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ckoning》讀後感-1
《The Reckoning》讀後感:沒有競爭力,就沒有飯碗
發表時間 2008/12/08 07:06
最近翻閱書架上放的老書,有本David Halberstam (註一)寫的《The Reckoning》。這本書是看過一遍,大概在1988左右,是利用休假一星期在家無事幹,利用剪剪草皮、修修樹木之暇;可讀完後,當時感覺上頗為震撼。一般人對這種有點說『冷』,又不冷;說無趣,卻仍有趣的題材,汽車,更是搭不上話。
我呢,當時是對作者Halberstam前兩本書《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以及《The Powers That Be》過去有讀過,所以按『人』索驥,只要Halberstam寫的書,都不會跳過去,正如我喜歡幾位nonfiction作者,例如:Theodore H. White, Barbara Tuchman等。
這本《The Reckoning》,與英文同名的電影《罪孽的代價》(註二)不一樣,談的是老美汽車工業走下坡故事,出書是1985~6(paperback edition)年左右。可是現今2008年底的老美三大汽車公司,不就是與1970年代一樣不爭氣?所以說,大家早就知道的問題,當事人卻無心重視,或是問題之認知是南轅北轍,也不能痛定思痛,早晚會步入衰境,讓想幫助的人都無從下手,最後,只有市場無情的競爭將其淘汰。
Halberstam本人哈佛畢業,開始時在密西西比一間小報社上班。沒好久就被老板炒魷魚,而且他自己說,老闆是先找好替代他的記者,再炒他魷魚,同時請他走路時,是在一個星期六下午,同時這接他位子的人就在隔壁辦公室等他打包走人。我想,在間爛報社都會有人這樣具『競爭性』,這老美汽車工業這麼不具競爭性,兩相對照,難怪他會去寫這本書。
註一:Halberstam target=_blank>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Halberstam
註二 : target=_blank>http://www.truemovie.com/2004moviedata/Reckoning.htm
(TR-1)
《The Reckoning》讀後感-2:溝通上的黑洞
發表時間 2008/12/08 08:17
Halberstam在1980初就計畫寫本這類書,像老美70’年代處處在市場上被老日威脅痛宰。兩個題材,二選一:鋼鐵業,汽車業?他選擇汽車,畢竟這是個消費者關心的消費『品』。同時當下代表一種那個年代中產階級之表徵,車如其人。
有了題材,就老美三大汽車廠,當時Chrysler(現在是Daimler Chrysler)瀕臨破產邊緣,有點失去代表性意義。GM又太大,那只好以老二Ford來將就一番。既然寫老日之崛起,那他挑Nissan來寫亦符合老日當時三大之地位,老二。
可是寫的時候,面臨很多問題。畢竟記者出身前面又出好幾本書,兼得過普立茲獎,所以Halberstam之取材及做研究上,嚴謹是不在話下。所以說,有名氣後,也是一種累贅,這個臉丟不得。
當時他在日本待了八個月替寫書做研究,其中六個月是全家在一起。基本上,他是訪問及收集資訊,可是老日當時個性,剛好與我們這目前相反:謹慎過頭,謹記禍從口出教訓。所以有人笑稱:與當時日本人溝通,挖資訊是幾乎不可能。同時老日在這票老美眼中,即使是日本作者,這老日仍是宇宙間黑洞,資訊只進不出。同時Halberstam還要有時候惡補日文,當然這也來不及,同時他請了當地日人替其作research,這也是他運氣好的地方,請到的人各個用心替其做訪談、摘錄以共其用。
不過網上提到Halberstam寫的東西,其為文近於:『...Halberstam reduced everything to human will, turning his subjects into agents of broader historical forces and coming off like a Hollywood movie with a fated and formulaic climax. Young considers such portrayals of personalities to be both a gift and a flaw...』(註一)。
天才也罷、缺陷也好,豈不一線之隔?
