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6 12:38:05tandie

桂林陽朔遊(3/29~4/2/2018)全文完

桂林五日遊,四天一夜,也像過去一樣緊湊毫無冷場。南方航空機上餐控肉頗合胃口,可能是大陸那邊做的,肥而不膩且有一種從未嚐過香料,很是誘人。

下降兩江機場出關後感覺桂林好像生意不大好,機坪連飛機都沒幾架,一旁店面老早休息。兩江不是暗示這有兩條江,地名。簡短介紹大家認識,向桂林酒店出發。我們住房面江,晚上有下小雨,霧濛濛一片,江畔寶塔好像頗得意這份難得的寂寞。

1949年前的廣西地圖,廣西是不靠海的;根據當地實際民風、民情,也就是少數民族之組成,廣東可能不得不讓出靠海的部分,這是我的解讀。

我們這位導遊,中年女性,她父親是"大"漢族,母親是紅瑤。跟當地師傅(遊覽車司機)以大嗓門四川話應對,各個景區的工作人員也是四川話,詢問得知 "...明朝的時候(1372)靖江王朱守謙王府建於廣西桂林,這王府地點是劉伯溫挑的,錯不到哪去。分封後周遭省分(川雲貴)居民大量遷徙至此,湖南廣東的大概過去生活條件較好,不來...";個人觀察原來同鄉的當然自自然然聚集一起,還有我以前在廣東一帶旅遊,座的遊覽車也都是操四川話司機;故不足為奇。奇的部分,幾年前到成都九寨溝反而當地成都人新一代四川話我聽得很彆扭;這廣西導遊川語與我父執輩很相像,不但腔調連俏皮話都如出一轍mmmm....幾十年前,電視上鄧小平的四川話(有人譽為官話),也是非常逗趣,有名的如"不論黑貓白貓,會逮老鼠的就是好貓",至今難忘。

廣西地區,據導遊,省府南寧市講廣東話居多,廣西也有所謂的廣西話,是在...不記得了。

(桂林陽朔遊--1)


 第一天旅程,桂林出發往龍脊梯田再到陽朔。第二天陽朔內打轉,晚上看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俗語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是有它道理的,咱們等著瞧。第三天還是在陽朔內轉悠,只是看的地點不一樣,又多了一個夢幻灕江秀。第四天桂林巡禮,逛逛古南門,下午返台。

龍脊在桂林的北西北,2.5個小時。這一路上咱們導遊功力得以展現,我們也趁機了解:為何遊桂林、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好吃的、值得買的。最後,運氣好,如何能臻不虛此行境界。

廣西全名: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陸一共有五個自治區,其他為西藏、新疆、蒙古、寧夏回族;這些都是少數民族。沒說的喜好藏傳佛教的(?),那西藏您一定不會錯過;喜歡太陽早上四點就出來、晚上九點才下山的,那新疆您一定要去(個人去過,當然不是為此);喜歡手抓羊肉、酥油茶的,蒙古您一定不會放過;最後喜歡還珠格格香妃的,您也更不可能忽視寧夏回族。全大陸一共有56個民族,可在雲南就全到齊了。而廣西呢卻有12個民族: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漢人佔61%,壯族35%。剩下比較略具規模的依序為:瑶、苗、侗。

壯族這個名稱,是大陸建國的時候改的。歷史上廣西這邊的人被稱為越人、南越人;金庸小說裡的段譽與越人作戰,這越人就是此地之人。可是這廣西與現在的越人(越南)也交界有個德天瀑布,也是各電視劇紛紛取景之處,以後有空也值得一看。所以說,這個自治區是尊崇壯族文化,也就是過去的百越文化。等等,壯族不像其他,也有文字的,所以廣西官方文件是以兩種文字並列,有點像1970年代我去美國時候,當時加州就嚷嚷著要在所有對外公告上以英文、西班牙文雙語呈現一樣。可老外是強調to be heard (known or maybe informed)...我猜文化上差異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再看看廣西歷史上的稱謂:秦,桂林郡、象郡(大概當時還能看到大象吧);西漢:夜郎(交阯);東漢:交州;宋齊梁陳:桂州;唐:嶺南西道;宋:廣南西路(這就接近廣西了吧?);元:湖廣行省;明: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廣西省;民國:舊桂系、新桂系、馬君武。

可是廣西也出了一個歷史上最後一個三元及第狀元,陳繼昌。考狀元已經不容易了,還三元及第。朋友開玩笑說:打麻將大三元已經不容易了,還來個海底撈、自摸...還沒提清理戰場時的:莊連拉...哈哈哈

(桂林陽朔遊--2)

(下圖:印象劉三姐一景)(龍脊梯田)

圖像裡可能有夜晚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山、天空、樹、植物、草、戶外和大自然
前面提到自治區,大陸這五個自治區,不像其他省份有所謂的省長,卻有主席。這主席,據導遊,只能當地自治區的人來當,外區的只能做副主席以利維持導遊口中的"保護主義",當地人當主席。說到這,廣西人的導遊到現在為止都還聽不懂壯族語言,可見這不是語不語言天分而是經濟動機作祟。其實廣西這邊少數民族(壯、瑤、苗、侗)外人看起來都是差不多,可是他們卻分得很清楚,遊湖南張家界時候,這土家與苗家族就有這個味道。

我們要去的龍脊梯田景區,主要是看金坑梯田,鳳回頭、金佛頂。這塊主要是瑤族聚集地當然也有外地來的其他族像苗族等等;而後面去的景區"世外桃源"卻是侗族人天下。龍脊梯田之由來導遊說元朝時候(與官方手冊略有出入)當時"觸犯天條"的龍脊梯田祖先,因為躲避朝廷追捕,長途跋涉、沒日沒夜地終於跑到這個三不管地帶,現在的龍勝。山區沒田可耕只得胼手胝足,活活地沿著山邊緣挖出一層層現在的梯田來。梯田是先天不良若再來個後天失調(如稻米灌漿前的養分),不可想像。當時首要之務,要能持續產米,換句話說不能明年沒米吃。同時水的資源太重要了畢竟多雨的廣西也有乾旱的時候,於是在山頂上打井再利用竹管引到灌溉區。

