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31 01:54:21NICE BOX
客家大戲搬演了!!(三) 客家做主 請你來捧場
2004年客委會所推廣的廟會文化,不甘只是酬神收冬戲了!而是結合客家大戲、三腳採茶戲,讓今年秋冬抹上濃濃的客家匯戲味兒!
今年戲劇節特以台北市客家人比例最多的通化街為起跑點,在繁燁的街頭及街尾搭上兩個戲棚子,於10月15日開始,一連3天演出12場,讓喜愛客家戲曲的民眾一飽眼福!此外,為更真實地重現往日廟會「社區內部消費」的景象,今年週邊攤販將以扁擔挑食、用牛車載運農產品販售,讓人恍若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參與一場客家庄嘉年華會。
鍾青柏表示,去年客委會隨著戲劇節於各地推出「故鄉等路」,是企圖將客家一些沒落產業,重返民眾的心目中,並帶動當地的農產提升,例如福鹿良質米、福鹿茶養生綠茶、永安茶梅、台東釋迦農產品、鳳林鹹酥花生及剝皮辣椒等禮盒;其中,湖口禮盒採用樸實精緻的瓦稜紙包裝分隔,裡頭放著小瓶的桔醬、芋頭餅、南瓜派,以及一串新竹特有的風鈴,150元高貴不貴的價格販售,深獲好評,推出首日銷售已罄。今年,將追求更精質的包裝,推出更多元化的產品,以饗大眾。
而今年優人搬演的重點劇別,將以「三腳採茶戲」及「客家大戲」為主,匯演地區以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等地為重點,而花東地區依舊以平安戲為主戲碼,要求品質再精進。
所謂「三腳採茶戲」是一丑二旦演出《張三郎賣茶》的故事,三人除了行當固定外,他們腳色皆隨機調配演出,演員除腦袋靈活、本領十足,甚至連文武場伴奏都要自己來;丑角對白詼諧、揶揄,往往帶個小鬍子即可上陣演出,扭扭鼻子、扭扭屁股,沒有特別的身段,故規模簡單、機動性高是該劇種的特色;後來商人便以三腳採茶戲作為基底,從事廣播賣藥廣告。
「客家大戲劇」以三腳採茶戲為基礎,吸收了亂彈、四平戲、京戲的表演特質以及民間流傳的小調,以輕鬆的逗趣的通俗劇為主,擁有豐富的地方色彩,並承繼中國戲劇的大團圓劇碼,結局完美。該劇種人物簡單通俗,台詞生動活潑,常使用俚語、俏皮話、歇後語穿插在劇中,產生逗趣詼諧感,表現內容多與傳統農業社會密切結合。
鍾青柏表表示:「客家戲多是以舊日農家生活為主要基調,我們希望藉由客家匯演,找回客佬們對於客家庄的社區情感,進而能發揮鄉村對城市的文化輸出功能,引領客家聚落形成文化討論的運動風潮,提升客家文化的能見度。」此外,戲的教育意義,特重在廟會的形式之外,如何誘發年輕人看戲、喜歡戲、談戲,甚至來學戲,也是此次匯演的重要的目的。有鑒於客家傳統戲曲苦無人傳續,此次的戲劇節特與國立台灣戲曲學校客家戲科建教合作,藉由老戲班慶美園、鄭榮興等戲劇團的演出經驗,加上新生代的學理知識與青春體力,為客家戲曲的未來注入新血,成為傳統與現代藝術文化對話的窗口,一同推動客家戲曲文化的演進與成長。
圖片來源:http://www.ihakka.net/hakka2003-1/4.asp新月娥歌劇團
今年戲劇節特以台北市客家人比例最多的通化街為起跑點,在繁燁的街頭及街尾搭上兩個戲棚子,於10月15日開始,一連3天演出12場,讓喜愛客家戲曲的民眾一飽眼福!此外,為更真實地重現往日廟會「社區內部消費」的景象,今年週邊攤販將以扁擔挑食、用牛車載運農產品販售,讓人恍若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參與一場客家庄嘉年華會。
鍾青柏表示,去年客委會隨著戲劇節於各地推出「故鄉等路」,是企圖將客家一些沒落產業,重返民眾的心目中,並帶動當地的農產提升,例如福鹿良質米、福鹿茶養生綠茶、永安茶梅、台東釋迦農產品、鳳林鹹酥花生及剝皮辣椒等禮盒;其中,湖口禮盒採用樸實精緻的瓦稜紙包裝分隔,裡頭放著小瓶的桔醬、芋頭餅、南瓜派,以及一串新竹特有的風鈴,150元高貴不貴的價格販售,深獲好評,推出首日銷售已罄。今年,將追求更精質的包裝,推出更多元化的產品,以饗大眾。
而今年優人搬演的重點劇別,將以「三腳採茶戲」及「客家大戲」為主,匯演地區以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等地為重點,而花東地區依舊以平安戲為主戲碼,要求品質再精進。
所謂「三腳採茶戲」是一丑二旦演出《張三郎賣茶》的故事,三人除了行當固定外,他們腳色皆隨機調配演出,演員除腦袋靈活、本領十足,甚至連文武場伴奏都要自己來;丑角對白詼諧、揶揄,往往帶個小鬍子即可上陣演出,扭扭鼻子、扭扭屁股,沒有特別的身段,故規模簡單、機動性高是該劇種的特色;後來商人便以三腳採茶戲作為基底,從事廣播賣藥廣告。
「客家大戲劇」以三腳採茶戲為基礎,吸收了亂彈、四平戲、京戲的表演特質以及民間流傳的小調,以輕鬆的逗趣的通俗劇為主,擁有豐富的地方色彩,並承繼中國戲劇的大團圓劇碼,結局完美。該劇種人物簡單通俗,台詞生動活潑,常使用俚語、俏皮話、歇後語穿插在劇中,產生逗趣詼諧感,表現內容多與傳統農業社會密切結合。
鍾青柏表表示:「客家戲多是以舊日農家生活為主要基調,我們希望藉由客家匯演,找回客佬們對於客家庄的社區情感,進而能發揮鄉村對城市的文化輸出功能,引領客家聚落形成文化討論的運動風潮,提升客家文化的能見度。」此外,戲的教育意義,特重在廟會的形式之外,如何誘發年輕人看戲、喜歡戲、談戲,甚至來學戲,也是此次匯演的重要的目的。有鑒於客家傳統戲曲苦無人傳續,此次的戲劇節特與國立台灣戲曲學校客家戲科建教合作,藉由老戲班慶美園、鄭榮興等戲劇團的演出經驗,加上新生代的學理知識與青春體力,為客家戲曲的未來注入新血,成為傳統與現代藝術文化對話的窗口,一同推動客家戲曲文化的演進與成長。
圖片來源:http://www.ihakka.net/hakka2003-1/4.asp新月娥歌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