註一: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Halberstam
(TR-2)
《The Reckoning》讀後感-3:鴻溝vs.溝通
發表時間 2008/12/09 13:53
這個故事開頭,要從1973年說起。有個叫Charley Maxwell的人,華爾街上一間叫Cyrus Lawrence投資顧問公司作石油分析員。此人在業界大名鼎鼎、走路有風。後事之師,做分析員的基本上是分析完畢拿錢走人。可是此君於業界演講,能拿到一小時兩千美元行價,亦可見其受重視之程度。這是1970年初的事。
當時Maxwell在一種安排下去老美big three演講。次序是GM,Ford, Chrysler.看看在場的聽眾,就知道Maxwell之警言,勢必耳邊風、簷邊雨。當然Maxwell是很專業,畢竟石油公司待過好一陣子,後來被裁退後轉入顧問分析這當時算冷門的一行。可是此人是,您千萬別『誤』問他、別說請教他。因為Maxwell話匣子一打開,基本上是以x分鐘跳一格,沒完沒了,可說是令人震驚、嘆服,最後很可能聽眾是被弄得落荒而逃。以當時術語:Maxwell就好像一部大電腦被困於其小腦袋瓜子中,處處找空隙奪門而出。
話是說了,人也有到場聽,鴨子聽雷不說,基本上只有Chrysler有一點興趣,且聽眾內亦有能做決策者。
後事之師,亦可看成:big three文化上,是不可能接受這種Apocalypse啟示錄式的溝通。畢竟當時GM是世界第一大公司,人家讓您去演講,已經很給面子。
真正原因,是big three文化。何也?先做先錯。
再者,據作者觀察,學商的斤斤計較心態壟罩整個業界。當然不是學商不好,是其沒學通,或是位階不一樣時,位子是換了,可是腦袋沒換,還處於當時進公司做個小業務員、小會計的心態思維。這就是問題之癥結。這,不就是很多政治人物之寫照?以不變應萬變、想以一招半式走遍江湖打敗群敵無敵手?
其實這是人性面之寫照。
說穿了,以作者觀察,基本上這所謂的Big Three,是同一家公司,三個不同分公司而已;我的解讀,就好像做蛋塔、賣漢堡的一樣,哈哈哈。作者指的是,其價值觀念,後續行動思維。
當然也有例外時候。
(TR-3)
《The Reckoning》讀後感-4:顧客之偏執,美其名曰喜好,也有責任
發表時間 2008/12/09 14:38
所以,不會溝通卻會賺錢,一小時這種價位當然公司也要抽頭,先擺著不提,主要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因為業界要的,你做為分析員演講,不能替其建言,這就是分析員沒有用心;否則這溝通是要講究結果;顯然這結果每小時幾千元,夠了。
在當時,GM是有高層有種看法,容忍異端之現象存在。譬如當時60’後期,鼎鼎大名的John DeLoean他種種離經叛道之行徑,贏得業界封號 “enfant terrible of GM”,他也做到GM總裁級位階。多年後,此人據說是被FBI設計,變成當場錄影被逮的毒販,下場可說是唏噓。
GM還是有容忍這種不同行徑存在之能力,其前提就是,要能替公司賺大錢。可是問題已逐漸變質,先不提這1973年以色列與阿拉伯之間糾紛、以阿戰爭、伊朗沙皇等影響,純就老美big three的對汽車產品科技上求進步,就可看出老美汽車銷售,勢必吃憋。剩下只是時間問題。
可是當時1973年春,傳說即將接GM總裁Pete Estes派David E. Davis Jr.到歐洲去考察幾星期,主要就是看歐洲業界新開發出的front wheel drive前輪傳動車。可Davis本人亦深知GM文化同時在其位階,也知道這未來大老板要的,不是真正能扭轉局勢甚至頹勢。
前面提到的當小職員、小會計當久了的老毛病,始終當道。也就後日老美自己專業分析出的:It is always the bottom line!賺多少錢,成本多少,才是正途。同時這種假設也沒錯,每輛車所帶來利潤,與車型大小成正比。車愈大,利潤愈高,愈重,愈高。這些在在與能源假設是永不短缺成正比。我們生產車的,就是要轉錢。其餘不用多說。
Maxwell警言,不就是耳邊風?一直要到慘不忍睹時,才會醒過來。所以,誰說自由經濟是能永遠當道?
