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02 17:01:15小雲

選戰檢討



(一)泛藍與泛綠競相比獨,結果害到自己
 兩岸近年來政經勢力明顯消長,台灣經濟如不依賴大陸已無法生存,台商在大陸達百萬人以上,兩岸人民互訪、通婚日增,學術及各行各業交流頻繁是不爭的事實,但選戰中兩邊候選人卻完全不顧兩岸現實,支持者之本質,與阿扁競相比獨,的確令人不解。
 作者只能猜測連宋採信了本土派與因個人、派系恩怨自民進黨出走,投奔藍營之競選幕僚的獻策,以為陳水扁執政不利,但依仗台灣意識、「公投是深化民主」、「民主是普世價值」仍有選票,因此不如順從民意,往「一邊一國」靠攏,何況中華民國有法理依據,進可攻退可守,而外省人及支持統一的人反正是「鐵票」,只要在台灣本土意識上不輸人,選民自然將把焦點放在誰的執政能力比較強上面。這種選擇一旦形成,就一發不可收拾,到頭來連宋只好隨著阿扁起舞、加碼,一路飆公投,玩制憲,最後還大方地讓防禦性公投過關,造成阿扁得以利用該法拿公投綁大選。即令選前最後時刻,連宋依然未回頭,不接受苦口婆心、忠言逆耳的提醒、批評,依然用民進黨之思維、競選模式,打民進黨,終於造成王金平大膽提出「台獨不排除論」、「領公投票是人民的權利」,而賺足了廣告費、做足了秀的媒體寵兒更公然在公投辯論中批判正方不夠獨,公投辯論成了一場又一場沒有反方的辯論,令親痛仇快呀!
 連宋可能沒有想到如果選民要支持獨派的候選人,當然會選擇李登輝、林義雄、彭明敏等獨派大老支持的正牌獨派候選人,而非不太被承認是台灣人的連戰及外省人的宋楚瑜,這正是王金平等本土派號稱全力輔選,甚至領取公投票,討好南部選民,南部七縣市仍然大敗之主因。另外,確實有少數泛藍支持者不滿連宋缺乏理想,不知為何而戰,在認定連宋穩定當選之餘,選擇不去投票(倒未聽說有人故意投廢票),這恐怕是連宋始料未及的吧!
 連宋以上策略不但害了自己,更加速了獨派版圖。過去一年,選民眼見綠營指責藍營統,藍營全力撇清並指證歷歷阿扁才是中共同路人,自然以為統不應該,獨才是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兩邊爭相戴帽子、脫帽子的結果,終於使「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成為主流民意。即令連宋真心以為「勝選才是硬道理」,只要選贏,一切有機會改變,何況中共對阿扁深惡痛絕,一定會找個下台階,把泛藍在選舉中之一切政見、發言視為「選舉語言」,而願意與連宋攜手合作,修復兩岸關係,但連宋是否想過:要在選後扭轉藍綠共同締造的民意,談何容易;更有甚者,只要民意不改變,就算此次勝選,四年後恐怕還是得把政權拱手讓人。也正因此,若選舉結果不能翻轉,阿扁確定順利就任,泛藍想要重新取得政權可謂難之又難。
(二)連宋打的美國牌不奏效
 連宋打的第二張牌是美國牌,但顯然效果不彰。連宋大概知道台灣人一向親美,唯美是從,要讓台灣人支持,必須先取得老美支持。在選戰中,連宋仗著兩人皆留美博士,英文好,的確讓國際媒體爭相採訪、報導。連戰又親自赴美,明確向美國表示軍購照單全收,「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但「主權爭議應暫時擱置」,以討好美國,保障美國對台利益。在阿扁提出防禦性公投後,連宋更主打美國牌,全力宣揚阿扁得罪了美國,破壞了美台關係,美國已決定全力支持連宋當選,也只有連宋上,台美關係才能修復。
 以連宋頻頻示好,聽話之程度,美國的確有可能不排除支持連宋,但美國真正在意的是確保自己的利益,至於阿扁,即令在表面上為公投衝撞美國,暗底下可是明、密使不斷地向美國說項:一切皆為選舉語言,選後還是「四不一沒有」,甚至以公投保障美國軍售的權利。在兩者都聽話的情況下,美國大概會選擇較容易之路,縱然作票、槍擊事件疑雲重重,阿扁畢竟已經當選了,除非驗票結果大逆轉,或找到阿扁受傷自導自演的具體證據,或群眾運動愈演愈烈,美國恐怕不願介入。這或許是苦心經營美國牌的連宋難以接受的現實,但更糟的是台灣選民不買帳。
 經過李登輝、陳水扁十六年來的洗腦,台灣人普遍相信美國為自身戰略利益,不希望兩岸統一,亦會全力保護台灣;美國雖表面呼籲兩岸復談,但實際上希望有支持獨立的領導人牽制中共,使「中國威脅」不至於迅速膨脹威脅到美國;相對於中共的社會主義,李登輝、陳水扁大力推動的美式民主是美國向世人宣導民主的櫥窗。在這幾種心理下,儘管連宋全力搶攻,台灣選民依然比較相信美國人會支持阿扁,縱然美國為公投問題對阿扁多次表達不滿,但最終並未反對公投到底,造成選民一方面解讀阿扁勇敢,一方面確定美國只是做態,根本不是真的反公投,更並非真的在意中共反應。不論基於以上何種理由,連宋的美國牌不但未奏效,還強化了台灣人凡事向美國看,以美國態度為依歸的苟且心理,對兩岸未來的發展有害無利。
 連宋顯然未仔細評估以上兩項策略的利弊得失,加上國親聯盟過分輕敵,最後一晚應變能力不足,心存僥倖,以為槍擊事件至多只會使大贏轉為小贏,而未自知本來就只能小贏(至多二十至三十萬票)的局面,可能一夜之間轉變。另外,泛藍雖一再猜測並沙盤推演,泛綠在選前最後一天可能會有的各種激情表現,但誰也不可能料到會有槍擊事件之發生;泛藍雖預知可能會有作票問題,並已號召數萬名監票員全面監票,卻未料到民進黨可能利用百萬廢票聯盟之勢,先行準備廢票,並作嫁選民主動投廢票。


節自紀 欣「在悲痛中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