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9 13:44:04獨孤尋
[電影日記]《20,30,40》
——20
第一次和不曉世事的朋友看拉片。鏡頭和內容都不純粹不極端,木訥的她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同性愛情吧。女人間的感情沒得解釋,因恨而愛,因寂寞而愛,因需要而愛……甚至不需要理由就可以達到相愛的結果。
假如硬要給這兩個外表都很女孩的女生分個類的話,小西是主動的T。小潔是被她引誘著走入拉拉世界的。小潔的個性有些像我,慢熱而固執。我印象最好的臺詞是小西問小潔做過的最大膽的事是什麽。小潔答曰擠牛奶。然後小西問她敢不敢和她做愛。我看到小潔臉上的驚訝特寫。很能理解她的感受,這是對她隱約感覺到的同性愛情的第一次正面確認。當然素來玩著安分的男女遊戲的女孩兒是不會那麽快就心安理得得去做一個同志的。小西煞有介事地尋找合適的衛生間,小潔只是站得遠遠的,笑。其實她心裏一定還覺得事情不應該如此,雖然喜歡小西,但卻不能面對赤裸的事實。有一種說法是誇讚純精神戀愛的高貴。但前提是1,雙方均爲性冷淡2,沒意識到是愛情。常言道傻子有傻福。蒙在鼓裏的愛情鳥不正是一對傻子嗎?
和《遊園驚夢》裏的情節一樣,出軌的是T——小西。小潔的情敵是個男人。我毫不掩飾對女性化的T的好感,但也正是這樣的T同樣吸引了男人,才會給P不安全感吧。
在機場離別的一幕讓我看得有些莫名。不難從小潔一貫的表現看出她對小西的愛,自然也不會疑問她落在小西唇上的吻。但小西的驚訝卻在我的意料之外。難道她當初發出的做愛邀請只是對性的好奇?難道談了男人的她就白目到了對小潔的醋意絲毫沒有發覺?她張大嘴的驚訝表情讓我覺得小潔滿足的笑容有些諷刺。那是不是以爲著一切都只是小潔在一相情願?女人間的感情只有當事人才能結實,旁人看得再熱心她們也能一拍兩散;旁人再不看好她們也能愛到海枯石爛。女人,不是一語能夠道破的生物。
——30
感覺劉若英本人就是恨嫁的人,所以演繹起結婚狂一類的角色那麽得心應手。
其實說不准對她的感覺。總體上給我很知性的感覺,做人做事都符合傳統標準,不會標新立異,也不會大失水準。但有時候——在看《粉紅女郎》時還能接受,但《20,30,40》裏再度出演一個小家子氣的女人——卻又覺得她並不是那麽大家閨秀。
處在奔三的年齡,但基本上很好想象那個年紀的我。隱約覺著會有婚姻上的麻煩。說起來倒要感謝上帝賜予我同性傾向(Oh my god,上帝好象不允許同性戀的。哎,管他呢)。爲什麽要感謝呢?不知道。也能爲我的不婚——實際上是難婚,難以結婚——來開脫吧。我是個善於找藉口的人。
想想的結局有些悲壯,從愛情的前線退到後方。我不止到自己有沒有這樣一天,去過我一萬個不願意的平凡日子。不婚,也許只是高估了自己。硬攀附在一個轉輪上,自然會轉得精疲力竭。我潛意識裏察覺到門當戶對是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所以一度排斥婚姻,甚至愛情。我太想改變自己的處境了,我不能想象一個爲柴米油煙斤斤計較的我,也不能接受一個工於算計的人,比如小憂。
——40
我40歲的時候能不能像張艾嘉一樣?一個女人到了這個年紀能和她一樣,應該是很美的吧。
好象說過我曾經的偏見,說到上了年紀的女人,總覺得她們沒有七情六欲似的,更難以想象她們談情說愛的場面。媽媽對鄰居給兩個男人生過孩子的女人一貫的冷嘲熱諷總讓我嗤之以鼻。我以爲自己有多理性,其實也開放不到哪里去。我似乎能接受父母之外的男女各種各樣的關係,但爲什麽不能接受父母的呢?不知道。也許我又陷入假想中的敵意去了。我想象著我出櫃時他們的怒發紅顔,於是在出櫃前的日子就報復他們。