既是因地制宜開墾出來的梯田,田的形狀大小差別就大了。後來統計,最大的一塊田連一畝都不到,僅0.69畝;而最小的,只有咱們導遊一個巴掌大,只能插三棵苗。所以當地歌謠有"青蛙一跳三、蓑衣一蓋十"。巴掌田是難不倒青蛙的,也可看出當時的艱辛。記得我們小學時候我們校長(祖籍浙江),他經常沒頭沒腦地冒出一句(老蔣那邊的口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害得我們小鬼們每人都將剛吃完的鋁盒便當又打開將裡面剩下的飯粒一顆一顆舔乾淨。

所以說梯田一年只能種一季大米,地力不夠肥。季節到了,還要做法事、舞獅舞龍祈求上蒼。同時沒種地時候,田畝荒了一段時間會變硬,冬天要泡水泡大半個月等土軟了以利來年耕種。現在呢當地政府為了配合接待旅遊黃金週像十一啊等等,補貼當地農民這段時間休耕。

因為路況,我們遊覽車先開到景區遊客接待區,再換接撥車上山。可從接撥車司機的喇叭聲,略知路況之不可測尤其是對前面的"一面開車一面玩手機"之厭惡。我是建議司機最好是開那種有遊輪汽笛裝置的接撥車,以保萬無一失。

這邊原住民食衣住行基本上大同小異,畢竟資訊時代所有新奇怪異或少見之事,幾秒鐘後即傳遍天下;否則可以請donald trump來Tweet一下...嘻嘻嘻。不過個人覺得這瑤族也有一些招待客人看家本領:小米酒(當地稱為水酒)、比朝天椒還辣的一種椒(名字不記得了卻深獲本團青睞)、原住民臘肉(山豬?不得而知)、竹筒糯米飯、竹筒放山雞(本人如獲至寶)。這小米酒說穿了也沒啥稀奇,我們小時候吃過的甜酒釀(川雲貴醪糟的汁);行程過趕沒機會從小販哪買些當地出的百香果、羅漢果等等。

(桂林陽朔遊--3)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040960932737208/

前面提到百香果及羅漢果,這也是當地(像柳州一帶)居民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百香果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它的汁具有多種果實的香味,香蕉、鳳梨、檸檬、酸梅、石榴、芒果等。這項種植在大陸政府的"脫貧致富"計畫中非常有吸引力,時間短(3~6月份生長,其他都是採摘期)、技術水平要求不高、見錢快(平均一畝地可收入6000rmb)等等。畢竟廣西等偏遠地區,生活經濟來源選擇上畢竟不多。而這百香果皮皺的是最甜,所以買回家後最好是擺到皮皺後再吃。

那這個瑤族區域羅漢果又是怎麼回事? 羅漢果除了泡茶外,療效上具清陰潤肺、下火、抗霧霾、去自由基等等(大概你我想得到的好處都能包進去)。現在大陸各地製作羅漢果採"冷處裡"方式,所以過去食用上泡茶時產生的各種流弊得以緩解。像導遊過去的台灣客人買回去的羅漢果,連皮一起泡茶喝,結果毛沒處裡乾淨(市井方式是用烤燒的結果還是不行),到後來本來是想止咳,解果愈喝愈咳...嘻嘻嘻

回到這個瑤族原住民的建築。傳統瑤族居住環境,房子外觀是三層,上置五穀雜糧、中住人;下則給牲畜牛羊等居住。房子是以杉木建構,瑤族房子是沒有地基的,俗稱吊腳樓(記得張家界的土家苗家的吊腳樓?),某種程度各地的原住民(廣西則是壯瑤苗侗)基本上是相通的。

咱們導遊母親是紅瑤,於是我們自然就聽很多有關紅瑤的點點滴滴。紅,源於瑤族婦女的服飾紅上衣(黑襬裙)。紅瑤婦女有個特徵,頭髮。不但長,最長2.25公尺堪稱世界之最,同時又不會斷掉。這下咱們導遊語氣中開始得意起來。紅瑤女頭髮保養上有個秘方,洗頭時候使用的是發酵後的淘米水。淘米水煮開放冷(要開兩次),再置於罐中發酵一段時間,洗頭時候再取出當作洗髮劑。因為頭髮太長,一般人頭髮一長就會斷裂;可這紅瑤特製洗髮液卻能防止....很有意思。(其實我在小學時候,眷區裡面就有很多阿姨嬸嬸談起過用淘米水洗頭的故事)可見這世界上想不到的事情還是很多。

逛金坑梯田到中午用餐時間,我們選的是當地農家樂(大陸的鄉土餐館),進門前居民養的花毛母雞毫不懼人,自顧自低頭採食有的還故作金雞獨立狀,一隻雞腳抬起雞眼則凝視著草地上的昆蟲...反映出田園生活中機警的一面。

午餐後,我們急著趕到陽朔,傍晚時候要看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因為天氣確定晚上不下雨,本來明天晚上看,提早到今天。我們坐纜車(索道)時聽到導遊跟訂票的人的"交易"...畢竟是這行老手了,不達使命決不罷休。

(桂林陽朔遊--4)

(下附上頗具代表性的老外"吃貨"見行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qrDLZv-yU&t=312s

瑤族文化的點點滴滴,可能要多介紹幾句。因為晚上的印象劉三姐節目,牽涉到要對原住民文化有些了解後,這才方便觀眾入戲。

首先瑤族的山歌。乍聽之下,連壯族的山歌也是一樣,我少年時期那時候流行邵氏李翰祥的黃梅調差不多;奇怪就是張家界時候我們看的瀏海哥與胡(狐)大姊他們唱的(對話部分是湖南話)就不大像黃梅調,暫略。對歌是文化的精髓,瑤族文化內男女情竇初開當然也少不了對唱。而瑤族房子三樓(不是說放五穀雜糧的?)靠後面地方,當地人留一塊出來給自家閨女住,窗戶當然就向後開。向後開是有它道理的。

傳統瑤族的房子是用杉木打造成,房子後面也有柱子,多雨的廣西這對男女對唱之後,"經授意"的小伙子得過最後一關,也具關鍵影響的,所謂爬上柱子;於此類推,下雨時候是沒人唱山歌的。所以說爬柱子,才能進一步完成後續的"定情"階段。這個關鍵時刻,小伙子身上要懷搋糯米粽子,否則女方家裡面養的看家護院大狼狗會不斷騷擾,破壞氣氛,甚至嚴重攪局。能及時"糯米肉粽打狗,有去無回",這是高招;最高的部分,狼狗的嘴還得被糯米黏住,顯然比肉包子打狗管用多了。看樣子可以寫篇論文交差...噢,粽子包的一定得五花肉,這狗還很挑剔。