這不是諷刺,而是big three真實信心,他們賣車多年來都是賣大車耗油車給顧客,我聽過一個笑話,這種耗油車要是去台灣某處加油站加油(很多人都沒也熄火加油好習慣,我家人也是其中之一),這進油速度要快到某種程度,否則此gas guzzler大口大口吃油,油箱永遠加不滿,車也開不出加油站。
當然安全上是種考量,兩車相撞,體重大者沒事;總是開小車的倒楣。那我的問題是:為什麼要相撞?機會好大?
總之,這些不是笑話,是一般顧客當時心態與購買新車動機之一。
那,為什麼big three要去生產小車?那種一拳頭可以把車身給打凹進去的小車?嘻嘻嘻…
(TR-4)
《The Reckoning》讀後感-5: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發表時間 2008/12/09 18:26
其實當時歐洲設計師玩得那一套,主要是跟歐洲路面街弄巷道有關。老美大車哲學到歐洲一定吃憋。說起這Front Wheel Drive,除了我們過去知道的在雪地開車不怕陷入,可以前輪驅動解困之外,最重要一項,此種設計車會讓車重量減輕。這是玩車出身的Davis Jr.看法。因為老美當時傳統設計上,後輪驅動,這就要一根長長的drive shaft從後軸一直貫穿到前面車廂蓋下的引擎,這不用說,就暗示設計上難題,車上可用空間減少,車重量一定不能有效降下來。而前輪傳動就沒這個問題;當然要以這種車來假日飆車賽車不在考量範圍。
這歐洲人嘔盡心血,好難才弄出來這種設計,也受當地客戶歡迎。Davis回去後向老板報告,老闆幾句話就打發掉,其中有趣就是,這位GM即將接總裁的說:「…這每部車要增加80~85USD…」,最後Estes說:「…過去我在Oldsmobile時候,有位老工程師告訴我一句銘言:Whatever you do, don’t let GM do it first!」
有時候過去好經驗,其時空拘限這種說不清楚的信念,可說是讓大好機會浪費掉。當然,問題之認定很重要,否則答案永遠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知道問題在哪可是動機不明確;找到問題答案後,卻因為種種考量,束諸高閣,這不就等於沒有知道問題一樣?那,是什麼貫穿這一系列過程?不就是文化?汽車工業之文化?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TR-5)
《The Reckoning》讀後感-6:戰後廢墟中的智者
發表時間 2008/12/10 12:21
直宏˙阿瑪亞(Naohiro Amaya),MITI(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通產省高官,可說是在60’, 70’年代日本官方有遠見之人。1925出生於福井(Fukui),父親做到中將(Lieutenant general),東大畢業。此君不像一般傳統老日那樣有服從性,也是一種作者所謂的 enfant terrible。可是不同於老美的,Amaya必須要在日本這種系統內生存。從戰後開始,一個完全失去信念之民族,在其站起來過程中,總是戰戰兢兢,奮力向上。
Amaya不同之處,後來在MITI內,擘劃(此非歌頌讚美溢詞)日本後日之前途。通產省在後日70’80’年代對西方人來說,可說是令其畏懼、敬畏之日本官方機構。有段時間,由敬畏轉變成崇拜。Amaya乃靈魂人物。當然這是作者對老汽車業界影響上之觀察。
事實上,Amaya之崛起亦經過一番折騰,並非外界想像順利。他進入MITI後,因種種原因大概是老日認為的叛逆,這老日當然受不了也把他外放到通產省在澳洲據點,可說是冷凍起來或是其他。
MITI之所以能有很大影響力就是,從作者觀點,老日知道自己國家前途在哪,有多少資源,如何運用此有限資源,做最大貢獻。也就是,戰敗後一種反省、覺悟。想想看從當時戰前不可一世之氣焰,一下摔落谷底,這種歷練,當然後事之師是自己找的,那,要能看見國家產業界未來在哪,繼以擘畫經營,由武士銳變成商人,棄軍從商,加上老美打個越戰,大筆資源往老日那資濟,這日本也才能從廢墟中站起來,成為產業界巨人。
這時候,60’底70’初,MITI已看見日本業界要作轉換,盡量朝低耗能方向走。這工業產品,鋼鐵、造船、石化等等就給韓國、台灣等其他國家去做。為什麼?不為什麼,據作者,這些都是耗能產業。那大概是誰的主意?作者點出是Amaya等。
總之,像MITI這種單位,乃西方人眼中計劃經濟。當然以老美那種自由經濟眼光,是不通的!問題是老日知道自己國家與老美之不同;其他二線國家擘畫者,只有跟著老美屁股後面跑。難怪永遠是…搞不好有人就是喜歡當第二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GM當時接位總裁的Estes.