第一次和不曉世事的朋友看拉片。鏡頭和內容都不純粹不極端,木訥的她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同性愛情吧。女人間的感情沒得解釋,因恨而愛,因寂寞而愛,因需要而愛……甚至不需要理由就可以達到相愛的結果。
假如硬要給這兩個外表都很女孩的女生分個類的話,小西是主動的T。小潔是被她引誘著走入拉拉世界的。小潔的個性有些像我,慢熱而固執。我印象最好的臺詞是小西問小潔做過的最大膽的事是什麽。小潔答曰擠牛奶。然後小西問她敢不敢和她做愛。我看到小潔臉上的驚訝特寫。很能理解她的感受,這是對她隱約感覺到的同性愛情的第一次正面確認。當然素來玩著安分的男女遊戲的女孩兒是不會那麽快就心安理得得去做一個同志的。小西煞有介事地尋找合適的衛生間,小潔只是站得遠遠的,笑。其實她心裏一定還覺得事情不應該如此,雖然喜歡小西,但卻不能面對赤裸的事實。有一種說法是誇讚純精神戀愛的高貴。但前提是1,雙方均爲性冷淡2,沒意識到是愛情。常言道傻子有傻福。蒙在鼓裏的愛情鳥不正是一對傻子嗎?
和《遊園驚夢》裏的情節一樣,出軌的是T——小西。小潔的情敵是個男人。我毫不掩飾對女性化的T的好感,但也正是這樣的T同樣吸引了男人,才會給P不安全感吧。
在機場離別的一幕讓我看得有些莫名。不難從小潔一貫的表現看出她對小西的愛,自然也不會疑問她落在小西唇上的吻。但小西的驚訝卻在我的意料之外。難道她當初發出的做愛邀請只是對性的好奇?難道談了男人的她就白目到了對小潔的醋意絲毫沒有發覺?她張大嘴的驚訝表情讓我覺得小潔滿足的笑容有些諷刺。那是不是以爲著一切都只是小潔在一相情願?女人間的感情只有當事人才能結實,旁人看得再熱心她們也能一拍兩散;旁人再不看好她們也能愛到海枯石爛。女人,不是一語能夠道破的生物。
——30
感覺劉若英本人就是恨嫁的人,所以演繹起結婚狂一類的角色那麽得心應手。
其實說不准對她的感覺。總體上給我很知性的感覺,做人做事都符合傳統標準,不會標新立異,也不會大失水準。但有時候——在看《粉紅女郎》時還能接受,但《20,30,40》裏再度出演一個小家子氣的女人——卻又覺得她並不是那麽大家閨秀。
處在奔三的年齡,但基本上很好想象那個年紀的我。隱約覺著會有婚姻上的麻煩。說起來倒要感謝上帝賜予我同性傾向(Oh my god,上帝好象不允許同性戀的。哎,管他呢)。爲什麽要感謝呢?不知道。也能爲我的不婚——實際上是難婚,難以結婚——來開脫吧。我是個善於找藉口的人。
想想的結局有些悲壯,從愛情的前線退到後方。我不止到自己有沒有這樣一天,去過我一萬個不願意的平凡日子。不婚,也許只是高估了自己。硬攀附在一個轉輪上,自然會轉得精疲力竭。我潛意識裏察覺到門當戶對是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所以一度排斥婚姻,甚至愛情。我太想改變自己的處境了,我不能想象一個爲柴米油煙斤斤計較的我,也不能接受一個工於算計的人,比如小憂。
——40
我40歲的時候能不能像張艾嘉一樣?一個女人到了這個年紀能和她一樣,應該是很美的吧。
好象說過我曾經的偏見,說到上了年紀的女人,總覺得她們沒有七情六欲似的,更難以想象她們談情說愛的場面。媽媽對鄰居給兩個男人生過孩子的女人一貫的冷嘲熱諷總讓我嗤之以鼻。我以爲自己有多理性,其實也開放不到哪里去。我似乎能接受父母之外的男女各種各樣的關係,但爲什麽不能接受父母的呢?不知道。也許我又陷入假想中的敵意去了。我想象著我出櫃時他們的怒發紅顔,於是在出櫃前的日子就報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