要是女方不喜歡樓下,男的會慘遭洗腳水伺候,耍陰的這柱子甚至會被倒上一層油,男方想耍賴都不行,爬不上去。這個過程,瑤族稱為"做妹"而侗族則"把妹爬柱"。另外,唱山歌,接歌是一種藝術,這個嘛湖南的苗族山歌也是強調這部分。我們後面遊"世外桃源"時候,這壯族搖船女,也堅持不打折扣。其實各地的綜藝節目,之所以收視率持續上上下下而下居多,也很可能不知道向各地原住民了解後再學習他們文化中的不只是精髓,而是逗趣的一面。

印象劉三姐這個以大自然做布景的實境秀,可說是創舉。記得遊張家界時候,他們的實境秀也是很驚人;不過陽朔的山水實在太秀麗,而這個秀(show)就是沿著江邊搭起布景,白天前小部分布景當然拆掉;劇長70分鐘,每晚兩場,下雨看大小,雨小每人發件雨衣,雨大停演。廣西農曆三月三歌墟節,據說只有廣西放三天假,為了就是紀念歌仙劉三姐;而張藝謀他製作的大型秀稱號都有印象二字,好像他的trademark:《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像海南島》、《印像大紅袍》、《印象普陀》、 《印象武隆》。

突然導遊發現車上人幾乎全睡著了,她馬上話鋒一轉提起張藝謀"超生"被罰款的話題,一想這下你們都得醒來了吧...

(桂林陽朔遊--5)
(本人現場拍的遠遠不及這位..)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jx21ydaBPY

張藝謀多生小孩被罰,結果成為各地新聞(詳見註一)。導遊對這超生,言談之中好像難免看笑話同時也是對張藝謀把錢不當一會事,很吃味。具導遊,大陸有計畫生育委員會(計生委),除了輔導這方面有問題、關懷的居民主要也是監督。記得我九幾年去四川鄉下,當時好像不少人不是超生就是沒辦法報戶口,可鄉下人也過得好好的。可是咱們導遊口中,當地人的反映,也就是對懷著超生兒官方看法的評語,好像是頗冷血:"打出來、流出來、就是不能生出來".....

回到印象劉三姐。在遊張家界時候當地導遊提到"..當時我們大陸很有名的一個戶外劇場推動人,梅帥元,這個人與張藝謀都是廣西戲劇學院畢業的。梅帥元找張藝謀在廣西做了一個很成功的“印象劉三姐”戶外劇.."。再說張藝謀本人投資三億rmb,可見他很大膽看好這齣劇。所以後來開演後張藝謀的回報是,全場座位每張椅子他抽頭7rmb,而我們是坐在貴賓席,每張110rmb約550台幣,比起張家界劉海哥胡大姐秀(加上魅力湘西秀)1800台幣便宜多了;導遊加上一句"不管是否滿座",這每張椅子7rmb他是拿定了,好像是連下大雨走人都...總之個人覺得這是對的;否則以後大家做事都沒承擔風險的意願與能力,那麼哪來的收穫是吧?

至於原住民,不過話說回來父母一方是少數民族原住民,就可以合法生兩個。同時好處很多尤其是後面考大學時候原住民考生可以加分20分。具導遊說一般非原住民的要花xxxxx人民幣去買一分(她有說,記不清細節),可見這20分還真管用。再聊聊跟劇有關的。

印象這兩字,沒看前下意識不是唬人就是噱頭。看了以後,左右觀眾,連不少千里而來的老外,都大呼叫好拍手連連,既然人家客觀老外都主觀叫好了,我能不...嘻嘻嘻。不過事前幸好導遊有做些解說。

全劇共分四段:第一段,壯族歡迎式。在廣西,凡是跟河流、湖泊、船相關的,都有壯族的影子。這一段,排演時候,壯族拉的都是白色的魚網。這原來學美工的張藝謀總覺得視覺上好像不大醒目,同時也展現不出歡迎的熱誠(記得"大紅燈籠高高掛",我有看過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我猜紅色正能補足戲裡這部分意猶未盡。

第二段,描述島上趕集的熱絡。趕集,以物易物。廣西各地物產也頗富饒,出名的如桂林:三花酒、辣豆瓣醬、豆腐乳、西瓜霜(清热解毒,消腫止痛);陽朔:金橘、板栗、柿子、沙田柚;龍勝:水酒(甜酒釀汁)、辣椒、臘肉、羅漢果;荔甫:芋頭、馬蹄、鶿鮕、砂糖橘。百姓趕集,賣不掉換成自己缺的帶回去。

第三段,紅瑤女出嫁。出嫁前水邊洗髮、梳理、盤成髮髻。記得前面提到長達2.25公尺?而一般紅瑤女頭髮髮長至少過膝?

第四段,幾百位苗族演出,通著銀飾(記得張家界土家苗家對銀是如何地重視?),為了表達這段,同時顧及視聽效果,張藝謀又大膽啟用霓虹燈,以其附著在銀飾上,舞者忘我之際,除了銀飾碰撞下整齊悅耳的清脆,視覺上迷幻,搖曳下的霓虹燈正如銀飾的音符,造成所經營的整體畫面,不但表達甚至滿足觀眾對苗族感官上,以及其與生俱來的神秘感之種種期待。

(桂林陽朔遊--6)

註一:https://star.ettoday.net/news/304154

https://youtu.be/tLbO0HmwU54

Koching Chi 1. 法制社會的法律條文,本就是「契約」:如果做某事,得付出某種代價。已往有位上司,開車必定大大超速,經常被開罰單。也是有人酸他,他說,他因超速而省下的時間,其價值遠遠超過罰單的數額,所以他選擇繼續這樣做。人家技術高超,再怎麼超速也沒釀成車禍呀。有次我對他說,如果人人超速且技術高超,那麼,每段車程時間減少,同時段出現在路上的車數便會減少,塞車問題就此解決。他愛死我嘞!

Thomas Andy Tandy 說得好!個人以前也是經常超速。我在安全上考量,就是其他路上駕駛都是可以預測的,這樣我超起來既"安全又帥呆"。回台後,此樂趣無形中被剝奪,很不是滋味!

Koching Chi 真的!! 差異就在那 "可預測性"!