(TR-6)
《The Reckoning》讀後感-7自比湯恩比(Arnold Toynbee)之徒
發表時間 2008/12/10 13:21
能源問題,是種perennial problem,四季不斷。人家在60’底就看出來了。老美也有人看出來,像前面的Maxwell.可Amaya位階不同處於能做決策階層,也有遠見。當時老日業界,不也是各個大呼小叫,你Amaya怎能如此霸道,叫我們幹什麼、生產什麼、什麼不能生產要淘汰,那,我們就乖乖聽你們MITI?
ㄟ,就是這樣,都乖乖聽Amaya的。你說,這老美或其他國家不就吵翻天了?說穿了,文化。
其實Amaya細部觀察老美已多年,知道老美為什麼會在二次大戰後崛起最重要因素,基本上老美是個石油文化(暫時接受作者觀察),而歐洲當英國人稱霸是種媒炭能源文化。歐洲,基本是種階級文化,當能源被社會某一階級壟斷,那個社會可以接受且相安無事;可是老美文化不同,煤能源文化,在美行不通;歐洲可以。為什麼?老美沒有所謂世襲階級等架構支撐,而壟斷又是必然的;所以石油之普遍性,造成滋養這種毫無階級文化之最大動力。這種觀察分析幾句話是說不完也說不清楚。
那老日,當然不能跟老美比,一億多人擠在幾個島上,這老美那一套當然行不通。這些能源為主導概念,Amaya早就思考到,日本要發展就要朝低耗能方向走,意味著老美那套總有玩完的時候,就是當時油價格上飆到某個地步。現在回想起來,不就是2007’2008’經濟問題、危機,人家早在1960’70’就知道了,也有動作,你說,這有些政府高層,慚不慚愧?
其實Amaya不是天賦異稟,他怎麼知道這些?除了努力,就是他是勤讀歷史又會思考問題、動手找答案。Amaya過去開會,大家都在忙著翻閱文件皆嘰咕咕講個不停時,這Amaya有時候會手持一本談十二世紀中國事情,那種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書的書。博學多聞之外,勤讀歷史,有自比湯恩比(Arnold Toynbee)之徒味道。
總之,他是以文化角度切入議題,觀察面乃多層次。這種功力,老日還沒幾個人有;其他國家就不得而知。
(TR-7)
《The Reckoning》讀後感-8連被醍醐灌頂之意願,都沒有
發表時間 2008/12/11 11:41
Amaya那個年代,老日所謂的文人還流行寫俳句。此日本俳句,據作者說,是每首詩(poem)剛好十七個音節組成。據說Amaya所寫俳句政治意味濃厚,除批判時局,要不就是替某一西方城市之沒落而感到惆悵。
Amaya亦喜以古時城邦城市威尼斯與日本比較,皆以海事暢通崛起於世界版圖。當然,這時候作者所提,莫非為後續故事鋪路,可看得出來,做決策者之心態與教養,甚至風格。後來老日派Amaya與老美交涉,老美立場當然清楚,就是要老日想辦法將輸美汽車數目給控制住,要不就降下來。當時Amaya心理亦有數,要是老日在美汽車佔有率超過30%時候,可說是老日危機時刻來臨,意味著,要是老日再被迫讓步時,可能得不償失。可是交涉過程誰也不知道,除非當事人肯講;可從交涉結果看出,老日自動將輸美汽車定在一個百分比,亦為長遠打算考量後之作法。
