,順帶便地,也崇拜上了薩特。傳言Sarah Waters 的女友都是絕色才女。這無疑也是我的選擇標準,只不過對於“絕色”的解釋,我是很寬容的。對廣義文學的喜愛,使得我很容易受到作家和藝術家的吸引。假如我身邊有才若薩特者,做一回直人未嘗不可,更何況他具備我最欣賞的兩種精神:passion 和ambition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身爲同志的我雖然在情感和精神上倍受壓抑,但眼界卻毫無疑問地因此而拓寬了。書中提到的作家如佛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安娜伊斯•寧(Anais Nin), 瑪格裏特•尤瑟娜爾(Marguerite Yourcenar)……都是在我接觸到同志文化後才得知、瞭解甚至有所涉獵的。
—————————寫在下文前
文章將兩人的生命時刻表穿插起來,給人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這對主題的宣揚,起到了相當好處。但每當一個人的故事敍述得入味時,便要掉轉筆頭去描述另一個人的生活,對作者來說,想必是個煎熬吧。
有關薩特的描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結婚的規則與結婚的規則幾乎同樣束縛人的手腳”的感慨。衆所周知,薩特是自由精神的詮釋者和捍衛者,在他遍曆情感的一生中,竟然能發出未跨越那個界限(指結婚)去冒個險(和美國情婦多洛雷絲)的遺憾,實在頗讓人費解。一夫一妻制(monogamy)究竟意味著情感還是責任?薩特堅持的又是自由還是不負責任?波伏娃終身未婚到底是出於對薩特的理解還是迫不得已?薩特對波伏娃的定位是“最好的對話者”,可不可以解釋爲是他對精神交流的自私佔有,把波伏娃當作一台會思考的機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只不過波伏娃心甘情願地充當著半同謀半受害者的角色。
不像其他書注重對波伏娃寫作成就的描述,注重情感敍述就使得這本書中的波伏娃更有女人味一些(岔開一句,我指的女人味是指柔弱和敏感,它一方面成就女人的魅力,一方面又的的確確阻礙了個人的成功。所以女人味未必就是個十足的褒義詞。記得我在某本書上也看到類似的觀點?)薩特在處理與奧爾加,加萊特,米歇爾•維安,汪達……尤其是多洛雷絲的關係中,或多或少地傷害了波伏娃的情感,而他也承認在與多洛雷絲分手前沒感受過分手有絲毫難過。對薩特、波伏娃情感的深究,倒不失爲探索男女情感差別的一個好案例。儘管彼此都“不可替代”,但男人的表現是形而上的,除了他最終也沒有同任何一個女人結婚,似乎並不能看出波伏娃對他而言勝過朋友的物質體現。反過來,在薩特屢次將兩人共同的作品獻給別的女人時,波伏娃表現出來的失落和嫉妒,還有薩特臨終前未留她一個“合適”身份時,她的失望,都在說明著精神愛情的實際可操作性。倘若若干年前的薩特向她求婚,波伏娃不會拒絕成爲薩特夫人;但是倘若求婚的是波伏娃,恐怕史上的這段佳話就要灰飛煙滅了。我並沒有推崇一紙婚約,只是覺得《大明宮詞》中關於“爲愛情甘願放棄自由”的觀點才是也應該是愛情的真諦吧。儘管波伏娃至死都戴著美國情人內爾森•阿爾蓋倫送給她的戒指,但若不是薩特不許她一個承諾,她又何至於有了與博斯特、阿爾蓋倫、克洛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的三段“出軌”?假如薩特也給她一個戒指呢,她還會戴美國佬的嗎?說到底,波伏娃正是一定程度上放棄自由才保全了這段愛情。她完全可以爲情人們寫劇本來爭取角色,完全可以做任何薩特爲情人們做的事,當然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樣,把征服異性做爲人生的另一個目的!也許,是我太偏激了。
關於薩特“性冷淡”的描述,我在《他人是地獄》裏也做過節選。他說他更喜歡愛撫而不是性交。波伏娃更坦言薩特對性事不太專注,她的性快感是取自阿爾蓋倫而非薩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是個“性冷淡”的人,對於體味(包括嗅覺和味覺)都有過分的潔癖。而愛撫,相對來說更適合我。
在《一個被誘惑女孩的回憶》(比安卡•朗布蘭著)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波伏娃的另一種評價。阿爾蓋倫最後與波伏娃絕交,埃萊賽對波伏娃的失望都驗證了這種評價的客觀性。作爲個人,很難擺脫對周圍事物的愛憎。偉大如波伏娃者,都曾在背地裏出口傷人,平凡如塵埃的我們就更加要小心翼翼了,就像我在這裏寫字一樣。
上一篇: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