Koching Chi 2. 最近才知道,壯族原本自稱越族,也確實是古代百越的一支。不過中原對於他們的稱謂可沒那麼好聽,李靖那個時代所稱的「獠」人,也包括他們。宋代開始有「僮」(讀作壯)的名稱,又有「獞」的寫法。後來是周恩來改稱「壯族」的。

Thomas Andy Tandy 周恩來對廣西這一代的風景美化上,也有些貢獻。譬如廣西的鳳尾竹,就是周老建議從四川宜賓移植過來的,有意思部分,鳳尾竹在四川水土也罷其他不知明原因也是,就是長得沒廣西好...我猜這段很可能是後人"美化周總理的種種再強迫移植"....嘻嘻嘻,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Koching Chi 3. 「鶿鮕」!讀前後文,猜想說的是「茨菰」(Sagittaria sagittifolia)?經常俗寫為「慈姑」或「慈菇」。這種水生植物的球莖可供食用,不過此物極有個性,不像其他水生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比如蓮子、蓮藕、芋頭、馬蹄(荸薺、地栗)、菱角等等,給人的感覺都偏清鮮。茨菰則不同,此物必須搭配葷肉烹製,才會好吃,否則苦澀。

Thomas Andy Tandy 我猜鶿鮕應該俗稱魚鷹..?見https://youtu.be/WLEue3SWGLE

Koching Chi 不好意思,是我錯了,原來您說的是魚鷹。 Sorry!

Thomas Andy Tandy Koching Chi 在遊四川時候,鄉下百姓俗稱"魚老窪(鴉的發音)"。我猜因為鶿鮕看起來與其"遠親"烏鴉是一國的...嘿嘿嘿...

Thomas Andy Tandy Koching Chi 一般人不知道的鶿鮕個性,非常"小孩子"化或者跟寵物一般,處處想搏得遊客的關心及注意力,我們後面遊灕江(?)時候,船老大告知的小秘密"你們要對鶿鮕做得好的動作拍拍手...這樣牠會更配合"。

Koching Chi 這麼可愛!!


說是陶醉於印象劉三姐的節目,其實更是對創始這個戶外劇的人由心的敬意。第三天我們要去遊灕江,看魚鷹抓魚,遊銀子岩。灕江這一帶的山都不高,水也不深,不過大自然鬼斧神工卻美若撥墨畫,雖說我不大了解卻看得出形似之處。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雲霧;雨天,煙雨朦朧;陰雨天,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越群峰;need I say more?桂林山水的確甲天下,秋天時候,想當然更有一幅絕妙灕江泛秋圖。

提到陽朔風景,尼克森與柯林頓都先後造訪桂林。柯林頓在桂林七星公園駱駝峰下,發表環保演說,直接間接促進廣西一帶成為大陸第一個倡導環保生態省分,同時也造成桂林公共衛生大革命,廁所革命。而尼克森還在陽朔鄉下山上靠山頂種了一棵樹,當地人把這棵樹圍起來,命為中美友誼之樹;現在都還供養著。當地導遊圈流傳尼克森故事很多,像吃豆腐乳、如何不喝威士忌改喝茅臺等等,可見當時的中美處處都在較勁,至少是正面。

遊完灕江,接著要去走岩洞,銀子岩。銀子岩與張家界黃龍洞比起來,小巫見大巫,黃龍洞內不旦可行船,記得走洞內梯階都走了好幾公里;黃龍洞入口,所有想得到的有名氣、沒名氣、打知名度的騷人墨客都在此提名留筆,在此一遊;說到這,就是銀子岩可愛的地方,沒有Kilroy was here(阿花、小明在此一游)"塗鴉"。畢竟有水準的留筆,碑碣,我們會在後面"桂海碑林龍隱岩"看到。

有些朋友早期來桂林,安排路線沒有好好計畫,據說導遊帶他們看了七八個雷同的岩洞,進進出出上上下下還頗累人的,好像逛夜市場一樣,若蚵仔煎熱門,每個攤位都是大同小異的蚵仔煎。

所以咱們導遊早有預感,她故意將銀子岩與蘆笛岩錯開,再一路上介紹所了解的台灣遊客心態,譬如shopping,晚上若要想溜出來解個饞哪裡有好吃的等等,都一一交代清楚。若實在沒話說了,就拿自己開心,講講她們同事間關心的事,順便談談少數民族嫁女兒的習俗。拿瑤族來講,像她跟她妹妹出嫁,家裡面每人打一副價值10萬rmb的銀手飾。鄉下地方10萬也不少了,當然不能與土豪大款(這句有好幾個意思,視說者心態而定)相比。說穿了,這是原住民的一種智慧,何也?大陸現在一般老百姓手上都有錢了,女性眼中認為,結了婚以後這男人"家裡紅旗不倒,出門彩旗飄飄",當時是聽不懂不過可以猜出來,反正不是好事就對了...總之等婚姻走到盡頭時候,這女方因為有娘家帶來的銀手飾,這個一旦離婚按照離婚法還是歸她的。

(桂林陽朔遊--7)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051736841659617/

柯林頓1998.7造訪後,桂林的公廁革命正式開始,以前廁所有門的收費5RMB,無門1RMB。有些地方,當地人0.5,台港澳1.0,老外2RMB。現在基於人道考量,全免費。別說提這個有點無聊,事實上我197幾年放暑假在美國加油站兼小吃零食店打工時候,不再是收不收費問題,而是老闆一再叮嚀"我們加油站內部廁所一律不准外人包括顧客使用"(後知後覺大概以前出過事情);為了遵守老闆囑咐,我只得拒絕所有要用廁所的顧客,結果有對黑人夫婦也被我拒絕,(But they won't go quietly like others..)他們居然說我有歧視...我啞口無言!畢竟我也是少數民族...雞同鴨講,真屬難言之隱。等等扯到哪去?後來才知道,委婉地拒絕:門口掛個"out of order"不就得了?

我們在遊灕江前,首先導遊提醒,到某個景點,拿出人民幣20元紙鈔(http://yangshuolvyou.com/2977.html),背面的風景就是那一段灕江景色。這段景色因為附近民宿的加蓋,有些人會看不出來了。要知道灕江附近有水庫能調節灕江(1)水位,像枯水期那不就不能行船?此地可愛的魚鷹不就失業了?

遊覽車靠近灕江時候,導遊又提到,看風景有個訣竅:三分形象、七分想像、想像想像、愈想愈像。這就有意思了。可見過去很多不是看風景的遊客,跟我們導遊反應,於是她有感而發或是其他?