作者進入1982年,老美汽車工業大不景氣之開始。其實過去老美汽車銷售景氣,要是一年不景氣,隔年就幾乎立即扳回來,還可能更高,屢破新限。大概這也是一種景氣循環。可是他們忘了或是根本不了解,這次不是景氣循環問題,是種結構問題,也就是說,時代在變,顧客亦變得更快,底特律那一套跟不上。同時老美社會裡有錢人,逐漸成為來自金錢遊戲當道,像過去那種靠生產產品大家買再致富那一套也已經行不通,可是訊號不是很清楚,像底特律大亨們聚會開party,GM跟GM,Ford跟Ford等,不成文法,邀請客人之社會或公司階層,比主人高一層,或僅低一層,所謂同類相聚,物以類聚,莫非定時吃飯聚餐之類而已,談不是真正交流,大多時候仍在回味過去老美光輝時代,大家說說笑話,景上添花而已。所以沒說的,汽車工業上層亦不知問題之嚴重,薪水高的,還是高。總之這種工業架構上,畢竟過去成功經驗告訴大家,不變應萬變乃繼續當道。大家靜待下一梯次景氣來臨。
這跟現在2008有什麼不同?這big three今日去美國會山莊要錢要紓困,HAT IN HAND有何差別?當然沒有。所以有批人說,要不給汽車工業一警惕,他們是醒不過來的,怎麼救都救不起來。當然,這種觀察,是有道理;可是不夠深入,還是抓不到重點,說了等於沒說一樣!
畢竟,老美汽車工業之警惕,到2008,還少啦???
(TR-8)
《The Reckoning》讀後感-9 說穿了,還是壟斷;那,為什麼要去救壟斷之產業?
發表時間 2008/12/11 12:49
其實老美汽車業從某個角度,養了一大批所謂60’70’年代,當時中產階級,從早期Ford開始。老福特開始提高工人工資,工人成為公司客戶,大家買自己公司出的汽車,可說是開業界先例。說白了,即使老美汽車不外銷出口,自己員工就是一老票準客戶大家平均三五年換車,所以這種三五年就換車的業界一廂情願想法仍當道。可是他們忘記甚至不知道這社會上新崛起有錢人,不是有任何品牌忠心Brand Loyalty思維者,他今天之所以發財,不是靠生產那種像汽車一樣,看得見、摸得到,又能開出去炫燿的汽車產品發財。他們要買車,歐洲、老日的,前者代表社會地位,後者是一票人對能源危機汽油漲價關心,所做財務上節省之自動反應。
有的老美,甚至某方面是汽車大老或是業界名人,那個時候對日本或看法是:你們只是便宜。要是老日汽車,居然還有粗俗笑話:你如果用力擦拭老日汽車表皮,這表皮漆底下,搞不好還看得見Budweiser字樣!譏笑笑話意思就是說,你老日汽車車皮像啤酒(Budweiser)罐一樣!哈哈哈..這種輕藐態度可道盡一般老美對老日之汽車挑戰之不在意心態!
啤酒罐也好,歐洲進口車身分代表也罷,這在在說明,老美生產汽車不再是新興客戶要的。作者沒說的,即使沒有能源危機這老美汽車工業也要走下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差別在於,好死不如歹活,畢竟汽車工業養的人太多了。
記得有些人常說,老美大公司老闆決策者,鮮有工程背景出身;沒說的,老美決策者短視,是必然的,同時缺少長遠看法,要不就是本人是個工程師,或是玩車狂熱份子,但還是解決或預防不了汽車工業之衰退。某種觀察或許能說明。
像big three之所以能存在,基本上有幾個因素:外人跨進汽車業門檻太高;同時這big three基本上是玩壟斷遊戲,既然是壟斷,那來進步?譬如像GM雖然大,可是這其他兩家Ford跟Chrysler並不想要GM給打散掉;原因?首先有老美司法部會去確認GM大哥不會去欺負小弟Ford,Chrysler,同時GM產品定價,一定要高到一種程度,讓Ford跟Chrysler能生存下去。
那,讀到這說這老日等怎麼會怕老美?別說價格競爭了!
