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4 23:30:28電影癡(蘇士尹)

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等待《綠光》

二十年前在錄影帶的年代,電影癡借了這支偉大的作品,在那個還不視愛滋味的歲月裡,看了這支得獎作品之後,一直期待著,多年後,再看一次《綠光》(Le Rayon vert)。

記得二十年前看這部電影時,電影癡雖然正值雙十年華,但卻一整個不懂,為什麼女人要那麼失了愛就寂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雖然至今仍然不解),看到女主角黛芬(瑪莉希維耶MARIERIVIERE飾)的個性,直覺得她太坦率、太不可愛,整個人就是「彆扭」,那時年輕氣盛的電影癡看著bata版的《綠光》配著媽媽的炒菜聲,愈看愈不耐,直想快轉到最後直接看「綠光」算了。

好不容易隨著女主角的心情起起伏伏了一個半小時,終於等到了那期待中的一幕,屏住呼吸跟著黛芬在夕照中等待那道幸福的光。

什麼?沒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倒帶再看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廚房裡的媽咪說:「收拾桌子,吃飯了!」不死心,再慢轉重播一次二次三次,直到菜飯擺了一桌,媽咪一直催說吃飯配新聞,才死心的把帶子倒出來(不知那時有沒有把錄影帶搞壞了@@)。

二十年過去了,但再一次觀賞《綠光》情緒還是很多。套一句朋友的話:「歲月讓我們學會以更寬容的態度看世界。」

二十年前的不耐,被二十年後的笑聲取代了,對劇中的對白,有更多的玩味,像是「我不固執,生命對我才固執。」、「我覺得生菜很遙遠,就像朋友。」、「生菜就像朋友比較清爽,比較…比較清新,蔬菜…沒有血對…沒有心臟。」、「我也沒辦法吃花,這是直覺問題…你還能吃什麼?你可以像中國人吃米飯。我吃啊,不過我覺得花…花像詩像畫,我吃不下去。」、「當你看見綠光,就能洞悉自己與他人的情感。」、「我好久沒認識男人了,我確實選擇了獨自生活,直到找到一個能…」、「當你輕易跟某人發生一夜情,事後你會更孤單,晚上回到家,跟對方上了一次床,你知道兩個人都不在乎,沒有人滿足,那樣比應付寂寞更糟糕,於是,寂寞成了一種道德依歸。」、「你保持了純淨,保存了你的能量。你繼續作夢、等待。等待總比夢想被摧毀要好。」

也在黛芬身上看到許多為情所苦朋友的影子,雖然身為局外人覺得她們這樣鑽牛角尖對自己實在一點好處也沒有。不過黛芬不也就代表了很多人的愛情觀嗎?尋尋覓覓只為找到生命中那位對的人。

今天早上上班途中聽到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副詞不斷重覆:「She says I am the one,but the kids is not myson.」愛上這樣一個女人是辛苦的。女人愛上不對的男人更是辛苦,因為很多女心都把愛情當成一切,失戀,傷了心,無心工作,損了工作效率和信譽,一個不小心,還會丟了工作,或許年輕的上班族會覺得那有什麼關係,我是如此的難過,會這樣情有可原。

是的,情傷情有可原,但造成別人的不便或傷害,未必人家會再繼續寬容你的任性。黛芬的朋友好心好意的邀她一起度假去,可黛芬一直想著為什麼自己被未婚夫拋棄,為什麼前未婚夫不再理她?沈浸在情傷中,邀她去玩,她也不要,只想去散散步;吃飯時,朋友端出烤肉來,她不吃肉也就算了,高談闊論素食論調,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據聞事實上,《綠光》裡許多角色都是導演侯麥或女主角希維耶的親朋好友,希維耶飾演的女主角星座也和她現實生活相同,都是摩羯座。而這部電影是侯麥「喜劇與諺語」系列中最詩意浪漫的一部,替他贏得當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更是許多電影人的啟蒙影片。

二十年前的電影癡雖看不懂黛芬的心情,但聞得出來本片濃濃的人文氛圍,因此,它的影象一直留在記憶裡,期待著日後某一日可以重溫當年的愛情電影,因著人性歷練的不同,可以品嘗出不同的況味。

二十年後重溫,果真心情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更欣喜的是,真的看到那道幸福的「綠光」了。

如果你問電影癡,這二十年的等待值不值得,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如詩的對白、侯麥式的幽默,早在二十年前就看見了。與後來侯麥的「四季」對此,「綠光」顯得輕舞而濃郁,而瑪莉希維耶年輕時與熟齡後不同的風韻,一樣的動人。


劇照來源/ 聯影