介紹灕江之前,灕江四絕要先交代:鳳尾竹、桂花魚(魚尾有黑斑花紋,大若桂花)、鸕鶿、水牛。鳳尾竹,前面有交代同時灕江兩岸都有;桂花魚我們到離開時候也沒見過,或是餐館吃過卻忘記了?鸕鶿,可愛的像個寵物一樣;那這個水牛有啥稀奇?要知道灕江附近農田面積不是大到可用機械耕種,像東北我們去的時候,幾乎看不到農人,耕種收穫都是大型機械在運作,包括內蒙也是一樣。所以廣西這帶因為田地太小,只得靠水牛幫忙。而好看之處在於,成群水牛一大早從河的一岸游到對岸,下午收工時又游回來;堪稱一景。尤其對沒看過水牛的老外,非常對味,要知道大陸最近旅遊等等,突飛猛進,畢竟無煙囪的工業,這個錢太好賺了。

其實個人對靈渠(2)很感興趣,可惜沒排進旅程;有興趣不僅水利工程部分,而是如何能將水分成:三分灕江、七分湘江。同時這是秦始皇時代,不是2000年。

陽朔山水詩寫得最好的,目前公認為清朝袁枚:由桂林朔灕江至興安

江到興安(3)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其實個人對這首現代人寫的詩,很是對味:

灕江放舟(https://kknews.cc/zh-tw/culture/xr5yk6r.html)

灕江只合住神仙,碧水青山絕可憐。

兩岸翠峰都是畫,橫拖長卷到天邊。

另外韓老夫子也有佳作(4)。

(桂林陽朔遊--8)

註1:灕江或作灕水,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發源於桂林市資源縣貓兒山,向南流經桂林、陽朔等縣市,到平樂三江口與荔浦河、恭城河匯合後稱桂江,繼續南流在梧州與西江匯合,全長426公里。灕江和湘江有秦代開鑿的靈渠溝通。

註2:靈渠,又名湘桂運河、興安運河,俗稱為陡河,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開鑿於秦代,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灕江,自古以來是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

註3:興安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的一個縣,隸屬於桂林市,位於廣西的東北角, 與湖南省交往密切,屬於廣西的四大湘語縣之一(可見,很可能沒有大家公認的廣西話?)。 興安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

註4: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Koching在上一貼有提到)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http://yangshuolvyou.com/2977.html

 大陸的導遊行業也有個不成文規矩,帶台灣團的就專帶台灣團,想必導遊們老早就摸清台灣團的習性,像飲食上少油少鹽不辣;其實我們這個團恰恰相反,油鹽多寡不拘而非常好辣味,有點不辣不成歡味道。同時本團癮君子內女性是男性兩倍。咱們導遊因為帶台灣團關係,連說話也逐漸調整為台味,譬如說:好吃,不知不覺地改為不錯吃,正如我南部同學女朋友的說話調調。或許是當地政治正確有點過頭,她是我去過大陸景點內,最"左"的一個導遊。甚至比張家界、東北的哈爾濱導遊還要左;可能是原住民關係吧。張家界是土家族、東北是滿族正黃旗的;噢絲路的新疆段,她是回族卻不太左。左的意思,處處讚美國家領導人如何這般,提到老毛,偉大的毛主席;像我們小學寫作文,寫到老蔣蔣中正,不是現在流行的我們當時認為有僭越味道的蔣介石稱謂,熟的人,才能以字號相稱;所以前面要空一格;肉麻的強調一定要空兩格。像介紹20RMB,正面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反面...當然或許是我的有色眼鏡...或是導遊故意逗我們開心的?也是。

她說的幾個故事,茶餘飯後,也值得分享。尼克森(松)訪華逸聞,桂林陽朔山上種樹,跟大陸當地百姓打成一片,吃豆腐乳故意留了半塊豆腐乳,打包後帶走,名義上是"捨不得吃,留到下一餐再享用",不過導遊"...尼克松此舉打動當地百姓,因為他珍惜我們偉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我差一點...真是忍不住大笑,好笑之處在於,尼克森這個consummate politician,居然能把大陸當地百姓耍得團團轉。為何?要知道我們去美時候,早期老美味蕾或食物視覺偏好,愚見以為,絕對不包括像現在的赤身、榴槤、豬腳、皮蛋、韓國泡菜更別說豆腐乳了;這豆腐乳味道各地都不大一樣,連我這個不講究的人有些豆腐乳一開罐後非常刺鼻難受,有的我覺得恰恰好;桂林的我是不知道沒嚐過。總之,皮蛋,所謂的千年蛋(thousand year egg,當時我們去美時候學到的英文,豆腐乳沒學到),對一般老美屬駭人聽聞位階,有些敏感的同學都羞於啟齒。所以說,這尼克森真厲害...大概他為了融入"廣大的勞動人民",忍受這刺鼻豆腐乳味道,還吃了一塊半..我想當時當場的服務人員可能忘記加個"千年蛋"配豆腐乳稀飯..豈不美得冒泡...等等,再推演下去自己...至於半塊豆腐乳打包帶走,首先我想目睹打包過程;這個也應該被納入金氏紀錄。不過也有可能,尼克森那塊豆腐乳與臭豆腐一樣大;哪就輕易打包...

另外一個尼克森改喝茅台,這個更有意思。首先老美媒體都是左派,對共和黨的大概季辛吉(無黨色彩也濃厚)除外,都盡量歪曲醜化,那尼克森更是逃不過媒體修理。為何說老美媒體都是民主黨的?記得川普競選時候,媒體做的民調川普自始至終都沒領先過?結果呢?非得等到"一翻兩瞪眼"時候,媒體才不得不"恭喜"...哈哈哈。當時我記得所有尼克森漫畫,尼克森被caricature成為酒糟鼻形象,等水門案逐漸成型,媒體改稱tricky dick (好像與Dick Tracy押韻很受歡迎);這酒糟鼻,好像在Doonsbury漫畫見過記不得了;總之,尼克森喜好杯中物,威士忌。當時訪華時候,導遊說進出中南海開會啊等等,中方接待人員看他絕不喝接待國賓的茅台,這下子中方下不了台。於是上級下令給招待人員總管之類,要尼克森能改喝茅台。這位負責"改喝"的人,絞盡腦汁重點在不留痕跡。終於有一天他記得有次服務人員把茅台酒打翻酒倒在地毯上,結果酒香好幾天都不散去。此法可行,於是他故意找個尼克森每日必經進出通道,故意把一瓶茅台酒瓶摔到地毯上。要知道茅台酒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喝多了不宿醉。至於中方是不是有意斷了威士忌貨源,逼得尼克森改喝茅台,不知。不過酒糟鼻尼克森天天走過這塊地毯,想想地毯上的茅台味道聞起來也不錯,那喝下肚不就...終於"變節"改喝茅台。哈哈哈What a cloak and dagger...