(TR-9)
《The Reckoning》讀後感-10:儒家架構、菁英領導
發表時間 2008/12/25 15:18
其實老日不怕老美,也不懼畏老美,是有原因的。畢竟想想看,人家都敢偷襲珍珠港,也有能力做得到,即使被打敗,也會想其前因後果到底是怎麼回事。說穿了就是科技與資源。
扯遠前,先聊聊老日受老美科技上之影響,或是哪幾個老美到日本去做些關鍵性事情,造成戰後老日,能有汽車上突破性發展。
首先,老日戰後,能維持個向上競爭力或思維,就是有批老日早在未戰敗前就看出老日一定會敗;敗的原因,乃生產力下降。其指標,就是鋼鐵業。所以這些人就開始思考,如何在戰後,那時候戰爭還沒打完,去力爭上游。譬如如何做準備等等。
戰後在麥克阿瑟一手主導下,老日大大小小都要聽老麥的話,連進口石油兩萬桶都要老麥批准。當時有批老日就以老麥批不批准石油進口,作為佔領軍如何看待後日日本之發展之方向取捨:農業或是工業之指標。老麥準了。
石油進來,各種工業如鋼鐵,後日造船等,通通得以進展。這老日也厲害,短短幾年,十年左右這造船就超越英國,後者乃當時世界第一。又短短幾年老日煉鋼,又成為世界前幾名,對美出口又高達百分之二十幾以上,把當時US Steel可說是被打得不能還手;正確說法可能是,US Steel還不知老日之厲害啦。
那這些核心點在哪?教育、計畫、業界努力學習、高層用心規劃等等,說穿了,是沒什麼。但是老外一直搞不清楚的,就在老日的儒家文化,其核心就在:Obedience。上面說什麼,下面徹底作到什麼。過程就是這麼簡單。但是這主架構,不就是菁英主義之精隨?當然這是我的解讀。這菁英主義之所以能存在,也要某種環境、文化等去支撐。老日命好,這種環境、文化早就存在,不用培養。同時,人家的菁英,也不是只說不做的那種。
同時,老日又知道到世界各處去找菁英回來領導、指導日本業界之發展。
(TR-10)
《The Reckoning》讀後感-11:知人善任、點滴在心
發表時間 2008/12/25 16:48
至於前面說到『關鍵性老美』,作者有提到William R. Gorham,此君可說是Nissan的創始人。但是其大部分時間,處於二次大戰前,甚至二次大戰之間,其作為在影響老日『科技』這方面,可說是有某方面從First World帶來給日本民間一種啟蒙,可見度較低,但是影響還是有。Gorham因不喜參與製造過程,亦對汽車生產沒好大興趣,所以還具體說不上對老日汽車發展,到底能有多大影響。
但另外一個:1955年有個工程師David Stone,他從WillysOverland退休後,被要邀請到Nissan講課,這個人,可說是替Nissan立下奇功。這部份得好好聊聊。
當時Nissan有意要做小車引擎;已經與英國Austin『合作』,準備引用其引擎來驅使Nissan新開發的小車。
Stone到日本後,在Nissan上課教授學生,可是Stone那一套,老日學生不對盤,覺得沒用,同時Stone基本上是老美那一套搞慣了,說穿了就是非常Hands-on。Stone深信解決真正問題,才是他來敎課之目的;可是老日學生也就是工廠工程師,喜歡聽課,同時其文化上不外乎抄筆記、考試、答案等等。這種隔閡與摩擦,終於被Stone掌握住,開始帶領學生從實際工作上問題下手,而不只是從原來的講課課程,如:引擎、濾化器、離合器...為中心之後續無趣、但合乎章程進展的課程等等。
現實問題就是,Nissan要開發一種引擎,把原來1500cc降到1000cc大小,同時內部亦有老日贊成直接把英國Austin車引擎搬過來用就好。就在這爭論不下,不知所從之際,Stone就引擎設計圖拿來好看幾天,終於想出辦法,如何將1500cc降到1000cc。其關鍵點,就在衝程(Stroke)減短,由原來89mm減到59mm。這樣,馬力是減少,可是新設計小車也重量減少,這,不就是完成老日小車要的?
