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31 01:00:00禪僧:賭徒

美麗失敗者

這半年來沒找到一本好的文學作品來看了
於是潛修禪佛宗教起來
開始探索人類地球未解之謎

那年的夏天,獨居在孤島的我
在慵懶的午后,在孤寂的夜色

我常放兩個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 跟patti smith 合唱的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來聽


湖光山色寒冷的加拿大,沒有罪案的加拿大,沒有危機感就不會有刺激性
在加拿大可能最安全的職業是警察,居於此,人會瘋癲的

封面的leonard cohen驟眼看頗像阿爾柏仙奴,光憑他在自序說年輕時自封
趙州和尚為師這點,已經可以把這書放上櫃臺結帳了

美麗的人我看見好多,但多是有不良嗜好壞習慣墮落的
美麗卻失敗,失敗而美麗,正如人生的矛盾,存活的諷刺



( COPY : 博客來導讀 )

放逐自我在天藍海碧的希臘海德島上,一千美元就能渡過一整年的縱樂時光---相較於《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的那種世外桃源式的靜謐甜美,這位和滾石以及批頭四樂團同一時代的前衛作家、歌手—李歐納‧科恩 (Leonard Cohen),出自對於都會生活的厭倦與困頓出走,於是『在海德拉島上,刺眼的陽光裡,用一台Olivetti打字機,瞇著眼,赤裸著上身,敲出了一整本的《美麗失敗者》』。

李歐納‧科恩是六O年代的前衛作家,在狂縱又讓人暈炫的《美麗失敗者》裡,散放著一片六O年代迷幻搖滾的氣氛,連接《嘻哈美國》記實美國 Hip-Hop興起的七O年代,和村上春樹美好溫婉的《懷念的 1980 年代》,以及《搖滾怒女》裡永不止歇的那股熱浪。

在這位『文字與音樂一向咀嚼著沮喪、抑鬱、受苦,但有要勇敢、浪漫地面對這種墮落與絕望』的作者筆下,《美麗失敗者》一書,用近似詩的語言、喃喃自語的口氣、拼貼飛散式的思路,散發著對愛與性的渴求,仿佛糅合歐文‧威爾許在《酸臭之屋》或是《猜火車》裡,那種自溺卻又極度想要解放、衝撞的力量,以及莒哈斯曾被翻拍為『情人』一片的原著《中國北方來的情人》裡,強烈的愛慾與渴求。

其著作曾在英美都被列為禁書的亨利‧米勒,在《在巴黎的屋頂下》以及《北迴歸線》(已絕版)中,對於愛和性的直接卻又徹底的極度解放,也令人在他所創造的那個愛慾國度裡感到無盡狂暢

『人慾橫流,泡沫愈堆愈高的年代….,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大殿外,病菌和戰火正在蔓延』,李歐納‧科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打造出另一個殿堂,讓所有的人的奇思異想與苦悶情懷,都找到一個永遠的出口……。


內容簡介

我要對著教條微笑,但是誓死反對它

‧六○年代夏天,希臘小島海德拉。

  年輕的李歐納‧科恩在這裡就著海風露天寫作,頭上是地中海的太陽,眼前是愛琴海的波光。小島生活樸素,酒與麵包,文字與愛情,一根煙渡過一個漫長的午后。在這個天光充盈的拜占庭,他完成了這部六○年代氣味濃烈,而又具體呈現人類存在處境的作品。

  愛與性的渴求與失落,欲望與受苦,墮落與救贖。人類學家,他的妻子艾狄絲,以及好友F三個人,愛慾錯綜交纏。人類學家迷戀著四百年前的聖女凱特琳,思念著逝世的妻子和好友F。F的鬼魂藉著文字還魂,穿越時間與死亡,試圖傳遞秘而不宣的信息給他猶在人間的朋友……

  這是一個愛的故事,然而愛的本質那麼奇特,說故事的人明明尋著了合拍的語言,聽在人們的耳裡卻全然地荒腔走板,宛如喪失儀式的宗教,亡佚旋律的歌曲,宛如訴說真理卻無人信服的先知。 李歐納‧科恩企圖以失敗者的姿態與心境,行過死蔭之地,渡過生與死,記憶與遺忘的大河,逾越政治、種族、性別、宗教的邊界。他是否抵達彼岸,無人得知。只聽說,他從深淵回來那天下午,天上滿是黑色的鸛鳥。

作者簡介

李歐納‧科恩(Leonard Cohen)

詩人,小說家,歌手。一九三四年生於加拿大蒙特婁。一九五六年,他出版第一本詩集《讓我們比擬神話》(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時,仍在大學就讀。第二本詩集《大地的香料盒》(The Spice-Box of Earth)於一九六一年出版後,便獲得世界的注目。首張音樂專輯《李歐納‧科恩之歌》(Songs of Leonard Cohen)一九六七年問世。他到目前為止共出版九本詩集、兩本小說《鍾愛的遊戲》(The Favorite Game)和《美麗失敗者》,以及十六張音樂專輯。

他先是詩人和小說家,然後才成為一名歌手。但做為詩人與歌手之外,他更是一個「人」,一個美麗的失敗者。書成至今,三十餘年過去了,他依然佇立在美麗失敗者的行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