(桂林陽朔遊--9)

Koching Chi 尼克森訪華那年代我不清楚,但柯林頓訪華時,我和西安已相當熟。西安城牆聽說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城牆,當時柯林頓一家從南城門進入西安,還有舞樂迎賓。那可是 "萬國衣冠拜冕旒" 所走的流程,呵呵。

Thomas Andy Tandy 有王維的風采,讚!
接著我們要去用午餐然後乘木筏遊河,所謂遇龍河漂流,順便看魚鷹表演。

尼克森故事很可能經過改編,其實她說這個故事主要想拿前面提到的宋美齡故事做個對比。尼克森留那"金氏紀錄"半塊豆腐乳是如何節儉。

說宋美齡故事,真假不知,看她說起來好像是煞有其事,同時結論也是非常負面。這個要從民國早期的"金陵大盜"孫墊英軍閥說起。

不過原說者(因為她也是聽來的)要想取信聽故事,必須交代很多事情;我們在短短幾分鐘內,不可能。同時導遊很幽默,稱慈禧之墓"她的夜總會"。要知道慈禧夜總會內,據說珠寶綾羅綢緞堆起來有好幾層高。這老蔣對當時投靠的孫墊英是不發薪餉,自己想辦法籌措。那老孫盤據地,據網上"薊縣和遵化"一帶,不少清陵墓其中以慈禧最有名,暗示著夜總會內財寶不計其數。當軍閥不發薪餉那這位子也不穩。想著想著找到李蓮英的後代,逼他供出慈禧墓確切位址以及如何進入等等。這一段網上也有翻案文章,暫略。

慈禧"...喜歡掌權,之外,最愛好的就是翡翠西瓜、翡翠白菜,還有一個豬肉石(應該是肉形石)...",這幾樣目前待在台北故宮博物館內。咱們故宮展出的物件,每二、三年換一次,我看至少百年後才可以完全展示完畢。噢這個還不算什麼"...我聽過一位台灣遊客,他過去是負責守衛陽明山金庫的,裡面藏金有增無減...",所以說,茶餘酒後,當不當真看個人;台灣寶島還是富可敵國的...哈哈哈。"...慈禧當然也喜歡珍珠,其中有夜明珠啊等等,她最喜歡還有出於我們廣西定觀合浦天然形成的海水珠"。(網上說法略異,致於誰對不是探討標的)。孫墊英把這海水珠獻給老蔣,輾轉到了宋美齡手上"...而宋美齡居然將定觀珠找工匠一分為二,鑲在皮鞋上...我們當地人不旦認為大逆不道、奢侈浪費、還認為動搖國本...慈禧在清朝屬皇太后位階..."...mmmmm這個又屬"觀察入微結論深邃"...畢竟夜總會失竊是很嚴肅的一件事,絕不可輕忽。記得埃及的金字塔內法老的下場,個人過去認為埃及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是有原因的,龍脈不可輕動,她的意思:慈禧可以挑皇帝的;更不可不察...純屬個人意見。記得古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那些躍躍欲試想"探勘"始皇帝之墓的,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等等,愚見豈能當真?畢竟很多事情,以目前人類的能力,是不可掌控的;這時候,應該採"不做不錯"。

我們遇龍河漂流,這個景點其實可以跳過;唱山歌,其實就是胡亂編篡的黃梅調;魚鷹?灕江的魚鷹太可愛了;其他地方魚鷹很可能沒有灕江的訓練得好,當然失色。或許連幾場表演下來,魚鷹也會累。至於遇龍河名稱由來"...東海有條龍巡遊至此..潛藏下來不走了...",可見景色傳奇故事是須要有想像力的人去好好琢磨,然後才輪得到畫龍點睛。不過鄉下地方能有頭腦將一塊魚池、河流經營得像廣西一樣,已經很不簡單了。

(桂林陽朔遊--10)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056054084561226/

珍珠到了慈禧手上,會磨成粉再內服。大概廣西那一帶百姓相信"...慈禧服用珍珠粉後能消除癌症(畢竟慈禧那時候哪知道癌症),珍珠粉內有激素、抗生素等,想當然對女性保養,功不可沒.."。

或許導遊心血來潮,接著又提到前面的茅台酒是如何優秀;我們晚餐將提供桂林的金桂花王酒以及品嘗茅台。據她轉述:"...這茅台酒製作的水,那當然是貴州好山好水,至於茅台瓶子包裝,自古不變。酒好就好在瓶子上,由朱砂土所做成,有毛細孔可呼吸..."。年份愈久愈貴,所以要想拿到這地區茅台總經銷,至少人民幣2000萬起跳。說到茅台,又觸發導遊這方面觀察。"...你們知道我們這過去當官的,有所謂四台官稱號:開會座在主席台、聲音留在廣播電台、形象留在電視台、天天幾乎喝茅台";打油詩非常形象。茅台喝多了像滿場飛乾杯敬酒罰酒不宿醉,沒說的也是大陸貪官具體形象。不知怎麼突然又說到這大款、大腕稱呼;有些台灣演員剛到大陸時候還搞不清楚;長話短說,這行業的頂尖人物。

當然這也是她們當地流行看法"...記得古訓朝中有人好辦事?譬如說與政府有關的發包生意,這不是你想標就標得到的。那怎麼辦?朝中培養關鍵人,時候到了能及時發揮影響力,幫自己人得標那後續利潤不言可喻。"這方面佼佼者,以我們大陸廣州、溫州最著名,所謂我們大陸的"猶太人"。哈哈哈

像前面提到的大腕,譬如說甄嬛傳的演員,大陸傳說一集88萬人民幣,幾十集下來可以很久都不用工作了。這個,就是典型這個行業的大腕。甄嬛傳我是沒看過,可是我看完羋月傳非常精彩,值。

接著我們下面看銀子岩。這裡面有介紹過去宋朝英豪楊文廣、獨眼抗法英雄陳嘉的故事。洞中同時展出夜明珠的介紹、文石啊等等;很是賞心悅目。洞內有專門導遊,每團人各個發一付耳機只聽得見這位導遊介紹,正如過去我們遊絲路敦煌莫高窟一樣。不過說起導遊介紹,個人以為我們後面看摩崖碑碣時候,那位導遊介紹的文物,可說是經典;經典在於她說的北京話,遣辭用字個人非常欣賞當然介紹人對文物了解的深度、知識淵博更令人驚嘆。