當然作者這部份是長話短說,真正可沒那麼簡單,不過這可告訴讀者幾件事:老日在真正所謂西方人創新上,是不行;可是後續之落實,卻做得比西方文化教育下的人要好。這就是這段故事之精髓。
當時Stone重新設計完之後,大家還是猶豫不決,可是Stone指出,你們Nissan不是沒錢?這樣做,至少Nissan不用去花大錢更改生產線去生產Austin型引擎,不就是最大的好處?事實上你Nissan目前的1500cc引擎基本上設計很好,就這個模子套下去,由1500降到1000cc,基本設計不用變,改衝程長短,不就得了?
等Prototype做好後一試,完全符合spec.(當然這段是我的解讀),這Nissan後來能及時搶下小型車一塊市場,沒被淘汰掉,不就是這Stone功勞?
(TR-11)
《The Reckoning》讀後感-12: Too good to be true
發表時間 2008/12/29 00:28
W. Edwards Deming,此人對老日業界之貢獻,大得不可言喻。想必很多人都知道,Deming與品管是同義字。
說起來,也很好笑,為什麼?Deming那一套,當時在美沒人甩他。沒有聽眾,Deming也無所謂,畢竟他是個很low key的人,東方人味道頗足。當時麥帥統治下日本,當然不像現代,各個都為溫飽操心,下一頓飯在哪都不知道。有些老日工程師(Deming學生)當時是作電燈泡的,有的甚至會拿做好的電燈泡換頓飯吃。
可是老日可憐是可憐,畢竟是自己找的;但是當時在日本的Deming,他之所以會去,就是受邀去改進當時日本人口調查,這樣老日真正人口數目了解搞清楚後,後續老美才能進一步去管理或是支援食物溫飽等事項;基本上是個沒人要做的濫工作,才輪得到他。
可是此人到了日本,突然有機會人家邀請他講課,教的是品管方面。有一天,一位老日名叫市川一朗(Ichiro Ichikawa)也贊助他來上課。市川此人過去是個教授,非常有影響力,經團連(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的頭頭(The head of Keidanren)。Deming一想,大概又是浪費時間,跟以前一樣,找來上課的學生,不是沒搞頭,就是自己溫飽都成問題,湊數目而已。
誰知道,市川地位不一樣,他立刻通知日本前45名實業家叫他們立刻來上課。45位乖乖全到。這下,Deming總算是找對學生了。當時即使是實業家,所謂industrialist,可是戰敗後之屈辱,大家看倒老美都矮了一截;即使此老美在美國本土,仍是不受重視甚至默默無名沒搞頭者。
Deming與老日溝通當然也懂得所謂尊敬人家,毫無那種頤指氣使調調,同時他對學生教課,用盡心力同時鼓勵他們要按照Deming教的,去真正做到。其哲學很簡單扼要,品質=工作努力結果/所有費用(成本)。
結果老日各個就沒有人敢或是會偷雞摸狗、灌水等打混心態,都乖乖照著去做。結果幾個月後,有些管線公司生產力提升居然高達三成等等。老日高興得不得了,連Deming自己都不敢相信。
(TR-12)
《The Reckoning》讀後感-13:自己要先是塊料,人家才肯敎你!
發表時間 2008/12/29 16:07
其實,任何課誰都會上、誰都會教。差別在哪?