(桂林陽朔遊--11)

(下為銀子岩)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056165954550039/

看完銀子岩回酒店,導遊安排自由逛附近商店以及尚未開工營業的夜市。大同小異,本人留在酒店手上拎著一瓶冰啤酒補眠。晚餐很豐盛,又是啤酒魚、烤雞、紅燒肉啊大家非常盡興。真正講究的啤酒魚做法,見下圖。

喝了桂花王酒淺嚐茅台,所求不多。席間導遊終於開始盡她的責任義務,販賣土產、禮品,尤其像銀手飾等等,與張家界、九寨溝大同小異。張家界時候我們還專門被安排參觀一間苗族銀飾工廠,同時接受"教學"如何辨識銀的純度等等;很是益智。因為陽朔還是桂林與台東花蓮那一代城市結成姊妹市,所以收台幣。內人買了不少有趣的是導遊還有代刻圖章,圖章上題有刻工"即興詩",以你名字破題,可見桂林這旅遊方面很是上心。

另外提到出去逛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成群結隊,否則扒手"近在咫尺唾手可得",這個"予取予求"一定攪了大家興致。據導遊有些扒手專業到好像國外受過訓,不過手法還是有破綻會被此行高手偵破;有一次她帶的台灣團內有位是這行"專業或是先進",出事後這位專業人員及時出手"拯救",也就是與當地同行後輩"交涉",以老大哥身分讓對方賣個面子。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終於知道江湖上各行各業還是有講"道義"的人...至於前面提到的破綻,就是咱們台灣高手知道這行常使用的一把"能折疊"鉤子露了餡...等等本人毫無拜師學藝的念頭,謹記"術業有專攻",就此打住。

重要文件絕不可遺失或被竊;補發證件除了有兩個禮拜的排隊等候,其間人生地不熟,想要再以非優待價住進原來房間面江五星級酒店,每晚四、五千rmb起跳;噢還有絕不可生病,大陸醫院對非本地人另有價碼,通常是貴得嚇人。這個嘛我們在九寨溝時候早就被嚴重提醒過。

(桂林陽朔遊--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BKLye_W6Y&feature=youtu.be&t=10s

看多了廣西令人讚嘆美景,有憤世嫉俗傾向者會不過癮,可能展現的多為溫良恭儉讓的景色,無聊。那試試從唐詩人李賀眼中、想像中看看當時廣西人不一樣的一面。

黄家洞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他要活到現在,愚見以為應是這方面的大劇作家,好萊塢要挖角,他排第一名。這首詩他是聽一些有關廣西這方面的描述,有感而發。病秧子李賀活了二十幾歲即離世,當時的嶺南西道他是來不了的。

黃家洞;黃,廣西大姓;洞,方言村落意思。雀步,走路像鳥,蹦蹦跳跳有活力。角弓,獸角做的弓,箭頭靑石磨成。黑幡,當時傳統軍隊或武裝部隊不外乎紅、黃、藍等旌旗,廣西這邊卻是黑的;比好萊塢影片Black sails還前衛,或許場面更驚人。銅鼓,人家是獸皮做的鼓,廣西這邊是銅鼓,可能他們文化敲鑼打鼓有不同意境。戰士叫聲若猿鳴,這不嚇死人了;未戰即先聲奪人?還搖箭箙?纏踍,腿上打的綁腿是彩色的,這個嘛我網上有見過,更是威猛中又流露絢麗溫柔的一面,我看大可高置今日所謂迷彩裝囉。葛花,當地一種粉紅又帶紫色的一種野花,陽朔風景片中處處可見。吟白鼉?白色鱷魚沒事兒就宣示"地盤"叫鳴,跟野狼一樣。所以說先別奇怪,據說網上有人"畫蛇添足"提到秦始皇之所以稱呼這一帶為象郡,顯然不只大象還有犀牛等奇獸,畢竟象角、犀牛角不但是當時更是現代優質物料更可中藥入藥,市場可大了。是否落入保護稀有動物撻伐窠臼,我想應有時代不同的胸襟。竹蛇,不就是現代竹葉青?飛蠹,各式各樣毒蟲,據說還有一種叫蜮,這個蜮呢當時傳說,蜮嘲人的影子吐一口沙,這個人就會"很不幸";至於如何個不幸法兒,your guess is as good as mine.也就是"含沙射影"典故來源。竹馬,果下馬,廣西德堡矮馬。因為廣西武裝部隊狠K當時官軍,打完了不急著回家;正樂著呢。那官軍呢,亂殺容州百姓以洩憤同時拿來謊報戰功。

沒有古典人文素養,人生樂趣早就少了最重要的那一半。旅遊,一半是當時欣賞;另一半,事後的無窮回味。

人家李賀從未涉足廣西,聽個故事即揮筆成章;後人有無傳頌,不知。這種瀟灑勁兒....

(桂林陽朔遊--13)

(這段空拍實在美不勝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JrPfiDXIs&feature=youtu.be

一大清早九點鐘,我們抵達陽朔的世外桃源景區,園區人潮洶湧,排隊等待到十點二十才上得了旅遊船。這個景色既不奇亦無值得留戀,人工味道很重,不過令人感到值的,至少對少數民族做了一番起碼的介紹。你湖南有武陵,哪我廣西也來個桃花源記,絕不可被比下去。事實上個人觀察,湖南某些部份很可能屬後來居上;那咱門導遊更補上一句我們廣西是以旅遊著稱,整個桂林陽朔都靠旅遊"發家致富"。所以說大陸的習老強調的,大意就是綠色就是百姓的金山銀山,長長久久;說得也是。

老杜早就說過"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可見桂林陽朔天氣好,那是沒話說。另外這桂林山水甲天下到底誰是第一個開此"金口"的(coin a phrase)?大概上世紀八零年代,一位桂林人偶然之間發現在靖江王府的"後花園"獨秀峰上,有塊被風雨侵蝕得差不多的石碑,當時南宋王正功於八百多年前所留下的。王正功是誰?...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任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次年,任權知府事...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参"  ( https://read01.com/LdQMjB6.html#.WwINHkiFOUk)

欣賞山水,個人而言,要懂得一點這方面的理念。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桂林城以及環城水系之建立,恰賦予理念的實體。早在唐朝,桂林城就先後修建了三次,李靖,子城(註一,另一說與此略有出入);北魏歸順唐的蔡襲,外城;陳可璠,夾城。子城,桂州衙門府;外城,防禦;夾城,商業中心。子城,周長1600米,高3米,呈正方形;今日的古南門景點,就是當時李靖所建,現場觀賞,實在不起眼,顯然也經過各朝歷代的修補才能留存至今日。外城,周長16000米,高8米,共8個城門;夾城介於子城與外城之間。所以當時的行政(子)、軍事(外)、商業功能(夾),得以完善。

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對桂林這塊寶地治理上更上心。北宋,有元祐黨爭,持續五十多年,覆滅之肇始。可元祐黨爭也反映於桂林龍隱岩的摩堐石刻,有元佑黨人名單刻於石上;龍隱岩這塊比另一塊在廣西融水真仙岩那一塊,更為完整。至於宋朝在桂林之建樹,主要在完善了桂林環城水系;也可能看到當時桂林"山有餘而水不足"隱患,相信也受了大禹治水的啟發,治水即治國。前後興建連結六條水道,三為東西走向,自北向南分為朝中渠、平湖、榕杉湖;另三為南北走向,自西向東為灕江、桂湖、桃花江。我猜這些都是引用宋朝地圖,故與時下略有出入。至於建城依山靠水的原則,充分反映於號稱世界最大摩堐石刻"靜江府城池圖",此圖刻於桂林鸚鵡山(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003720.html)。

山水欣賞上,強調有四:象形、感動、馴化、知己。象形,以駱駝峰為代表;感動,月牙洞;馴化,象山,詩人口中的寵物,令人擺佈討人喜歡如盆景;知己,獨秀峰,位於市區。

另外還有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明王府,靖江王府"...明朝封藩,諸王國以始封之王為始祖,靖江乃例外,首位靖江王朱守謙為三世,始祖是他爺爺朱興隆,他的父親朱文正為二世。朱守謙是明代唯一直接冊封為王的旁支宗室,最早建藩,最後滅亡,國祚延續於明代諸藩中為最長,幾乎與明王朝的興衰相等...",現為桂林師範大學的王城校區。很可惜,這次旅遊行程沒能安排進去。

註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一月,萧铣败亡,唐將李靖占领桂州,派人四出招撫嶺南各部。高州馮盎、貴州李光度、欽州寧長真等先後歸附,李靖以朝廷名義委以官職。其中李襲志為桂州刺史。是年 ,桂州總管李靖在獨秀峰南修築桂州“子城”,后又增修“外城”和“夾城”。

(桂林陽朔遊--14)
(下為陽朔世外桃源)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064141077085860/

 看完世外桃源,接著要去看夢幻灕江秀。這個秀製作團隊也有歷史背景,當時江澤民訪美前,想帶一個能代表中國民間藝術團體去美,全大陸民間綜藝表演團隊經過報名篩選,終於選出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就是現今灕江秀的骨幹。我們是坐在前十排貴賓席,剛開始是有這麼回事可是表演每況愈下,我猜這年頭有才幹演員,不是被挖走就是跳槽,難免。場內小朋友跟我兒時一樣,無頭蒼蠅滿場亂竄,這個倒是很精彩;同時表演場地側門不斷打開,好像是有內應,一大隊沒票觀眾趁機跑進場內,站著看表演。哈哈哈..這不就是民國四十多年我們小時候的場景?

下一個就是七星公園。一路上導遊可能是被團員問到苗族的蠱苗的事情她說這是真的,她自己也被人下過蠱。這時候全車摒息以待。"...我五六歲時候有天在市場玩,看到一個(苗族)婦人在賣糖果;小孩子調皮,一把抓著糖果就跑。糖果是吃進肚,誰知道晚上時候肚子愈來愈痛、愈脹愈大,幾乎倒地不起。後來我外婆(紅瑤)就問出來因為我調皮偷拿了人家賣的糖果,我描述那個賣糖果的是個苗族,於是她問我這位苗族是否臉上有一種特殊刺青圖案,我說是。結果外婆就去求她,小孩子不懂事等等。這位蠱苗就告訴外婆如此這般,(長話短說,有點像我們去張家界聽到的土家苗家有關銀的故事:雞蛋煮熟後,用銀棍插進雞蛋在小孩子身上滾來滾去)...結果外婆如法炮製,誰知道在我肚皮上滾過後的雞蛋,一大群小蟲由蛋中爬出來,結果不藥而癒...苗族有這種不能說是文化,她們(苗族養蠱只傳女不傳男)好像是很自然的...養蠱的人,每個一段時間,要放蠱出去,不然自身很難過...傳說是這蠱要不斷找東西吃,沒得吃了就找寄主..."。故事雖然精彩,那打瞌睡的照樣鼾聲如雷。

這幾天旅遊下來,也逐漸接近尾聲。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確很吸引人。

(桂林陽朔遊--15)

七星公園逛了半天,好像也沒啥值得一提;不過前面有提到柯林頓在駱駝峰下發表環保演講,可能還能與安排行程的"用心"沾得上邊。旁邊有動物園,導遊告知要門票其實也沒啥好看的,跳過。不過我們接著看桂海碑林,這個倒是有看頭卻時間過短,前後沒有二十分鐘。

摩堐碑碣內有作品500多件,導遊也提到在一起的桂林博物館內也藏有639拓片,我們一共看了大概五六件吧,導遊解說由館內專人負責,很是精彩卻嚴禁錄音錄影,現在幾乎忘得差不多了。

最後一天大清早遊河,從河上觀賞桂林景色,別具一格。桂林也像其他大城市,河邊有步道可共行人倘佯,很具吸引力。現在每個地方都講究綠色、綠化等,桂林這方面的確展現得不俗、具有創意。說穿了就是歷史、人文。記得讀過余光中寫的提到Oscar Wilde幽默(或是損人?)“When good Americans die, they go to Paris" "Where do bad Americans go?""They stay in America”。當然不是我把桂林提升到巴黎位階...

也是誤打誤撞,本來想去雲南所謂的"昆大麗",昆明、大理、麗江遊,可是內人聽到她的朋友"提醒"突然改為桂林;某種程度,歪打正著。昆大麗我們以後還是會去的。

這次回程飛機誤點高達三個半小時,回到桃園機場後,約定好的專人計程車司機也要我們"補償"等人的損失,我不得不欣然接受...

(全文完)

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andy.tandy/videos/115669782449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