首先Deming之所以會把壓箱寶貝拿出來使,就是被一批學生給感悟。哪一批?就是那些工程師級的、甚至靠電燈泡換來一頓飯吃的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早就有準備,只是心理上有種戰敗後不知所措之感,對自己沒信心。但是,學生都很上進,有的已經把當時Deming所心儀,甚至其一言一行奉為圭臬的Walter Shewhart所出的書,日本工程師學生自己把他翻為日文(手寫),大家抄閱傳誦。Deming這下看到自己尊敬之大師,亦被日人尊崇,同理心之間,還用多說?
Deming過去奉Shewhart為師,後者乃20’30’年代Bell Lab工作的物理學家,創導以統計學來確認工業品值高低。後來老美戰時的War Department就把這一批人整合起來,替美國防工業產品品質上下功夫把關,以確保其產品為高品質。戰後,一票人解散後,有的到Westinghouse去,把這一套,以統計為工具來開發一套品管監控的方法,用到西屋(Westinghouse)。但是,老美大部分業界始終沒有接納品管思維,畢竟戰後工業起飛,廠商忙著出貨都來不及,誰有時間管品管?一邊涼快!
這時候Deming到處碰壁,又到Bureau of the Census幹起公務員來。後來在Bureau of Census小有名氣後,又被挖角去日本,在麥帥麾下做人口調查。
作者沒說的,用這套工具,至少要懂些統計東西,其共同點,又在數學程度高低。你說,這老日的平均數學程度,會比老美低?我要是挑毛病,可能老美一般人數學程度不夠,因此不能悟出這套品管方法的真正用途在哪,同時跟著做時,這一般老美還真會搞不大清楚,連問問題都會有問題啦!
總之,有真本事,不怕沒識貨者。我的問題是,要是老日跟一般其他國家一樣打混過日子,這Deming去了,他會看不出來?還會去教老日?我看未必。
(TR-13)
《The Reckoning》讀後感-14 佐武郎之堅持
發表時間 2009/01/01 13:46
前面提到的老日平均數學好,這也是有條件的;尤其是戰後。Saburo Okita (大來 佐武郎(註一)),當時在未敗之前,就已經了解科技掛帥之重要。那,工程師良窳,乃其關鍵。首先他認為要鼓勵日本下一代學生,多去學工程。
方法很簡單,獎學金或是根本就不要錢,或是錢數目很小。那學文、法、商、藝術者,只好『自己想辦法,或是要有個經濟不缺乏的爹娘』。現在,不是很好笑?可是那個時候老日,大家都笑不出來。
佐武郎想法就是,他希望看見日本業界充滿著各種各式工程師,最好是『工廠工作線上到處站著都是工程師,每人都緊盯著一小項目,把事情徹底做好』。畢竟國家養個律師等花的錢當然遠小於花在養一個工程師身上;所以有頭腦的老日像這個佐武郎之類的,當時也不就是被一批人罵到臭頭?
剩下,這培養出來的工程師,必須要是好的,不是沒用的。
當時日本,是有這個文化支撐。換句話說,首先,日本教育制度戰後還存在、過去價值觀也在。最重要一點,犧牲全家、全國資源,去培養下一代這種精神還在。基本上這是許多東方,尤其是儒家文化存在之處所,大概都一樣;甚至到今天,也一樣。
可是日本戰後,不一樣之處,就在競爭。既然當時老日已經不再從事軍事,不管是否不准或是不許,可是老日這種競爭精神,始終存在。就消費者產品而言,任何日製市面上產品,小至收音機、電視機等等,都是好幾家惡性競爭,說其『割喉』也好,以大吃小等也罷,總之,能夠在日本市場上存活者,可說是身經百戰,那,打起價格戰來,早已『百毒不侵』!後日,要去老美市場挑戰,你說誰怕誰?
再說,日本戰後起飛主要是兩項外在因素:韓戰、越戰。到越戰時,台灣也嚐到某些部分老美資源甜頭。可是這些作軍火或是維修軍事項目等訂單,不就老日是嚐到的最大甜頭?這工廠日夜加班賺美金,這筆錢,不就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自古以來,戰爭總是給某些人帶來意想不到之好處。
要是真不打仗,我看….
註一:http://en.wikipedia.org/wiki/Saburo_Okita
(TR-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